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感天动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11:33 燕赵都市报

  这里凸显的社会成员身上所富蕴的仁爱,正时时地源于本真地实施播布,起码具备有博大、深邃和绵延的品格。仁爱 确是一种爱,表现出社会成员间相扶相顾的关切;但它又是一种仁义之爱,早已超越了“舐犊之情”和“作合之好”,而是辐 射到整个社会的开阔领域,广大人群,不必非得源于血缘与亲故,只要受爱者之所必需,甚至无论是否呼之相求,那就仁爱必 至。至于仁爱施受者么,完全不去顾及什么成本和代价,更不是什么职权所迫和名声所累,而只管一路地施爱下去,哪求什么 反馈和回报?仁爱,确属一种高尚的德行操守,它绝不是一时冲动妄为,而是要潜入生活的长流、生命的年轮;时时刻刻地总 在牵挂,日日夜夜地连续播撒;甚至这一代人肇始,下一代承接,子孙相继,永无衰竭。

  由此看来,我们盘点着仁爱的个性特征,完全可以达于至广、至深与至长了。

  仁爱,是数千年来广为倡导的民族传统美德,多少仁人志士曾经为此而留名青史,事迹传为佳话。然而,真正创造着 历史的人民大众,其仁爱新篇至今演绎得尤其壮美。

  □刘绍本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本报“感动河北”评委

  单晓霞:真爱故事只有开始

  2007年12月19日。石家庄。大雾。

  由中华南大街,向西拐进新石中路,不多远,路北有一家河南羊肉烩面馆。正坐在面馆外间玻璃后面等我的董建林是 这家面馆的主人。

  三年前,第一次见到建林的时候,他守候在妻子单晓霞病床前。

  2002年春天,晓霞被诊为乳腺癌,多方治疗并花光了家里全部积蓄之后,这个被医院劝回家的河南打工妹以为便 只有在家等死了。而也正是此时,她遇到了第一个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她又被送进了医院。正在远去的希望在她的生命中 一下子又被点燃了,她没想到这座叫石家庄的城市让她不再感到冰冷,温暖和爱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会跟她形影相随。

  温暖和爱是可以薪火相传的。2004年或者更早时候,晓霞决定死后捐献眼角膜,2004年她成为河北省红十字 会首位角膜志愿劝捐员。

  2004年我们第一次采访她,听她讲她的故事。她健谈,甚至可以用滔滔不绝形容,她说话的时候两眼炯炯,她的 两眼里放出的光芒天真而率直。

  她告诉我们她要写书,她要把自己的故事写到书里告诉人们。现在回想起采访晓霞的场景仍如置身于影视剧中,可那 时候我们不在影视剧中,就在活生生的现实中。

  然而那时候我内心还是有些怀疑,对晓霞的爱心之举抱着疑虑,她是个打工妹,是不是因为家境贫寒才有如此之举? 我们还想到了她是不是动机不纯是不是一时冲动。我们不知道事情最终的结果会怎样,但在此前碰到的类似事件提醒我们要冷 静。捐献者去世后,他们的遗愿在其亲属的干预下,最终不能实现,此前我们是遇到过的,结果不单单是捐献者的尴尬,也是 我们的尴尬。

  2004年单晓霞当选“感动河北”年度人物。2005年10月29日,晓霞走了,丈夫董建林帮她实现了捐献眼 角膜的愿望。

  而今晓霞的眼睛“通过两名大学生依然在注视着她深深眷恋的世界”。尘埃落定,我们反省自己,当初为什么对晓霞 的行为表示疑虑呢?一份神圣的充满真爱的感情,在其未被人彻底理解时,难道总难免受到误解乃至亵渎吗?

  董建林患强直性脊椎炎,第一次见到他时,他佝偻着身子侍候在妻子左右的情形,便也跟着印在了我们的记忆。

  晓霞已走了两年多了。再见,只能见到建林和他的两个女儿。晓霞走了,爱和被爱并没有随之而去。

  建林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缓解,“现在不吃药了,主要靠锻炼恢复”,他说,重体力活儿还是干不了,每天守在他的面 馆,招呼客人,也就成了他的日常生活。

  晓霞走了两年多了。这两年多时间里,又发生了许多事,两个女儿,大女儿亚楠已经上初一了,“学习成绩怎么样? ”“上一次考试,全班62名同学,她排第8名。”小女儿晓宇也读六年级了。2007年春天,建林租了门面房,开了这家 不大的面馆。

  一个月下来,除去两千多块钱的房租,建林说能落下一千来块钱。一家人现在租住在西三教村,一个月房租180块 钱。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建林和孩子知足。

  欢笑越来越多。

  可也有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建林说,因为在城市规划中,租住的这个门面房也要拆,“门面房拆了,我这个烩面馆也 就开不成了”,说到这儿,建林脸上泛起焦虑的神情。“总会有办法的。”我想不出更好更切实际的话来安慰他,只这样说着 ,“大家不会不帮你们的。”

  其实我们还想告诉他,真爱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刘造领父女:半世纪爱心接力见真爱

  本报记者王萌

  为了邻居的一句遗言,晋州市的刘造领便倾尽一生,照顾一个与自己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智障患者。在他看来,这是 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事儿”,面

  本报记者王萌

  为了邻居的一句遗言,晋州市的刘造领便倾尽一生,照顾一个与自己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智障患者。在他看来,这是 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事儿”,面对记者,刘造领显得拘束而质朴,“我也没做什么事儿,可大家却这么关心我,让我心 里觉得暖烘烘的。”

  12月24日,时节已经过了冬至,刘造领家里刚刚生起了炉火,刘造领和智障侄子明锁围在炉火旁边取暖,“现在 天气冷了,他(明锁)也不怎么爱出门,我就和他在这儿烤烤火,唠唠嗑。”刘造领说,每到冬天明锁就容易发病,他便尽可 能地多和明锁聊聊天,及时了解他的身体状况。看到明锁眼睛发直,就赶紧给他吃药,随着年龄的增长,明锁发病的几率也大 大减少了,“只要他不犯病,我们一家子都好过。”

  得知自己被评为2007年度的“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刘造领露出憨厚的笑容,甚至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谢谢大 家给我的荣誉,其实我这事儿根本不算什么,明锁就像我家里人一样,照顾他已经习惯了。”女儿刘平秀告诉记者,父亲始终 就没把照顾明锁看成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受父亲的影响,从自己小时候开始,就觉得照顾明锁是理所应当的,到了如今更觉 得明锁就像亲哥哥一样。

  临别前,刘造领父女一起送记者出门,始终坐在一旁的明锁突然也站起身来,紧紧跟在二人身后,就像个依恋大人的 孩子。

  穆孟杰:百万家财为盲童寻找光明

  本报记者李敬东

  2007年12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组一行3人,在平乡县特教学校为穆孟杰完成了12分钟的 专题片拍摄,该栏目要对已从全国筛选出来的20位感动中国候选人进行专题展播,穆孟杰是河北省惟一人选。

  穆孟杰是平乡县东辛寨村的农民,今年41岁。自幼双目失明的他,曾靠街头说书卖唱赚到了近百万财富,同时凭着 个人魅力,在流浪卖艺中他与一个美丽健康的姑娘创造了爱情神话。按说,衣食无忧的他可以过上让正常人都羡慕的幸福生活 了。然而,他要实现压在心底多年的梦想,自己童年时学校的拒收以及成长中社会的歧视,都是他实现梦想的理由———等有 钱了,我一定办个学校,让所有的盲童都能上学,都能有尊严地自立。

  2000年,他用自己流浪卖艺和行医积攒的上百万元积蓄,在家乡投资创办了特教学校,免费培养农村贫困家庭盲 童。

  7年来,穆孟杰的特教学校已将150多个盲童培养成自强自立的有用之才。他们不仅用学会的盲文、器乐、针灸、 网上冲浪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还能够为家人和社会服务。许多原来是家庭负担和累赘的盲孩子,经过学习改变了命运,成为家 中的经济支柱和社会财富创造者。

  目前,从穆孟杰学校毕业的盲学生,有人开了按摩诊所,有人经营着茶楼,有人当了盲文翻译。对他们来说,是穆孟 杰给了他们通向光明世界的一把钥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