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败北的金球奖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0日10:28 新世纪周刊

  -韩松落

  与《潜水钟与蝴蝶》所展示的让人震撼的生命困境相比,《色·戒》中不彻底而且模糊的情感,显然更难被西方人普 遍理解

  当年,张爱玲将自己最好的小说《金锁记》用英文改写成了长篇小说《RougeoftheNorth 》(《北 地胭脂》),出版时颇费了一番周折,出版后遭到恶评,评论家认为她笔下的人物“令人作呕”。

  几十年后历史重演,李安将她的小说《色·戒》改编成电影后,一样在美国遭遇恶评,美国报纸《USAToday 》将《色·戒》选为“2007年度最令人失望电影”,而前不久揭晓的第65届金球奖,又将“最佳外语片”奖项颁发给了 法国的《潜水钟与蝴蝶》,而让一起入围的《色·戒》空手而归。

  第65届金球奖虽因编剧罢工而取消颁奖典礼,改为通过一小时新闻节目播报结果,但参赛影片中却有不少佳作。《 色·戒》虽然不见得比角逐主要奖项的《老无所依》、《巨塔杀机》、《赎罪》、《未血绸缪》、《理发师陶德》、《玫瑰人 生》更出色,与参加“最佳外语片”角逐的《潜水钟与蝴蝶》、《四月三周两天》、《追风筝的人》、《我在伊朗长大》等作 品相比,却略具震撼性,但奇怪的是,《色·戒》事前的得奖呼声并不高,而后也果然落败。

  为什么?对于西方人来说,《色·戒》是一个需要注释的电影。要了解中国历史,要懂得中国人的心理,要体会中国 人的民俗风情,要经过将近20年的“张爱玲热”的普及,才能大致看懂这个电影。这一切,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尚且太 难。

  《色·戒》的问题还在于不彻底,王佳芝是张爱玲所说的那种“不彻底的人”,不那么爱,也不那么恨,爱也看不太 出来,恨也不很明显,翻江倒海全都在心里,被各种来历不明的束缚和龃龉啃噬着,表达出来的时候,已经变了样,这种不彻 底而且模糊的情感,却担负着推动剧情的重大任务,她遇到的伦理困境和道德困境也是不彻底的,这种困境与《潜水钟与蝴蝶 》中躺在床上,只有依靠眨动左眼选择字母来写作的主人公的生命困境相比,显然难以得到普遍的理解。

  事实证明,那些全球通行的、有效的、不需要翻译的观念,必须是简化的、彻底的、不需要注解的,它是《勇敢的心 》中的“freedom”,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倔强和希望,或者是“生死”、“正义”、“爱情”、“友情”。电影 情节可以复杂,线索可以纷繁,但这种观念必须被简化和推向某种极致,而不能像《色·戒》这样,只有中国人能够懂得,而 且是钝的、优柔的、有多种解释的,在哪个方向都没能达到极致。

  反过来也一样。恐怖片论坛上经常有人讨论美国恐怖片《驱魔人》到底恐怖在哪里,为什么会引起那样大的争议,没 有人能想通。对中国人来说,真正吓人的是《月光光心慌慌》,它体现的是彻底的恶,而《驱魔人》是不彻底的,是需要附加 许多解释、许多注解的。

  所以,人们愿意接受的,都是那些彻底的东西。而经常被这种以“彻底”为表现形式的公约数除来除去的生活,其实 是不甚健康的。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