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贞:相邻疾苦不忍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11:33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李敬东

  “我不忍看穷人掉眼泪,听不得不幸的人的叹息。我日子过得再好,看到别人受苦受罪,我就感到难受,山珍海味也 吃不香。要是大家跟我一样幸福,一样说说笑笑,一样修房建屋,一样衣食饱暖,一样成家立业,我心里才感到踏实,才会快 乐……”

  -帮助别人已成一种习惯

  今年61岁的林秀贞,是衡水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30年来,她始终如一,把默默帮助别人 视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她的一个个爱心故事浓缩于下面这组数字中: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资助了1 4名贫困农民的孩子上学;安排了8名残疾农民在自己办的厂里上班;先后出资4万多元帮助乡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

  林秀贞做好事不图名不图利。20多年来,林秀贞一直拒绝新闻采访,对自己所做的事只字不提。她做这一切是否宣 传、表扬都不会影响她,她依旧会这样做下去。在她的思想里,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不值一提。

  林秀贞对记者说:“我从赡养老人的第一天起,就相当于签了一份没有文字的承诺书,这可不是个小事,既然要赡养 孤寡老人,我就要做他们的儿女,我不仅要管他们吃管他们喝,生活上照顾他们,我还要做儿女应该做的事。”30年来,6 位老人的吃喝拉撒、大病小情,秀贞都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耐心照顾,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数也数不清。秀贞把自己与老人的 感情比作“搞对象”,首先要培养感情,建立感情,生活习惯了,自然而然会适应老人的生活方式。

  事实确实如此。几个孤寡老人都上了年纪,有的还傻,爱流鼻涕,淌口水。林秀贞和这些老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有 的老人把鼻涕一甩,往裤腰上一擦就伸手拿馒头。对于这种事,亲生儿女可以抱怨,但林秀贞不能。她慢慢开导,给老人发毛 巾、手绢,用脏了勤换洗。她还教育自己的孩子,人人都会老,绝不能因此嫌弃老人。

  在采访村民的过程中,村里的人都说,伺候老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这么长时间始终如一,他们深有体会。“ 久病床前无孝子”,不要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瘫痪在床这么长时间,他们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像秀贞那样 尽心尽力。

  林秀贞曾捐助14位贫困家庭儿童继续上学。这只是个保守数字,因为秀贞每次捐款只和贫困儿童的家长联系,并且 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他们说出去,也不能让孩子知道。秀贞心很细,她不愿让孩子们背上自卑的包袱,也不想让他们有还债的顾 虑。

  而在林秀贞的生活中,帮助别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愿天下人人都幸福

  “俺娘说了”是林秀贞的口头禅。林秀贞的母亲,是抗战时期的妇救会员,对共产党感情极深,淳朴厚道,乐善好施 。她常伸出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教育孩子:“为人不能走偏道,也不能走歪道,只能走中间的正道。”“什么是正道?就是听 党的话,多做善事。”早在1971年就入了党的林秀贞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比什么都强!

  南臣赞村是个交通偏僻的北方村庄,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毗邻山东,儒家文化深厚,也不知是否巧合,南臣赞村和汉 代大儒董仲舒的故乡旧县村同属一个乡,两地相距不过几十公里。而另一个重要的历史要素是,这里就是《平原枪声》里面说 的枣北根据地,上世纪40年代的土地改革和妇女解放运动,都使得这里的村民对共产党和政府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林秀贞的故事也许折射了乡村社会这几十年来的变迁。她最早赡养几个老人的时间就耐人寻味地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吻 合:1976年当地发生大旱,农业减产,百姓生计艰辛;1981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集体解散,农村社会 公益事业和公共产品投入几近瘫痪;还有1980年代末,当地农民开始兴办私营企业,农民群体出现贫富分化,富裕的农民 逐渐离开家乡,城市化进程加速。这些时候,坚守在乡村的林秀贞不自觉地在用她自己的美德和力量,去帮助孤寡老人、贫困 生、残疾人这些弱势群体,弥补乡村的裂痕。

  南臣赞村因为这个典型的出现而骤然热闹起来,退休的中心学校校长李保义是当地的乡村知识分子,他的说法能代表 村民们的看法,“讲八荣八耻,就是要讲传统美德,才会有和谐社会。”林秀贞先进事迹见诸中央及省市各大媒体后,在她的 家乡枣强县,掀起了“学秀贞见行动”的热潮。

  王常乡后旧县村一农民夫妇遭遇车祸住院后,该村95%以上的村民自愿为其捐款,共捐助4030元,就连邻村前 旧县村村民也为其捐款2000多元;王常村农民郑洪军在为上大学的儿子汇寄8000元学费时,被歹徒抢走,并被连捅1 0刀住院后,县医院免去他一切治疗费后,又发动全院职工开展了“学秀贞,奉献爱心”活动,捐款5000多元;每到周末 ,由广大共青团员组成的青年志愿者为县光荣院的老人打扫房间晾晒被褥,表演文艺节目,让这些饱受沧桑的老人们心里倍感 温暖……

  林秀贞,这个相貌普通的农村妇女或许能启发我们,如何从传统中寻找可以赖以支撑的文化力量和制度优势。

  李利娟:愿给孤残儿童永远的家

  本报记者乔宾娟

  李利娟,武安市人,今年38岁。从1996年5月,李利娟收养一个5岁的四川籍孤儿开始,她收养孩子的脚步就 再也没有停下过。到2006年5月,她已经收养了13个孤残儿童。2006年,她被评选为本报感动河北十大人物。

  2007年12月12日,记者再访李利娟。

  记者:一年多过去了,您的生活有没有新的变化?

  李利娟:现在我已经收养了18个孩子了。近一年来收养的这些孩子中,有一个三岁多的哑女,还有4个孤儿……

  记者:孩子们这么多,能照顾过来吗?

  李利娟:妈妈、姑姑、姐姐及好几个好朋友都是我最大的支持者。这不,大姐陪着哑女铃铃在山东治疗;一个表妹陪 着17岁的海超在北京治病;二姐陪着女儿融融在石家庄作康复治疗;有时候我去外地照顾治病的孩子们,家里、门市还有5 个大一些的女儿支撑着。

  记者:丹丹(去年收养的孤儿之一)的腿怎么了,走路一瘸一拐的?

  李利娟:上次我在北京陪海超看病时,丹丹打电话给我说感冒了,我让她到医院打一针,可孩子为了省钱就到附近门 诊打了一针,但没想到给打到神经了。我曾找到卫生局要求处理该事,可卫生局表示他们也不能强迫那个门诊怎么着,要想讨 说法还得打官司。

  记者:您自己的儿子怎么样了?他的抑郁症好些了吗?

  李利娟(眼圈红了):说实在的,这个问题让我十分惭愧。前两天我不在家,他又发病了,拿着刀子四处追着砍人。 害怕让其他孩子受到伤害,没办法我只好把他暂时送到了精神病院。

  记者:放着亲生儿子不管,还要到外地给收养的孩子看病,好多人肯定会不理解您的这种做法。

  李利娟:只要来到我身边的,我都会把他们当成亲生孩子一样看待。不过从心底里来说,我最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个亲 生儿子了。每次看到他因吃药而变白的头发,看到他独自坐在家中呆呆的样子,我的心就像针扎一样……

  记者:这些孩子把您给累坏了吧!以后有什么打算?

  李利娟:呵呵,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我创办一家孤儿院的愿望就要实现了,申请就快批示下来了,到时候我想倾尽 我的全力为孩子们建设一个永远属于他们的温暖的家。另外,我还想开个厂子让我的一些残疾孩子能够工作。

  王小芬:爱心在她手中传递

  本报记者李海菊

  2007年12月8日,安平县安平镇兴贤村,王小芬出去打工挣钱了,她说要贴补孩子们的花销。她最早收养的弃 婴崔金凤已经从她手中接过了接力棒。

  崔金凤告诉记者,除一个身体没有残疾的女孩被哥哥、嫂子领回家养着外,家里现在还有10个残疾的弃婴。她边轮 流给两个患有唇裂的男婴喂奶粉,边告诉记者,这两个弃婴都是一个月前送来的,妈妈给他们起名“石林”、“石晶”,这两 个孩子都一个多月,嘴喝奶喝水不方便,每两个小时就得给他们喂一次奶粉,一次得喂一个多小时。

  给两个唇裂的小家伙喂完奶,旁边一个腿部残疾的小女孩又闹了起来,“肯定是拉屎了!”,说着,崔金凤利索地弄 来热水,给那个小女孩清洗屁股,换上了干净的尿布。

  这时,崔金凤自己1岁多的女儿睡醒了,崔金凤很熟练地拿来饼干和零食,平均地分给每一个孩子。记者看到,她自 己的女儿与那些残疾孩子吃的零食一样,分的也一样多。崔金凤说,在她的眼里,这些残疾的弃婴们与她自己的女儿一样,她 对每个孩子的爱都一样,女儿从小就与这些残疾的弃婴们享受同样的待遇。有时,刚学会走路的女儿还会跌跌撞撞地走着,给 不能动的弃婴们分零食吃。

  匆匆忙忙赶回的王小芬对记者说,她已经59岁了,年纪越来越大,要是突然有一天自己不行了,这些孩子们得有人 管啊。想来想去,她觉得金凤最合适接她的班了,金凤是她最早收养的弃婴,对这些弃婴的感情与其他人肯定不同。从今年开 始,她就一项一项地教给金凤怎么喂养这些残疾弃婴。几个月下来,在金凤的照料下,孩子们都活得很好,没有一个闹病的。

  王小芬说,她现在在一个超市门口给人家看车子,每个月收入八九百元,她要挣些钱给孩子们贴补贴补,再省下些钱 ,盖个大点的房子,让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更好些。

  记者刚刚离开王小芬家,她就打电话告诉记者,又有一个弃婴送到了她家中,这是她收养的第24个弃婴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