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盲人四兄弟:孝敬老娘得好报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11:33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祁胜勇 兄弟四人的生活准则是再苦再累也得让老娘高兴有了好吃的比如有几个鸡蛋都要省下来给老娘四个人的 孝顺已经成为村里人的楷模大家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的本分更是德行四兄弟的故事给大家都上了一课 盐山县圣佛镇陈百万村的盲人陈燕起四兄弟都有20多岁失明的经历。因为有一个更需要照顾的老母亲,盲人四兄弟 选择了坚强,他们辛勤劳作,把孝敬老母当成生活的支撑和信念,在艰难困苦中给老母亲一个幸福的晚年。 在黑暗和歧视中生活了大半生的四兄弟当选2006年度感动河北十大人物。-残缺的生活更需要坚强 2007年12月10日,听说本报记者要来看他们,四兄弟很兴奋,早早就起来了,伺候老娘洗脸,然后打扫屋子 、院子,像过大年。 当日大雾,记者的车耽搁了好几个小时,老二陈燕起隔一会儿就给记者打个电话,问问我们现在到哪儿了,反复叮嘱 ,一定要小心。 记者到来时,四兄弟一起迎到大门外,他们爽朗的笑声一下子引来了许多乡亲。 火炕上的老母亲笑眯眯的,她拉着记者嘘寒问暖,老太太已经83岁了,精神看起来要比去年好得多。 陈家的小院内外收拾得清清爽爽,非常整洁,甚至超过了一般健康的农户,院子里两个玉米囤,昭示着丰收和殷实, 牲口栏里的老母牛又生养了两头小牛,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卖钱了。 几年前,四兄弟和老母赖以存身的土坯房在风雨中坍塌,为了让老母亲有个舒适的安身之处,四兄弟拿出了多年的积 蓄、卖了牛犊和粮食凑了8000元钱,又向亲戚们借了12000元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盖起了三间大瓦房,令人不可 思议的是,许多复杂的活计都是无师自通的四兄弟自己完成,木工都是老大做,老二完成了整栋房屋的布电安装,困苦的生活 练就了四兄弟特别的本事,地里的活路样样精通,而且还能帮乡亲们修水泵、打井。 一栋高大的瓦房盖起来了,乡亲们都很佩服他们,但他们也从此多了一块心病,借的12000元债务怎么还?而且 老母有病,吃药都成了问题。 让他们意外的是,经本报报道后,他们的孝行感动了河北,热心的读者为他们捐款,本报颁发的1万元奖金,如雪中 送炭,老二从省会领奖回去的第二天,就把奖金和捐款凑了12000元,还给几个亲戚。 -村里不孝顺老人的少了 兄弟四人也成为当地的名人,荣誉接踵而来,他们随后获得了盐山县电视台和盐山县文明办颁发的文明家庭奖。当地 的爱心团体“车友会”等热心人们前来看望他们和老母亲,四方的好心人们有给他们寄钱的,有送衣物米面的,大家说,百善 孝为先,孝是一个人的本分,更是德行,四兄弟的故事给大家都上了一课。 能以自己的劳动赡养老母亲,一辈子不偷、不抢,不做坏事,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四兄弟最自豪的事。老母亲是他们 生活的动力和支撑,兄弟四人的生活准则是,再苦再累,也得让老娘高兴。有了好吃的,比如有几个鸡蛋,都要省下来给老娘 。四个人的孝顺已经成为村里人的楷模。 老二陈燕起介绍,他们陆续收到的全省各地的捐款有一万一千多元,“老娘的药费不愁了,说来也怪,老娘的身体好 起来了,许多病都没了,我们哥四个的身体也很好,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过去,还有个别的人轻视他们,但现在,走到哪里,四兄弟赢得的都是一片尊重。老二从本报领奖回家后不久,盐山 县县委书记杨洪榜亲自登门来看望四兄弟和他们的老母亲,并带来米面等生活用品。今年的“助残日”,杨洪榜书记再次光临 ,县委书记的两次登门,使四兄弟倍感温暖和荣幸。 圣佛镇原镇长张德顺现任镇党委书记,他一直关注着他们,来了捐助者、记者,他都是向导,没有事,隔些天也要过 来看看。冬天来了,他给老太太送来了电暖气、电磁炉,给四兄弟每人买了一件新棉衣,他介绍,四兄弟和老母亲都上了低保 和医保,后顾之忧也没有了,如果有一天他们没有自理能力了,就送他们到镇上的养老院。 张德顺说,我们常来,对自身都是个教育,现在其村庄里不孝顺老人的也少了,村干部们常拿四兄弟说事,这让对老 人不好的人很羞愧。 由于还了债务,又有了社会上的救助,四兄弟现在的日子轻松多了,春天花500元买了浇地的管道,买了化肥,今 年虽然大旱,他们的庄稼还是丰收了,收了2000公斤小麦、2500公斤玉米。“请转告好心人们吧,我们现在没困难, 大家别挂念我们。”四兄弟说。 农闲时,除了喂牲口、干家务以外,四兄弟有空就围在老娘周围,听老人说话,老人耳朵背了,有时听不清他们说话 ,会唱戏的老三就放声给老娘唱戏,吹笛,哄老人开心。 他们说,老人拉扯他们四个兄弟,曾有着其他母亲所没有的艰难和坚强,他们的理想是,一定要好好孝顺她,让她过 得不比别人的母亲差。 故城三兄弟:割肾救弟手足情深 本报记者李海菊 他是抱着为了救弟弟,自己损害身体也在所不惜的态度,兄弟情同手足,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弟濒临死亡的边缘不 救。 2007年12月8日上午,记者在故城县武官寨镇见到了正忙着帮儿子经营服装店的张文生。看着面色红润,忙里 忙外的张文生,谁能想到他曾在2005年3月给弟弟捐了一个肾? 张文生边整理服装店的衣服,边告诉记者,他今年57岁了,身体很棒,比同年龄的村民们一点儿也不差。刚捐了肾 那会儿,感觉乏力,后来慢慢就恢复了。两年多过去了,感觉身体与原来没什么不同。他们家种了13亩地,地里的农活都能 干。同时他还担任运河故城河务局西半屯护堤队的队长,负责10来公里的运河大堤的维护和修理,每个月得到堤上干10多 天的活。春冬两闲的时候,就来帮儿子卖服装。 说到弟弟张文昌,张文生满脸的笑意,他说,现在文昌的身体可好了,比生病前的体质还好,现在在山东烟台做生意 ,生意很红火。每个月,文昌都回来看看,给他与80多岁的老母亲买补品回来。文昌的两个孩子也都上了大学,孩子们也很 懂事儿,三天两头从外地打电话回来,问他的身体好不好,放假回家,总是带着礼物来看他。他们说,是他给了他们的爸爸第 二次生命,他们会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疼一辈子。 说到那时为弟弟捐肾的事儿,张文生说,当时虽然医生说,捐掉一个肾,还会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但说心里话,他的 心里也没底。当时,他是抱着为了救弟弟,自己损害身体也在所不惜的态度,兄弟情同手足,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弟濒临死 亡的边缘不救。 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邻村有一个20来岁的女孩得了尿毒症,需要换肾,可是她的10来个兄弟姐妹没有谁捐肾给 她,去年,那个女孩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相形之下,张文生兄弟四人真是兄弟情深啊! 大道至简真爱无言 一个仅仅九岁的女孩,本能地脱离了平常孩子所应享受的宠爱与幸福,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用自己稚嫩的肩膀独自承 担起一个破碎家庭的全部重任,并且在生活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向上、无怨无悔的精神。因此这个女孩在让我感动之余更多的 还是敬佩。大音希声,大道至简,或许在她的心中,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只不过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就如同小羊跪乳 、乌鸦反哺一样平常,虽然这种责任来得过于早了一些,但是做为女儿这一切都是她应该做的。可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扪心自 问,假如这种事真的就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又能做得怎样呢?我们又能坚持几天呢? 在这里我们不用过多地去责难小卫群的母亲,三年多的生活已经完全熬干了这个女人所有的希望,所以她选择了放弃 。本来小卫群也应该随着母亲离开,而此时离开重病的父亲既不会让她受到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也不会有良心上的谴责。但她 恰恰选择了坚持,并且在这之后的两年里始终不离不弃,任劳任怨地照顾着病父。我也有一个九岁的女儿,看了小卫群的报道 ,我常常想:如果换做是我,我的女儿能有这样的坚韧与毅力吗? 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假设小卫群不是遇到了这样的不幸的话,现在可能与她的同龄人一样,也是父母 的心头肉,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但是生活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她过早地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可让人欣慰的是小卫群不仅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在多舛的命运中练就了坚毅的性格,在苦难的生活里铸成了压不垮的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生活对小卫群的考验,对她来说也是人生道路上不可多得的一份历练,从另一个意 义上说是生活给她的一份厚礼。在这里我祝愿小卫群与她父亲能早日战胜病魔,共同开始新的生活。请记住———阳光总在风 雨后。 高碑店市房地产管理局王宇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