感动河北年度人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11:33 燕赵都市报

  2003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郭光允李晓红隋继国冯志杰张华商鹤羽刘宏宋立明牛炳宜韩振国

  提名奖:温德军冯海涛赵培元周宝军朱秀芝

  2004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郭钗李家庚荣朋秀孙文学周伟赵渭忠禁毒英雄群体王为军范素程单晓霞

  提名奖:阎翠兰叶翔卜克孟德荣吐妮沙汗

  2005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徐淑霞白芳礼赵宝琴李飞故城三兄弟车志忠曹永明杨绍秋周丙安林秀贞

  提名奖:罗爱群高能全高淑珍欧阳惜光曹凤岐周文广

  2006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郭春辉刘壮穆孟杰王小芬郜艳敏樊德生刘默涵盲人四兄弟李利娟崔彤

  感动人物群体:英雄的唐山人民

  提名奖:

  路焕梅吴昌荣刘海欣秦植恒朱智生袁布宋素娟苏金巧周明华王淑敏

  2007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涞源三姐妹赵旭光刘造领父女安振兴尹升卫群刘海霞张宣张国富李文龙

  感动人物群体:塞罕坝林场造林人

  提名奖:

  李振良尹书君刘志贤徐兴习王彦西朱玉林白玉军孔媛媛刘继台涉县两兄弟

  惟有大地上歌声如风 “感动河北”5年评选理念及实践

  本报编辑部

  (一)

  尼采说,“每个人都有他的良辰吉日。”

  对我们来说,年终岁尾的感动人物评选,就是我们的良辰吉日。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像期待久违的亲人一样,期待 着与感动相遇,期待着与那些给燕赵大地带来感动的新朋友相逢。这样的期待,从2003到2007,数年接踵,迄今已届 五载。

  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一瞬,但对感动河北来说,五年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它展现的是都市报人对社会人 生一贯持有的深度和维度,见证的是人性内涵的从容与丰赡。

  如盐溶水,五年,感动河北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深入我们的骨髓,甚至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我们不 敢说感动河北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感动河北,直接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间接改变了更多人的命运,同 时也让我们拥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景象。

  一次感动,就是一次心灵的珍藏,这种美丽的珍藏像种子一样,已在每个人心中悄然生长。它永远也不会消逝,哪怕 有时它“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像花一样重开”。

  在感动河北评选五年这样的“良辰吉日”,盘点五年的成长,捧出我们心中的珍藏,让我们与所有关爱我们的朋友们 一起分享。

  (二)

  感动河北评选源于我们与中央电视台的合作。

  2003年,央视“感动中国”成功推出的第二年,成立了“全国感动联盟”,做为河北惟一合作伙伴,2003年 底,燕赵都市报隆重推出“感动河北”人物评选。

  那时候,全国上下什么精英、影响力、财富类人物设擂排榜正风生水起,一到年终岁尾,各种人物评选七彩纷呈,多 得几乎让人难分彼此。

  大树之下,丛林之中,感动河北这棵树该怎样成长?

  那时侯,连我们也不免有这样的怀疑。

  然而,读者超乎寻常的反响,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2003年12月7日(时至今天这个日子在我们记忆中还那么 温暖清晰),感动河北年度候选人物甫一刊出,就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也许,那时程维高、李真腐败案对河北百姓有太深 切的刺激,也许,那时读者对人生正义有太强烈的渴望。郭光允,一个石家庄市建委的小人物和前省委书记16年的艰难对决 ,隋继国,一个军人演绎的生命绝唱(濒临死亡却坚持为全国捐髓四处奔走呼号),不经意间触动了读者敏感的神经。读者对 “小人物”的崇敬,对贪官腐吏的憎恨,一时都转化为对报道活动的鼓励和关爱。感动河北,一时成了读者表达心语的平台。 那一封封炽热的来信,那一声声真切的关怀,昭示我们:小人物,其实不小,任何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都可以为社会的进 步与安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感动河北,让我们有幸发现了生活中这样的“大美”和“大爱”。这些人可能没有惊天 动地的伟业,也不一定非得身居庙堂之高,心存魏阙之上,但他们具体真实,亲切可感。也许在这之前,他们默默无闻,此后 仍将寂寂无声,但他们都以自己的朴素言行甚至宝贵的生命书写着一个大写的“人”,诠释着一个普通人对己对家对国的担当 。

  恰恰是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才最终赢得百姓的热爱和尊重。

  如今,一串串令人骄傲的名字都和“感动河北”紧紧联系在一起,林秀贞、郭春辉、郭钗、单晓霞、白芳礼、赵渭忠 、刘默涵……一年10位,连续5年,50人,50个不同的个人经历和故事,感动燕赵,情动中国。

  林秀贞,2005年以其朴素无私的大爱成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之后,她的事迹像长了翅膀,飞向全国。“感 动河北人物林秀贞”不仅写进当年的省委决议,一年之后,她又被评为河北十大新闻人物,同时“感动中国”,成为河北获此 殊荣第一人。

  邢台见义勇为英雄郭春辉,2006“感动河北”人物。他以自己的短暂人生,换来全城人民的敬重,他走的那天, 邢台市民十数万人倾城相送,“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2004“感动河北”人物郭钗,以柔弱之躯保护了幼儿园63个孩子生命安全,却不幸牺牲在歹徒的利斧之下。2 005年,郭钗被追认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

  单晓霞,生活在石家庄的河南“打工妹”,身患癌症,毅然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2004年被评为“感动河北” 人物,2005年病逝。她生前身后,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同情和关注,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亲自批示,要在河南大地广泛宣传 ,由感动河北拓展为感动河南。

  五年时间,在全省城市乡村、各行各业,哪里有动人的故事,哪里就有“感动河北”的身影。哪里有感动的故事发生 ,我们的视线就延伸到哪里。

  牺牲在“非典”前线的公安民警冯志杰、女护士李晓红,战斗在反贪前线的检察官刘宏,基层法官樊德生,“希望将 军”赵渭忠,好人车志忠,等等,等等。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河北乃忠义仁爱之乡。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在河北这片热土上,每时每刻,都有无声的“大爱 ”、“大美”让我们唏嘘感慨,情不自已。

  生于斯长于兹,“感动河北”便枝繁叶茂,沛然生长。

  (三)

  “感动河北”是从一个民间活动成长为燕赵都市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品牌的。

  民间立场是我们的基本理念,也是“感动河北”成功的关键。

  感动河北一直坚持民间立场,在这一点上,我们从来没有丝毫含糊。据我们了解,即使和全国遍地开花的同类人物评 选相比,像燕赵都市报感动河北这样真正的纯民间立场的也不多见。所谓立场,其实就是一张报纸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就 是关注社会的风向标。报道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眼光之所及,风气之所领,应该是一张报的立报之本。可以说,感动河北 评选,没有权威,也拒绝权威;没有指令,也无外界干预。只有读者,唯有读者,才是评选的决定因素。每次评选我们都能收 到数以千计的读者来信,数以万计的电话、短信和网上投票。读者对人物评选的热情,包围着我们,感染着我们,也教育着我 们,从他们那里我们聆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感受到强有力的意志。记得2005年,时任省高院常务副院长的景汉朝第一次应 邀做感动河北评委,首先感慨的就是评选的规则,他惊讶的是,这么隆重的评选,组织者事先没有任何的暗示,也没人“打招 呼”,纯粹凭评委们自己的感受去投票。因为我们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而每个评委心中也都有像老百姓一样的一杆 秤,在“感动”这一点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民间立场使得我们从感动的本义出发,确立评选标准和活动的主题。我们评选出的人物,很多都是党员,但他们进入 我们的视野,依靠的还不是那样或这样的政治身份,而是他们平凡生活中的具体言行,让人不得不动容,不得不感动。像林秀 贞,最初是以普通农妇的身份被评为感动河北人物,后来她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成为十七大代表,全国道德楷模。我们不刻 意追求意识形态的高度,不用政治口号作标榜,但我们一切努力,无不和弘扬传统道德,促进社会和谐的主旋律相吻合,和党 的十七大精神相契合。

  民间立场还使我们充分看重民间的力量和智慧,它既是我们评选的最大动力,也提醒我们,只有坚守住自己的底线, 才能在一窝蜂的人物评选活动中,卓然独立,才能远离将人物评选演变成媒体“自娱自乐”的危险,才能拒绝人物评选的商业 化、仪式化甚至庸俗化。

  (四)

  这样的立场,实际也就决定了我们关注社会底层的方向。

  开评之初,就有评委给我们提出建议,“舆论监督,眼睛宜向上,正面引导,眼睛宜向下”。

  匍匐,向下,是感动河北具体体现本报“民生立报”的姿态。

  因为这样的情怀,因为这样的姿态,那些深藏民间的邻居大婶,街坊好人,甚至躲在山间人不知的卑微小人物,一夜 之间,登上隆重辉煌的感动人物领奖台。

  他们身上没有光鲜的衣着,他们头上没有炫目的光环,他们甚至是目不识丁,或者还是残疾人。他们中有的人一辈子 就没有走出过他们的村庄,更别说是车水马龙的省城。他们来领奖,很多人是第一次住宾馆,坐电梯,有时一个人进了电梯, 尴尬得不知摁哪个按钮出来。

  嘈杂平凡的生活中,他们只是一个个普通人而已。而就是这样的普通人,却默默践行着朴素的人生理想,温暖着世道 ,照亮了别人。

  在本报报道之前,没有多少人知道郭春辉的名字。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失聪青年,与网友组成“正义之师”,因见义 勇为而牺牲自己年青的生命,非常时刻,绽放人性的光芒。

  “当代武训”白芳礼老人,74岁以后,靠着一脚一脚蹬三轮,十数年不间断资助学生,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徐淑霞,7年不懈奔走为乡亲建桥的青龙妇女,在世俗的眼里,也许是个“神经病”,但她为民请命的执着、倔强, 却打动了无数人。著名作家铁凝称她是“奇女子”,并为她留下诚挚的感言:“你的钢铁意志,使这座钢筋水泥大桥有了你的 体温,有了永不消逝的暖意。”

  盐山盲人四兄弟侍奉老娘安享晚年,更给我们别样的感动。“四季轮回,生活如常,这是一个残缺的家园,抑或是不 幸的人间,但是至亲至爱在这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精彩无比,以至于让人们不感觉缺失的痛苦和不堪。我们对‘四个盲人一 个娘’的感动,不是廉价的怜悯,而是肃然起敬。他们让我们每个身心健全的人怦然心动!”

  “真人之心,如珠在渊”(苏轼),往往被世俗的喧嚣或商业的宣传掩盖,潜藏在社会的最底层,我们的目标,就是 剥开层层泥沙,寻觅真金。

  5年,50个感动人物,除了牺牲在工作现场的几个公安干警,公务员身份的都极少,他们大都是来自底层的“草根 ”。无论是故城争相捐肾“三兄弟”,还是曲阳山里以德报怨的被拐女教师,或是对残疾孤儿不离不弃的李利娟、王小芬…… 他们就像姿态纷呈的树木,魂魄相连,构成感动的丛林,带给我们久违的亲切与真情。

  (五)

  一个人就是一段历史,承载着过去,昭示着未来。

  一个感人的故事,就是一种价值尺度,无论是对生活的感恩,还是对生命的敬畏,都注定和具体现实和时代背景相勾 连。他们的选择与被选择本身就代表着时代的发展趋向和社会价值取向。

  它也许是历史浓缩的某一断面,也许是人生的一段漫漫旅程,但都彰显着社会的进步与人性的光亮。

  感动的力量是绵长的,它不仅仅限于几个人的相互取暖,更可以成为薪火相传。

  感动是爱的表达,当爱与被爱在感动中传递着萌动着滋长着,当爱与被爱化作如酥春雨融入整个时代的精神背景,感 动也就有了永不衰竭的源泉。

  向感动致敬,向五年来所有关心关爱感动河北的朋友致敬!

  向那些与读者心心相印的“感动河北”的评委们致敬!

  五年,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先生领衔的“感动河北”评委们,以其过人侠胆仁心,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为“感动河北 ”赢得广泛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让“感动河北”声名远播。

  向读者朋友致敬!

  五年,我们感动的队伍渐行渐大,因为感动我们心心相依,因为感动我们同声共气。感动人物感动了你们,你们却感 动了我们,亲爱的读者朋友,你们才是我们不断进步的最大动力。

  在感动的路上,让我们继续前行,让我们一路共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