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续聘的记者选择继续在路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10:27 《法律与生活》杂志

  他们选择“继续在路上”

  今年50岁的乐夫,在省内摄影界颇有名气。

  乐夫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摄影专业毕业,“有类似学历的人,在那座城市“也就四五个”。

  乐夫原来在一家都市报做摄影部主任,后出来做某报,因某报“黄了摊子”,2004年3月18日,他又到另一家报社当上了图片总监,当年10月兼摄影部主任。“2004年以来,我获得的新闻奖项——国家级的六七个,省级的三四个,其中一等奖两个”。

  乐夫是个有心人,2004年10月2日,他给报社提出了“建立考评制度”、“建立新闻项目负责制度”以及报纸发行、经营等方面的建议。从2006年开始,他每天对当地3张都市报纸的一版图片和版式进行对比,画出曲线图,写出分析文字,一直坚持到2007年12月25日。

  他把去年一整套对比曲线和文字交给了新任总编,但不久,接到报社“不再续聘”的口头通知。

  虽然很惊愕,但乐夫“并没当回事儿”。2008年1月2日,他就又拍片子去了,“东北的冬季,是拍片子的黄金季节”。

  1月中旬,乐夫在一家画报社被聘为执行副主编。

  也是因为从骨子里酷爱摄影,乐夫说等他儿子决定在哪里读研后,“我要到全国去应聘图片总监,或者摄影记者,因为在摄影界,我这个年龄是最成熟的年龄,现场把握更为准确”。

  乐夫的声音,充满了自信。

  和乐夫一样,曾经有过“落聘”经历的赵丽华,换了一家新闻单位,继续“累并快乐着”的记者生涯。

  2001年6月,大学毕业后的赵丽华(化名)成为一家报纸的一名记者,她采写的气象新闻,得到了省委宣传部肯定。2005年参与采写的《弟弟别怕,哥哥给你一个肾》系列报道,获得了东北三省好新闻奖。2006年,她参与报道了轰动全国的“绝症女孩小欣月圆梦”系列报道,拍成了电视剧,后来入围央视《封面2006》。

  5年半时间内,赵丽华在这家报社工作期间结婚、生子,对这张报纸的感情难以割舍。

  但猝不及防,赵丽华就失业了。

  失去工作那一年,是赵丽华5年半的记者生涯中最充实的一年,也是最伤感的一年,她收获了成绩,却失去了工作。

  那天上午8点半,赵丽华像往常一样来到单位,刚脱掉身上的羽绒服喘口气,准备随时出去采访。这时,部门主任面无表情地对她说:你到人力资源部去一趟,可能涉及你转岗的问题。到了人力资源部,一张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递给了她。

  赵丽华的心“咯噔”一下,眼泪顿时流了出来。

  她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一下子瘫倒在床上。

  那一夜,赵丽华失眠了。在做记者的5年里,她帮助别人解决了很多困难,而面对自己的困难时,却感到无能为力。

  作为省内纸媒唯一一家关注“绝症女孩小欣月”的媒体,赵丽华和王笑笑等记者前往北京采访,每天奔波在医院和宾馆的两点一线间,把欣月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读者。 但去北京报道欣月的事,成了永恒的回忆。

  赵丽华一直试着让自己开心快乐,可是做不到。呆在家里的她,不按时吃饭,不按时睡觉,更不愿意出门,整个人变得很懒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似乎成为她当时心境的写照:“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还是因为小欣月,赵丽华知道了什么是信仰。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希望超越自己卑微而世俗的生存状态。

  后来,赵丽华从混沌中走了出来,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她又到了一家媒体,续延着她的新闻梦。

  她说,2006年12月6日,虽然是一个伤痛也永远忘不了的日子,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她才有了今天的重新选择和崭新生活的开始。

  2004年7月开始做记者的张莉(化名),2007年12月合同到期后,还是要干新闻工作。

  张莉说,以前做记者、编辑时,天天想着放假,“现在一下子闲下来,还适应不了呢”。春节过后,她说媒体招聘会出现高峰,到时候会去碰碰运气,“因为我不是一般地喜欢新闻工作”。

  刚到一家报社15个月,一位年轻记者“还没干出什么名堂”,便因合同到期,失去了工作。在该报工作4年、面临同样命运、名叫姚建平的体育记者,打算今后找一个稳定、有发展的媒体,继续做记者。

  记者手记:他们的饭碗

  记者职业“青春饭”的特征,在都市报记者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记者这个群体也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对都市报记者“职业寿命”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行业特点本身。

  都市报大都倡导短、频、快的“快餐式”报道,报道不求深刻,但必求快捷。对一件持续性事件,报社会要求记者第一时间给读者提供连续性的“快餐”;对突发事件,记者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报道。为此,许多报社要求记者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接受采访任务。许多都市报记者,都有在半夜赶往现场采访的经历。

  因为快节奏和高强度的工作特性,做都市报记者异常辛苦。不少都市报记者开玩笑说,自己干的是“体力活”,是在透支生命。

  事实确实如此,这个群体的“职业寿命”,特别像他们采写出的都市报新闻——短、频、快。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报社必须持续补充新鲜血液,有新的记者进入,必然有老的记者退出。

  “退出”的人,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

  一位昔日的都市报同行告诉记者,10年前,一家市场化程度很高的都市报在全国各地招聘了10名记者。虽然报社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福利待遇,但是,其中的7人,因为无法适应这一快节奏且异常劳累的职业,在很短时间内就主动放弃了,其余3人也先后在5年之内离开了这家都市报。而随着他们的离去,报社又开始补充新的人员。

  一位有多年记者经历,其中包括都市报记者经历的记者,在35岁那年有意再次投身一家都市报时,那家报社的总编辑对他说:“你是一个好记者,但不适合在都市报做记者了。这里需要年轻、有体力的人。”

  和一些同行相比,都市报记者1年要做几年的事情,在得到较好收益的同时,付出的也非常多。这个特殊群体在短暂的职业生涯中所付出的,是青春、健康、甚至生命。所以,当一个都市报记者因非自身的原因离开都市报时,一定会有怨气。此时,都市报的福利保障就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报纸在走都市化生存之路。但是,有的都市报尚处在两种体制的交替中。有些都市报还背着老体制下“裙带关系”的包袱,进入市场的步履尤显艰辛。

  说到底,一张都市报如不能完全进入市场,它的生存会异常艰难;而一名记者,如果非常优秀,在离开都市报告别“青春饭”之后,依然会有美好的前途。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8年3月上半月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