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89期:国债期货夭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09:35  新京报

  资本巨头对决首个金融期货夭折

  1995年2月23日,晚十点。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交易大厅里,漆黑一片,寂静无声。

  黑暗中,尉文渊一个人坐着。

  半个小时,他想让自己静一静。

  当天下午休市前8分钟,上交所突发一场“冲击波”。尉文渊刚刚做了一个决定,试图平息它的影响。

  不过,这一影响难以平复:这一天,后来被英国《金融时报》称为“大陆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这一名为“327国债事件”的风波,虽然没有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但是强烈伤害了中国人对金融创新的热情。由 此,中国首个金融期货产品夭折。此后13年,中国没有再碰一碰金融期货。

  13年过去,“327”事件已变成多个版本的传奇故事。事件的主人公多音讯全无,相关机构亦不愿再多谈及此事 。大量真实情况掩埋于历史尘埃之下。今年5月,一位和上交所前总经理尉文渊关系密切、并知悉此事的人士接受本报采访, 披露了诸多细节。

  缘起

  加息传言炒热“327国债”

  “327”是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这只国债,定于1995年6月到期。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金融产品很少。据知情人回忆,上交所当初推出国债期货的目的,不在于期望市场有多好 ,当时尉文渊的想法就是“希望中国有金融衍生品这个东西”,加上当时政府特别鼓励购买国债,国债的利率又相当固定,不 会有多大风险,于是上交所就推出了国债期货。

  对于327事件的发生,如今很多人都把事件的原因归结到中经开(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身上,认为他们使 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取了“内幕消息”,导致万国证券和其他投资者落入了陷阱。但是,知情人表示,实际上“327”事件的 真正原因在于财政部加息。

  据他介绍,在1994年春节前,“327”根本不是市场上的主流交易品种。但春节之后,“财政部要加息”的传 言开始四处流传,“327”开始成为主力哄抬的对象。

  他记得,当时财政部在原有9.5%的票面利率和预期12%-15%保值贴补率上,又决定对这只国债补贴利息5 %.尉文渊曾对他说,没有料到财政部会加息,更没有料到会加5%这么多。

  “尉总跟我说,美国这样一个市场成熟的国家加息1个点,市场就会产生巨大变化,因此他们加息都是0.25个点 或者0.5个点的往上加,而我们这个刚刚开始市场经济试验的国家,一下子加了5个点,市场自然承受不了。”知情人士说 。

  □本报记者周鹏飞北京报道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新观察

  金融期待创新不忘以史为鉴

  1995年发生的“327”国债期货事件,曾经使我国金融创新进程延迟十几年。而在近年产品创新加速之际,美 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又如一瓢冷水,使国人疑惑于金融创新的“双刃剑”作用。

  在此背景下,我们既要认清金融创新的风险,又要明确其对于经济腾飞的战略意义。

  应该说,以创新战略来推动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体系,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促进金融深 化,才能使实体经济增长获得新的动力。当前中国经济与金融运行都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一方面是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 过剩,另一方面是农村、中小企业等经济领域仍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这表明资金融通体制确实存在问题。

  同时,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可用于个人投资、理财、经济便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极其匮乏,难以满足抵御通货膨胀等 风险的需要。这些都说明,促进金融创新应该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

  然而,为了保障金融深化的效率,避免次贷危机的前车之鉴,需要我们在创新过程中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是在创新中优化政府监管机制非常重要,这也是加速金融创新的前提。我们看到,在“327”事件中,监管者 反应迟缓、缺乏对国债期货合约透支炒作的规定,都加剧了风险的积累。而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各界也在反思并试图改革现 有的金融监管体系。

  其次是保障用于金融创新的基础资产的质量,防止金融产品成为“海市蜃楼”。众所周知,在以证券化为核心的结构 金融理念产生后,华尔街的投行家便打开了“潘朵拉之盒”,经过投行的打扮,任何被弃如敝屣的资产都能卖出去,从早期迈 克尔·米尔肯的垃圾债券,到现在的次级债,共同特点都是基础资产质量存在问题。再怎么打包、重组、过手,这些垃圾资产 的本质都不会改变,小规模地以此类资产展开创新,可以满足少数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需求,如果规模失控,自然带来“过犹 不及”的风险膨胀。

  再就是避免金融技术被滥用,导致信用泛滥和风险过度积累。美国次贷发放总量不过8000多亿美元,迄今各国央 行已注入近万亿资金支持,却如泥牛入海一般。这也是因为金融创新过度,导致了信用膨胀与风险放大。随着技术与模型的复 杂化,新型结构产品不仅让投资者难以理解,而且设计者恐怕也说不清其真实的风险收益结构。过于追求产品技术的完美性, 脱离了与现实风险收益的联系,便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的几何式增长。对于我们,这意味着在金融创新过程中,不应首先着眼于 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型金融产品,如CDO等结构化产品,而应先打好基础,把场内外各种简单的期权、期货产品做好。

  □杨涛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一日三十年——5月17日

  ●1987年我国第一艘极地考察船返抵青岛

  ●1990年我国大规模性文明调查获得成功

  ●1995年证监会暂停全国国债期货交易试点

  ●1997年俞斌问鼎第9届“亚洲杯”快棋冠军,使中国棋手在世界围棋快棋领地占有一席之地。

  ●1997年雅尼在首都体育馆推出北京之行首场演出

  温故知新

  本报讯中国大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19日上午举行开业典礼。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李祥瑞授权总经理尉文渊在交易大厅敲响了正式开市的第一锤。

  半小时后前市收市时已成交49笔,面额为5879008元。

  上海证券交易所目前已有会员25家,分专业经纪商、专业自营商、兼管经纪商与自营商3种。主要业务是:组织证 券上市、提供证券集中交易,提供集中清算交割,股票集中过户,提供证券市场信息。交易所采用现货交易方式,不搞期货交 易。开业初期以债券交易为主,同时进行股票交易,逐步转为债券与股票交易并重。

  记者在交易大厅里看到,身穿红马甲的经纪商、黄马甲的中介人忙个不停,双手飞快地操作着工作台上的电脑,大型 电脑牌显示装置上闪烁着各档证券开盘,成交的价格,变化迅速。这里的电脑是与外界联网的。今天上市的证券有30个品种 。

  那时流行

  小说连播

  流行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流行指数:★★★★☆

  据中国广播文艺史记载,自1947年东北解放后,广播电台首次开设“故事节目”,《小说连播》由此诞生。

  在过去60年的时间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说连播》节目推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节目,例如古典四大名著、 近代优秀长篇小说《家》、《春》、《秋》、《穆斯林的葬礼》、《夜幕下的哈尔滨》等等。

  《小说连播》捧红了许多播音表演艺术家,包括方明、张家声、王刚、曹灿等等。

  《小说连播》的流行,还有一个很大的受益者,那就是收音机生产企业。

  最热的时候,从百姓家庭、大学宿舍到工厂地头,处处可见人们或是围着,或是捧着收音机收听《小说连播》。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