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六年夏时制,向时间要金钱的试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10:07  新京报

  1986年5月4日凌晨,两点差十分,北京电报大楼,工作人员已准备将大楼楼顶的表针拨向三点;在北京站,几 十对列车正点开行……

  十分钟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出第一次“北京夏令时”报时。夏时制实施后的第一个清晨悄悄到来。

  而此时,窦莘元就一直捧着收音机听广播,他比任何人都开心。这一声报时,他已经等了30多年。

  专家组建议全国实施夏时制

  窦莘元,原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工程师,在我国最早提出夏时制。2005年10月,窦莘元在北京逝世,临终 前他还在关注改革夏时制的问题。那时他已瘫痪在床,不能说话,但他总是示意家人把他的研究材料放在身边,以便随时可以 看到。

  夏时制是人为规定将时针拨快一小时、充分利用夏季白天日照时间长的特点而节约照明用电的一种制度。窦莘元的儿 子窦瑞星介绍,父亲早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开始对夏时制颇感兴趣,从那时起就搜集有关夏时制方面的资料。1945年就曾 撰写过有关夏时制的文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1986年前的30余年中,窦莘元多次给国务院写信,建议在我国实行夏时制。

  “我还帮他往中南海送信。”窦瑞星回忆,父亲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将实行夏时制建议书送至中南海。每次都是 从中南海北门,委托警卫将信送至国务院秘书处。

  时间长了,警卫们都认识了窦莘元,有时还和他聊上几句。他们问窦莘元,你研究这个

  [新观察]

  纪念夏时制,纪念科学精神

  “夏时制”源自欧洲,1986年登临华夏,1992年不幸在任上“以身殉职”,无疾而终。

  夏时制本是“舶来品”,无怪乎不服东方水土而短命夭折。作为在改革开放早期便进入中国的“西风”之一,结果虽 然被“东风”压倒,但也有其可钦可佩、值得纪念之处。

  时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也算是一种稀缺资源———“时间就是金钱”。但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或曰 挣钱上,所以就有了“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之分。

  夏时制则是世人用来安排“工作”和“闲暇”的一种作息制度。将工作时间,一般来说是8个小时,放到一天中最合 适的“位置”上———天亮得早,就早点开工,这就调整到夏时制;天亮得晚,就晚点干活,这又恢复到冬时制———前后相 差一个小时,想起来,这自然有其优越之处。更加值得称道的是,因为这一微调,最干净的能源之一,大自然恩赐世人的阳光 被更充分地利用了。于是,自然节约了能源。

  网上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大约110个国家每年实施夏时制”,这可不少,联合国也只有190多个成员国,实 行夏时制的要占58%.在能源日趋紧缺的今天,恐怕推行夏时制更显得意义重大。

  遗憾的是,在中国,科学理性偏偏遭遇了传统习俗。中国历史悠久的大一统,使960万平方公里都习惯使用同一个 时间———北京时间。于是,国人对每隔6个月就要拨一次表,然后适应新的作息时间,感到不耐烦了。再一算账,实行夏时 制在我国西北、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收不到节电效果,但给人民生活和铁路运输等行业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1992年 4月5日,国务院决定暂停实行了6年的夏时制。

  近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展了“停电一小时”的活动,也是意在倡导节能,中国似乎没有响应。而近来,有政协委 员和专家希望中国也能“归大堆”,重新恢复夏时制。

  夏时制能否恢复,或者是否确实需要恢复都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我们现在纪念夏时制,更大的意义在于发扬夏时制 的科学理性精神。一项制度作用有大小,但只要能够“节能减排”,就是一项有效的制度,一项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实施的制度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地管理,引进先进的社会政策后,不让原有的社会功能出现紊乱,这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要求。

  □唐钧

  [六年夏时制,向时间要金钱的试验]

  1986年5月4日凌晨,两点差十分,北京电报大楼,工作人员已准备将大楼楼顶的表针拨向三点;在北京站,几 十对列车正点开行……

  十分钟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出第一次“北京夏令时”报时。夏时制实施后的第一个清晨悄悄到来。

  而此时,窦莘元就一直捧着收音机听广播,他比任何人都开心。这一声报时,他已经等了30多年。

  专家组建议全国实施夏时制窦莘元,原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工程师,在我国最早提出夏时制。2005年10月 ,窦莘元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还在关注改革夏时制的问题。那时他已瘫痪在床,不能说话,但他总是示意家人把他的研究材 料放在身边,以便随时可以看到。

  夏时制是人为规定将时针拨快一小时、充分利用夏季白天日照时间长的特点而节约照明用电的一种制度。窦莘元的儿 子窦瑞星介绍,父亲早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开始对夏时制颇感兴趣,从那时起就搜集有关夏时制方面的资料。1945年就曾 撰写过有关夏时制的文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1986年前的30余年中,窦莘元多次给国务院写信,建议在我国实行夏时制。

  “我还帮他往中南海送信。”窦瑞星回忆,父亲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将实行夏时制建议书送至中南海。每次都是 从中南海北门,委托警卫将信送至国务院秘书处。

  时间长了,警卫们都认识了窦莘元,有时还和他聊上几句。他们问窦莘元,你研究这个国家给你钱么?窦莘元就说, 不给,可这是科学,能给国家省钱。后来,每次窦莘元再去送信,警卫们肯定第一时间将信送至国务院办公厅。

  夏时制的提出得到很多人拥护。1983年,原北京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徐寿波、谢行健还有窦莘元等专家一起建议在 中国实行夏时制,当年7月,能源学会还向国务院写了建议报告。

  但因主管部门认为铁路、民航等系统问题较多,未能通过。

  此后,北京能源学会还专门组织了一个专家课题组,研究实行夏时制问题。专家们进行了全面的测算和综合分析,研 究涉及能源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

  1984年至1985年,北京能源学会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并通过新闻单位进行宣传。

  总理批示,夏时制建议应重视窦瑞星回忆,1986年初,时任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的马宾了解到 了窦莘元有关夏时制的研究,提出在我国采取夏时制,是全国经济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1986年2月,马宾给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写信,建议我国“用改革的精神”实行夏时制。“他在信中说:”是我们 的知识分子没有阐述清楚呢?还是干部们没有重视?‘总理很快在马宾的来信上做了批示。指出这项建议很值得重视,’为什 么多次议过而不能执行?只迁就习惯恐怕站不住脚‘。“窦莘元的妻子钱月珍今年已83岁高龄,老人回忆,1986年4月 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讨论夏时制,把窦莘元请了去。

  得知国务院如此重视夏时制的建议,开会前的一个晚上,窦莘元彻夜未眠。准备了10多斤重的研究材料。

  4月7日那天的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和中央多位领导参加了讨论。

  会上,窦莘元埋着头,一口气把我国实行夏时制的好处,及他调研的结论一一提出,报告完一头大汗。李鹏听了窦莘 元等人的报告后,当场表示同意在全国部分地区实行夏时制,与会的其他领导也表示同意。

  中央决定,全国范围实施夏时制1986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决定从当年起在 全国范围内实行夏时制。

  鉴于实行夏时制需要有一个宣传过程,铁道、交通、城建、邮电、民航等部门也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因此,1 986年夏时制开始的时间需要适当推迟。具体做法是:从5月4日早晨二时起,把时针往前拨一小时,即二时变为三时;到 9月14日早晨二时,再把时针往后拨一小时。1987年以后实行夏时制,将从4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开始。

  1986年5月4日凌晨,夏时制在全国顺利实施。而在前一天,窦莘元吃过晚饭就守在时钟前,等到23点时,他 实在按捺不住,就把表调快了一个小时,提前迎来了“5月4日”。

  夏时制远不止把时针往前拨一个数字这么简单。

  1986年前后正是我国用电紧张时期。现任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说,实行夏时制的益处主要是节能 生产。实行夏时制的近半年时间内,全国都把钟调快了一个小时,晚上就可以减少一个小时的用电时间。这对十亿人口的国家 来说意义重大。

  夏时制实施后,窦莘元也没能闲下来,忙着到各地去调查夏时制实施后的反应。在哈尔滨,窦莘元了解到,实行夏时 制后,路灯也延长到晚上9点钟才亮,确实省了不少电。

  据窦莘元1986年测算,当时,实行夏时制一年可节约7.54亿度电,占全国照明电量的8%.统计数据显示, 1986年,全国实行夏时制实际节约用电6.27亿度,1987年节约7.54亿度,经济效益可观。

  实施三年,反对质疑之声逐渐兴起然而,三年后,窦莘元开始听到反对的声音。

  在一些地方,最初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夏时制的“初衷被淡化”,实行效果不佳。例如,广东省白日酷热,夜晚凉 爽,夜生活丰富,店铺,酒楼,舞厅灯火通明,很多是通宵营业,夏时制节约电力的初衷被淡化,沿袭老时间已成为极为普遍 的现象。

  1989年夏天,窦莘元去云南资中县访问,当地的农民对夏时制就不满意。“衙门像猪圈,堂上打屁股,四邻都听 见。”这是当地流传的一句顺口溜,足以说明这个县城很小。窦莘元在县城走了一圈,发现农民都不知道什么是夏时制也不承 认夏时制。“你说现在是夏令时几点,那是你说的,他才不管你。”而在陕西的一个县城,当地官员为了给北京来的专家一个 好印象,都说“夏时制可以节电,可以让人们的时间观念更强”。

  窦莘元心里不踏实,就一个人悄悄到工厂、汽车公司,去听工人们的看法。一个公交车公司的老师傅对窦莘元说,将 时钟拨快一个钟头,但生物钟调不过来,他们半夜三点多(夏令时四点多)就要起床,“日日这样挨,真受不了。很多司机白 天打瞌睡,大家只能咬着舌头来使自己清醒,有时候把舌头都咬破了”。

  反响最强烈的要属铁路部门。窦瑞星说,广州火车站还写信来说夏时制度给他们带来的麻烦。他们说,列车运行图、 行车组织等一系列问题因为实行夏时制而每年改动两次,一切都要重新布局,重新设计,重新组织。

  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到夏时制时火车经常调配不开。“就拿夏时制实行的第一天来说,那一天实际上只有23个 小时,或者再怎么调整也撵不上时间”。

  广东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部分代表多次强烈反映,夏时制对低纬度地区作用不大明显,给生活带来不方便,改变人们 生物钟。

  广州市公安局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市区1986年7月份的交通事故达524宗,与1985年7月份相比, 交通事故发生率上升了36.7%,死亡人数上升了19%,经济损失上升了52.7%.其中又以客车事故为多,原因是司 机睡眠不足,起得早睡得晚,工作太累了。为此广东省还特意向中央递交书面报告,建议取消夏时制。

  同时新疆等西部地区也反映全国统一为一个时区一个夏时制时间,上下班作息时间均感不方便。

  “人们都有一种习惯,不愿改变生活状态。”钱月珍说,这也是夏时制遭到人们质疑的原因之一。

  时隔六年,全国暂停实行夏时制时隔六年后,199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达通知,全国夏时制暂停实行。姜克 隽说:“那是因为具体操作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且还带来了很多问题。”姜克隽说,除了铁路、航空等部门面临压力外, 夏时制只对上班族有作用,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来说意义似乎不大。俄罗斯实行夏时制一年可节约20亿度电,“ 这个数字只相当于两三个火力发电厂的发电量,数量并不大。”2007年,国家能源研究所对夏时制节能问题再次进行了调 研,并派专家到新疆、哈尔滨、广东等地调研。调研发现夏时制适用范围小,主要适用照明用电。

  “我国东西部时差大,南北纬度跨度大,一刀切的夏时制存在弊端。”姜克隽介绍,根据时区的划分标准,我国东西 部时差达4个小时。“上海上午下班时,新疆才准备开工。”姜克隽建议,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特点,例如地理位置、生活习 惯等来调整上下班时间,在适宜的地区实行弹性工作制,不仅利于节约能源,对交通堵塞也是一种有效的缓解。

  “实行夏时制节电的效果毋庸置疑,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节能的观念。”姜克隽介绍,国家正通过启动节约和替代 石油、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工程来节能。“就目前而言,我国暂不适宜恢复夏时制。”

  □本报记者刘泽宁北京报道

  [4月18日一日三十年]

  ●198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通知,决定从198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夏时制

  ●1990年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 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1997年何香凝美术馆在深圳开馆

  ●2004年零时起,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提速网络总里程达到了16500多公里,全国主要城 市间的旅行时间压缩了两小时左右

  ●2007年零时起,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最大的亮点是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投入使用

  [温故知新]

  东单夜市“沾光”夏时制

  8月2日,北京长安街上,白天的暑热还未散去,下班的人流刚刚涌过。在东单头条,一顶顶鲜艳的遮阳篷,十几分 钟之间纷纷搭立起来。片刻,服装、百货等商品已经摆在案位上。

  原来,今天是东单头条夜市开张。尽管北京市东城区事先没有声张,来了个“突然袭击”。可是,短短几分钟,顾客 便三五成群地围上来,交易马上就开始了。

  一个冷饮摊前,空汽水瓶已经成箱,用过的冷饮包装纸盒也有半桶……

  东单头条夜市,东临东单北大街路口,西接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南口,长几百米,设了八十多个摊位。东城区政府选择 在这里开放夜市,就是希望能给首都的夜晚增添光明!

  东城区年轻的副区长姜永华来到夜市,她对记者说,我到外省市去,看到了开放搞活给城市带来的商业繁荣,就连一 些小城镇也是一样。可北京,就像外地同志说的,简直是“都市里的村庄”!今天东单头条夜市开放了,要办好,而且要把王 府井、东单等的夜市都带动起来。在一旁的一位老同志说,现在实行夏时制,下班早了,晚上想出来走走看看,多开点夜市好 。

  北京市副市长孙孚凌也来到夜市。他和摊点上的营业人员握手,问这问那。他对夜市的组织者说,光是卖衣服、裤子 不行,还要有儿童玩具、百货等等,不要限制,要多品种,让夜市的东西逐渐丰富起来,真正地方便群众。

  白昼渐渐隐去,夜色降临,白炽灯亮起来了,它照耀着喜形于色的群众,照耀着繁华喧闹的夜市。一个青年高兴地叫 道,这夜市真美!

  ———摘编自1986年8月4日第2版《今夜东单分外明》

  [那时流行朦胧诗]

  流行时间: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流行指数:★★★☆☆

  朦胧诗是酝酿于“文革”期间,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正式出现于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 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从某种意义上说,朦胧诗是人本主义对长期文化专制的反抗 。

  北岛创作于“文革”后期的短诗《回答》是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作品,刊载在1979年3月号《诗刊》上 。当年,对“朦胧诗”的公开讨论,基本集中在“懂”与“不懂”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似懂非懂,但却有一种奇怪的美,“朦 胧”便是对这种感觉的描绘和总结。

  进入80年代以后,朦胧诗在诗坛乃至整个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最终给当代文学史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 革。朦胧诗的出现虽然仍带有国家与民族振兴的使命,但其主要贡献在于:让诗回到了诗歌和个体本身。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主要有北岛、舒婷、顾诚、海子、江河、杨炼和于坚等。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