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30期:陈景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10:19  新京报

  “怪人”陈景润苦战猜想中前行

  “陈景润是个‘怪人’!”

  这句话引发了新华社女记者顾迈南的好奇心。1973年4月,中科院在三里河工人俱乐部召开全院党员干部大会, 顾迈南听到院党组副书记武衡的报告里说:“我院一位年轻的数学工作者,做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这人是 谁?旁边的人告诉顾迈南,他叫陈景润,是个“怪人”,而且,“快死啦。”

  后来,同样对“怪人”感兴趣的,还有《人民文学》杂志的副主编周明。当年他听到的传言是: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 时,曾向中央领导打听陈景润,因为陈的论文已经引发了巨大的国际反响。有关部门就派人找这个陈景润,结果在中科院数学 所找到了,居然是走“白专”道路的,很“怪”。

  顾迈南和周明都觉得,应该见见这个“怪人”。

  “其实,他并没有传闻的那样‘怪’。”2008年春,周明陷入回忆:“多么善良的一个人啊。”

  新华社记者写下两份内参

  第一次见到陈景润,顾迈南吓了一跳。

  “当时正是暮春时节,而他还是‘全副武装’。”顾迈南说,陈景润穿着一身棉袄棉裤,戴着蓝棉布的鸭舌帽,看起 来确实不合时宜。

  接待顾迈南的是中科院“革委会”的负责人,他解释说,陈景润有结核病,长年低烧,所以总是穿得很厚。说完,他 扭头对陈景润大喝:“陈景润,这位是新华社记者,你要老实谈问题!”

  已经习惯被人斥责的陈景润,笑着对顾迈南点头:“谢谢,谢谢……”在此之前,陈景润已经遭受了多年的批判,扣 在他头上的帽子是“安钻迷”、“白专道路典型”。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记述,当时很多人搞不懂,陈景润“混进 数学研究所,领了国家的工资,吃了人民的小米,研究什么‘1+2’,1+2不就等于3吗?”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采访,顾迈南弄清楚了,这个“1+2”是困扰数学界200多年的世纪难题,但在陈景润手里取 得了重大突破。早在1965年,32岁的陈景润已经写出了200多页的长篇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 素数的乘积之和》,国外数学家都知道陈景润宣布的这个研究结果,但谁也不相信是真的。直到1972年,陈景润拿出了经 过简化与改进的论文,这次只有20多页。北京大学教授闵嗣鹤、中科院数学所数论组负责人王元分别独立审核了陈景润的论 文,认定这是一项超越前人的独创性成果。顾迈南把这些情况写成了内参《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景润作出了一 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同时,顾迈南还写了另一篇内参《助理研究员陈景润近况》,反映了陈景润抱病坚持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并引用数 学所科学家们的话说:“陈景润从事的这项基础数学研究工作,虽然一时还不能用在工农业生产上,但在国际上却是有影响的 。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关心关心他,给他治治病,让他把哥德巴赫猜想继续研究下去。”

  《哥德巴赫猜想》轰动全国

  两篇内参迅速送达了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1973年4月25日凌晨,顾迈南接到通知,要她连夜陪同迟群、武衡 等领导同志去中关村看望陈景润。这次,走进陈景润的宿舍,顾迈南再次震惊了。

  “这是一间大约只有6平方米的小屋,靠墙放着一张单人床,床前放着一张三屉桌,桌上床上到处堆着书籍、资料, 窗台上、地上,放着破饭碗、药瓶子,碗里还有干了的酱油。”顾迈南记得,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人解释说,为了节约生活费 ,陈景润平时不吃菜,只用酱油泡水喝。

  陈景润呆呆地站在床和桌子的夹缝里,惊恐不安地望着这些不速之客,结结巴巴地说:“对不起……”

  武衡呆了半晌,说:“陈景润同志,跟我们走吧。”

  不知所措的陈景润被带到清华大学的一个会客室里,坐定之后,武衡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批示。“毛主席、周总理, 还有江青等人都看了内参,批给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姚文元,要他关心一下陈景润,并按内参提出的要求,给陈景润治病。” 顾迈南记得,当晚便有内科专家给陈景润做了检查,要求他住院治疗。

  陈景润说:“谢谢毛主席的关怀,我没有做出什么贡献。”

  1977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陈景润的突出贡献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写下光辉一页,中国科学院提升他为研究 员。

  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发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随后予 以转载,“怪人陈景润”轰动全国。徐迟这篇著名的文章,缘起于1977年秋,《人民文学》编辑部的一次会议。

  “当时中央决定,1978年3月将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讨论和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规划。这是一次科学 家的盛会,是一次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动员会。”周明说,他和编辑部的同志们都很兴奋,开会讨论如何在杂志版面上配合这 次大会。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组织作家来写写我国的科学家。“不知谁提到了那个数学家陈景润,传说他的故事满天飞。”周 明说,“于是大家推举我来具体办这件事。”

  拒绝出席国际数学会议

  周明从武汉请来了徐迟。

  徐迟起初犹豫不定,一是觉得自己不熟悉数学,二是听说陈景润是个“怪人”,不知好不好采访。但这样的疑虑,在 见到陈景润之后就被打消了。

  “他就是一个很朴素的知识分子,看起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周明说,“可交谈起来,就发现他其实对政治很敏感 ,说话都用书面语。”陈景润穿一身蓝制服,握着徐迟的手说:“我没有什么好写的,你写写工农兵吧,写写老前辈科学家吧 。”

  徐迟笑说:“我不是来写你的,我是来写科学界的,来写四个现代化的。”

  陈景润说:“那好,我一定给你提供材料。”

  问到最近的研究情况,陈景润说,他看到叶剑英元帅最近发表的《攻关》一诗,很受鼓舞。说着便背诵起来:“攻城 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背完诗,又说:“我要继续苦战,努力攻关,攀登科学高峰。”

  陈景润还告诉徐迟和周明,不久前他收到国际数学联合会的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去芬兰参加国际数学家学术会议,他 觉得事关重大,便将此信交给了院领导,院领导说尊重他自己的意见。经过认真考虑,他给国际数学联合会写了一封回信。

  “他说信里大致有三点内容,”周明记得,陈景润的回信很有原则:“第一,我国一贯重视发展与世界各国科学家之 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关系,因此,我感谢国际数学会主席先生的盛情邀请;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省,而目前台湾占据着数学会我国的席位,因此,我不能参加;第三,如果驱逐了台湾代表,我 可以考虑出席。”

  小平批示改善陈景润生活

  “简直出乎我们的意料。”周明惊奇不已:“他很有头脑,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这次会面时,陈景润还向来采访他的两位客人叙述了“文革”期间自己遭受批斗的惨状,并说曾有几个自称记者的人 ,三番五次到数学所来,动员他写文章“批邓”,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

  徐迟被打动了,悄悄对周明说:“他多可爱,我爱上他了!就写他了!”

  当晚,周明向《人民文学》主编张光年汇报了陈景润的情况,张光年拍板:“就写陈景润!不要动摇!‘四人帮’把 知识分子打成‘臭老九’,现在党中央提出搞四个现代化,这就要依靠知识分子,陈景润这样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不可以进入文 学画廊?”

  “宣传陈景润,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周明说,自己非常欣赏《哥德巴赫猜想》第六部分对“文 革”的批判:“那段很精彩,在‘四人帮’刚倒台不久,中央还没有提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敢于为知识分子说话 ,是开风气之先的。”

  陈景润艰苦的生活环境,也在出名后得到改善。邓小平说,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并亲 自批示:“一周之内,给陈景润解决三个问题:住房、爱人的调动和配备一个秘书。”(据沈世豪著《陈景润传》)

  妻子眼中陈景润细心体贴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开幕,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陈景润被安排在主席台就座,并向 大会作报告。在报告中,陈景润说:“要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必须苦战。”

  全国掀起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大潮,陈景润也成为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和无数青少年的偶像。上世纪80年代,孩子 们在被问到“长大以后干什么”时,几乎都会响亮地答道:“当科学家!”

  在陈景润夫人由昆的回忆中,陈景润就像个孩子:“特单纯,遇到高兴的事能跳起来。他一点也不古怪,不像别人猜 测的那样,他的性格古板呀,不近人情呀,统统没有。”从那间6平方米的宿舍搬进一室一厅的单元房后,陈景润在家里养花 ,还在阳台上种葱、蒜、西红柿,甚至在花盆里种过梨树和苹果树。

  外人总以为陈景润醉心于数学,不会操心其他的事情。由昆不这么认为,她眼中的丈夫很细心很会照顾人。

  由昆生孩子时是剖腹产,做手术家属要签字。她说,陈景润当时“磨叽了很长时间就不肯签,要人家保障我手术以后 ,身体没有任何影响,在那个手术单上写了好多字。”由昆一看急了,说“你再不签我签了”,陈景润一看她真的急了,就“ 哆嗦着签上了”。

  产后,陈景润就四处打听什么东西有营养,然后就一趟趟出去排队买鸡、买鱼,“要知道以前他哪照顾过别人啊。” 由昆说。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被一名骑自行车的小伙子撞倒,头部受伤。次年,陈景润患上帕金森氏综合征。此后 ,长期的病房生活,成为他晚年生涯中重要的生活形式。

  2006年3月19日下午,北京。中科院基础科学园区东门外,一名青年男子手捧一本《陈景润传》,旁若无人地 大声朗读了两个多小时。这名青年说,他自幼崇敬陈景润,想以这种方式纪念陈景润逝世十周年。(据2006年3月20日 《新京报》)

  在他手中翻开的《陈景润传》里记载着:1996年3月19日下午,陈景润因病去世。

  □本报记者武云溥北京报道

  -新观察

  科学浪漫主义的“明珠”

  陈景润,如雷贯耳。哥德巴赫猜想,惊艳神州。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困境潦倒之下,陈景润坚持研究的精神。这种精神, 在百废待兴的改革开放初期,成为科学动员的一面旗帜。

  让陈景润名满天下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出自诗人徐迟之手。诗人以浪漫的笔调讲述了专业的哥德巴赫猜想。 此后,“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昵称,摘取这个“明珠”的陈景润成为偶像,并引发全民学数学的热潮,科 学知识突然如一桌盛宴,摆在了饥肠辘辘的饿汉面前。

  陈景润日日钻研的枯燥数学公式,在徐迟笔下,成了“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 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等等,一连串排山倒海似的比喻把数学公式变成抒情诗。研究者本人也被浪漫化甚至传奇化,但研 究本身难以被浪漫化。因钻研学术遭受多年批判,生活上陷入窘迫,几近潦倒。为了节约生活费,陈景润平时甚至不吃菜,只 用酱油泡水喝。

  这样的陈景润曾被认为是一个“科学怪人”,节衣缩食,一只牙刷也不买,在十月的天气里,别人还穿着单衣,他就 穿上了棉袄……即使是如此之“怪”,也丝毫无损陈景润作为时代偶像的影响力。因为其逆境下取得蜚声国际的成就,与历经 劫难后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契合。

  此后,陈景润被当时颇为流行的“追星”方式包围———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排起了长队。

  陈景润去世10年后的2006年,中国数学家参与证明“七大世纪数学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记者采访数学家 丘成桐,丘成桐顺便提到哥德巴赫猜想,表示它是数论中的难题,但是并未被列入“七大世纪数学难题”,不是数论领域最重 要的难题;他还表示,哥德巴赫猜想“很漂亮”,却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命题,就是破解也不会对其他研究产生太大推动作用。

  证明“1+1=2”的意义究竟几何,专业人士见仁见智,普通大众更是不甚了了,人们喜欢的只是徐迟创造的浪漫 童话。我们姑且不论哥德巴赫猜想的学术作用,这颗“明珠”曾经引领了中国的学习热潮,追求科学曾是一种时髦,甚至成了 一种癔症。在拜金主义流行的今天,浪漫主义的梦想已经消退,显得是那么短暂。我们明白,对知识的尊重态度,对科学的追 求精神,尚没有真正来临。

  □王晓渔

  温故知新

  奖金挂钩责任产品成为部优

  奖金和责任制挂钩,天津味精厂实行这种办法后,加强了岗位操作人员的责任感,经济效果显著提高。

  该厂过去没有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时,生产中出了问题分不清是谁的责任,有了成绩也不知是谁的功劳。这种吃“ 大锅饭”的平均主义,限制了工人的积极性,造成味精产量低、质量差、原料消耗高的局面。

  1979年上半年,他们和上海味精厂相比,每生产一公斤味清成本高1.37元。后来,他们建立和健全生产责任 制,把奖金和责任制挂起钩来。

  经过一年多实践,到去年年底,原来落后于上海的可比的经济指标,大部分赶上和超过了上海。同上海味精厂相比, 天津味精厂每公斤味精成本低0.288元,消耗淀粉少0.029公斤,全员劳动生产率高122元。

  和本厂实行责任制前比,每公斤味精成本由7.9元下降到5.571元;消耗淀粉由2.76公斤减少到2.192 公斤,一年节约粮食668吨。

  去年虽然有些原材料涨价,天津味精厂的利润反而比前年增长了20.37%,红玫瑰牌味精被轻工部评为优等品。

  ———摘编自新华社 1981年3月19日电

  一日三十年--3月19日

  ●1980年邓小平提出评价建国以来历史问题的指导思想。他审阅《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提 纲后,对起草《决议》稿提出三条指导思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996年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病长期住院,经抢救无效去世,终年63岁。

  ●1998年朱镕基提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包括确保当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8%,确定用 3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粮食流通体制、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改革 等。

  那时流行

  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聂旋风

  流行时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流行指数:★★★☆☆

  聂卫平,1952年生,9岁学棋,10岁时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围棋赛上夺冠。“文革”时期下放黑龙江插队6年, 1972年回到北京。1974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中国,聂卫平战胜了连胜6场锐气逼人的宫本直毅九段而初露锋芒。

  1976年在中日围棋对抗赛中,率团访日的聂卫平战胜当时日本超一流选手石田芳夫九段,以6胜1负的成绩在围 棋强国日本刮起“聂旋风”。

  之后,愈发强劲的“聂旋风”席卷了在上世纪80年代开设的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连任数届中国队主将,屡屡力 挽狂澜,为中国队蝉联三届擂主立下大功。其个人在出场的四届比赛里创下了11连胜的记录,声望达到顶点。

  聂卫平比赛期间,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均无不关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学生也因其捷报而游行庆祝。聂 卫平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的“英雄人物”,并引发全国学围棋的热潮。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