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里的8个记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10:27 《法律与生活》杂志

  一座城市里的8个记者

  本刊记者/盛学友

  (blog.sina.com.cn/shengxueyou)

  本文背景:随着靠拨款求生存的机关报刊渐行渐远,随着拥挤在同一座城市的都市报生存战争的升级,供职于都市报的记者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寿命”却越来越短。一种极端的说法是:都市报记者的“职业寿命”平均为3年。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都市报记者群体同样产生了冲击,也使他们的“职业寿命”问题浮出水面。

  春节前夕,《法律与生活》记者来到一座都市报业比较发达的北方城市采访。走进这里的记者群落时发现,随着2007年度合同的到期,有的记者开始寻找新的岗位;而为数不少的记者选择转行,离开爱着、累过、痛苦过的新闻行业。

  2008,她们告别记者生涯

  我第一个见到的,是一个叫张雪的女孩。这个心直口快的女孩,因为合同到期,没有接到她所在报社的续聘通知。

  一见面,发现我被冻得有些发抖,张雪说,“今年东北的冬天有点冷”,然后又补充说:“我心里更冷啊!”

  张雪所在的那家都市报,在2006年改制,成为企业法人。据了解,该报社和员工的大部分劳动合同是从报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2006年1月开始签订,方式为“一年一签”。

  2007年12月27日,报社通知张雪:“不再续聘,三天内办理离职手续。”张雪说,在离职通知单上签字的滋味刻骨铭心。和张雪在同期合同到期的,还有另外一些记者同事,他们先后在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上签字时,心情和张雪一样落寞。

  离职后的第十天,“下岗女工”张雪和也变为“待业青年”的昔日同事一起喝酒、聊天,聊起了“不曾在意”的过去,“虽然唠叨起来哩嗦,却是那么美好”。张雪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一本书名,此时此刻,却是自己“心底的感慨”。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木兰词》中这句话反映出作者对当时世情多变的无奈。有位叫安意如的作者,在2006年8月出版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一书,通过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笔调,将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雪无法掩饰眼睛里的忧伤,“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她情不自禁地一连说了好几遍,刚做记者时的那种雄心壮志和美好憧憬,如今对她来说已成浮云,随风飘逝。

  张雪说,她从前一个月挣钱不多,也整夜整夜地写稿子,第二天一早到报社做版,虽然很苦很累,但依然有说有笑,“做特刊时领导和我们一起吃盒饭,但那样的日子真的过去了”。

  在这家报社做记者,是张雪的第一份职业。据介绍,因为她工作努力,入职不久,她被报社“提前转了正”。

  离职前,张雪依然采写报道。“我最多时一个月的见报稿超过3万字。”张雪说。

  她承认,这次离职对她来说,生活轨迹“改变了很多”。她以后打算去企业做销售,不再做媒体:“现在我认为,记者仅仅是一个职业,没有了‘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2005年3月,大学一毕业就到一家报社工作、一直做新闻热线记者的王笑笑,是一个清纯的女性。2008年2月15日,她愉快地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电话采访。

  “今年5月,我就要生了。”为了保持“心情愉快”,她嗓子里飘出的声音清脆而甜美。

  因多次参与采写轰动全国的“小欣月圆梦”系列报道,王笑笑为所在城市的读者熟知。她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也未被报社续聘。

  王笑笑觉得在家里呆一段时间挺好,“能好好地思考一些问题”。因为采访一个假和尚时差点挨打的王笑笑,认为记者是个危险的职业,“以后想换个职业,干新闻心太累”。

  和王笑笑一样,宁馨(化名)也“不想再当记者了”。

  宁馨是2003年进入一家报社的,在多个新闻部门做记者。她有一个底线:“不说假话,不混日子,也不抄袭,对稿件负责。”

  开始到报社工作时,宁馨说她还比较活泼,“但后来变得沉默起来”。

  她的劳动合同在2007年年底到期。大学中文系毕业、发表了很多文章的宁馨,和其他离职的记者一样,交了简历之后,“便没了动静,连面试都没有”。

  12月28日上午,得知不再续聘,宁馨的脑子“一片空白”。第二天办完离职手续后,她“再也没和单位联系过”。

  宁馨离职后,至今没有去找工作。现在,她正在“重新审视记者工作环境”。她说:“如果工作环境不好,宁肯暂时呆着。”她还说:“伤透了心,以后再也不当记者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