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72期:话剧《于无声处》公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10:35  新京报

  总第272期 1978年1月16日为天安门事件翻案的话剧《于无声处》在北京首演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话剧《于无声处》在今年6月又走上了舞台,目前正在各地巡演。媒体报道说,一些“80 后”为它流下泪水。

  这部话剧以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为背景。那年4月5日清明前后,百万群众聚集天安门广场,掀起悼念周总理、 反对“四人帮”的“四。五运动”。而这一事件随后被污为“反革命政治事件”。

  “四人帮”被粉碎后,1978年9月22日,为天安门事件“翻案”的《于无声处》在上海上演,后来风靡全国, 被誉为“改革开放第一声春雷”。

  1978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在头版刊发新华社文章:《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 全是革命行动》。同一天,《于无声处》在北京首演。

  当天的《人民日报》上,曹禺先生撰文说,编剧宗福先“说出了全国人民憋了许久的心里话,说出了真话”,“‘禁 区’的门被他打开了”。

  30年后,10月28日,宗福先和《于无声处》的导演苏乐慈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潜流暗涌如何化作了滚滚惊 雷。

  排戏时做好了坐牢的思想准备

  新京报:30年前,《于无声处》的创作是如何开始的?

  宗福先:首先当然是有感而发。1976年周总理逝世以后大家都很悲痛,而“四人帮”用各种方式阻挠大家悼念。 那么大家就都很压抑。

  后来有一个朋友从北京来上海,告诉我说,北京爆发了天安门事件。我听了以后热血沸腾,同时非常遗憾,怎么我就 不在北京呢?结果,兴奋劲还没过,第二天晚上就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宣布,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事件。

  我感觉头皮发麻,兜头一盆凉水呀。

  “四人帮”被粉碎以后,我想,一定要写写这件事。我想得很单纯,悼念周总理有什么罪?反对“四人帮”有什么罪 ?

  现在既然“四人帮”倒台了,那么天安门这个事早晚要平反的。抱着这样的想法,1978年5月,我写了剧本《于 无声处》。

  苏乐慈:当时宗福先是我们文化宫业余戏剧创作班的一个学员,他本职工作是上海热处理厂的工人。

  有一天宗福先给我一个剧本,我没有马上看。隔了几天,他又跑来问。我就赶紧看。

  这一看,就放不下了。说句老实话,是一口气看完的,感觉这个戏写得特别好。一来它是一个四幕大戏,里面人物形 象写得很生动,而以前学员们给我看的都是独幕剧。二来就是它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可以说,全国老百姓心里都憋了一口气 ,私底下我们都不觉得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这两点原因使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戏排出来。

  新京报:你们排戏时,天安门事件还没有平反。有没有感受到压力?

  苏乐慈:怎么说呢,我们没觉得这个戏排出来会怎么样,大家只有一个共识就是,这件事情应该没错。所以也没怕什 么。我们相互之间还开玩笑,说这个戏将来红了,宗福先你得请我们吃饭。他说行,那我要是坐牢了,你们也得给我送饭。大 家说没问题,我们轮流给你送。

  可见无形的压力还是存在的,只是没人批评我们,也没人管这事,我们毕竟打着工会的旗号。

  宗福先:我是有点坐牢的思想准备,所以说让苏老师他们给我送饭嘛。但是现实中并没有遇到真正的阻力,倒是有过 两三封匿名恐吓信。信里说,你们胆敢为天安门事件翻案,绝无好下场。

  我收到过上千封来信,这种匿名信比例很低,但也可以看出,“四人帮”的爪牙还是有一些。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武云溥实习生熊寥北京报道

  -链接

  《于无声处》简介

  话剧《于无声处》从一个侧面描写了1976年的“四。五运动”,赞扬了天安门事件中的英雄。

  它讲述了青年欧阳平察觉到“四人帮”反对人民悼念、缅怀周总理,于是开始收集、整理、印刷并散发纪念周总理的 诗篇,名为《扬眉剑出鞘》,诗集很快散播开来,欧阳平被全国通缉。这天,他与被陷害摧残的母亲———坚强不屈的老共产 党员梅林一起,来到了梅林曾搭救过的老部下何是非家中。怎知,何是非为了自保,已投靠了“四人帮”。何是非不顾自己的 女儿何芸与欧阳平深深相爱,将她许配给上海民兵组织领导成员唐有才,另一方面,他将梅林的儿子欧阳平交到了唐有才手中 。最终,在梅林的鼓励下,欧阳平昂起头颅与“四人帮”

  顽强斗争。被父亲安排为公安干部的何芸,也终于认清了父亲的面目,与她的哥哥何为一起,追随梅林和欧阳平,愤 然离去。

  剧中“人民不会永远沉默”的台词,在“文革”过后的阴霾中,似一声惊雷乍响,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呼声。

  -新观察

  《于无声处》的历史时空

  中国话剧的百年历史中,有两个黄金时代。

  一个是八年抗战时期,一个是“文革”结束之后的长达十年之久的“新时期话剧”,而它的社会反响最为强烈的早期 代表作便是《于无声处》。

  《于无声处》作者宗福先说得很明白,他这个剧本要写一个事件:天安门事件。1978年11月16日,戏剧与历 史戏剧性地拥抱到了一起。这一天,《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市委正式宣布了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决定。这一天,应邀从上海 来北京的《于无声处》在首都剧场公演。而三十年后的今天,《于无声处》再度登上北京首都剧场,则更增添了一份对于改革 开放三十周年的纪念。

  《于无声处》作者宗福先说得也很明白,他这个剧本要说一句话:人民不会永远沉默。在《于无声处》里,两个最可 爱的男女主人公欧阳平和何芸都在戏剧的重要关节处说了这一句预示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台词:“人民不会永远沉默”。 而把这层题旨拓展开来的,是这个戏剧段落:奋起的欧阳平和消沉的何为的台词交锋———何为:你懂吗?我再认真下去,就 要活活把自己憋死了!

  欧阳平:那你喊嘛!把心里的痛苦,心里的爱,心里的恨,全都痛痛快快地,大声地喊出来!

  何为:喊,我一个平民百姓……

  欧阳平:中国的平民百姓有八亿!……别忘了鲁迅先生说的:“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何为:地底下有什么?石头,烂泥。

  欧阳平:对,坚硬的石头,朴实的烂泥,还有———奔腾的岩浆!

  三十年后重读这些当时让人热血沸腾的台词仍旧能动人心魄。这是因为宗福先要说的“一句话”,恰好说出了亿万中 国人压抑已久的心声。

  《于无声处》当年之所以能轰动中国剧坛,就是因为它以艺术形式痛痛快快地大声说出了亿万中国人“心里的痛苦, 心里的爱,心里的恨”,以及心里的希望。这又一次说明,只要剧作家在剧作中要说的话能与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的心声发生共 振,这个剧本便先天地具有了强大生命力。

  《于无声处》作为新时期戏剧的一部代表作,在美学上也有它的指标性意义。我们在这部剧作中,看到了新时期的剧 作家与“文革”时期的所谓“三突出”教条的决裂,而就《于无声处》来说,我们还看到了宗福先强烈的回归曹禺现实主义戏 剧传统的执著。我甚至想说,《于无声处》是我读到的剧作中最用心地借鉴《雷雨》技法的剧作。剧作者在用充满情感的笔调 描写两个青年男女———欧阳平与何芸的心灵美的同时,也没有把剧中唯一的否定性人物何是非漫画化,而是试图用心理现实 主义的手法揭示这个人物心灵的挣扎与坠落。

  《于无声处》的导演苏乐慈老师我早就认得,与编剧宗福先先生在2005年也有过近距离交流,他们和他们的这个 戏一样很有才气,也非常质朴。

  □童道明(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一日三十年——11月16日

  ●右派全部摘帽子

  1978年遵照党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决定,全国各地党委给最后一批右派分子摘掉帽子。

  ●中国女排首获世界冠军

  198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排获得了冠军。这是中国在世界篮、排、足三大球的比 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当天,国务院电贺中国女排。

  拍洋火皮,就是大家收集好多好多的火柴(旧称洋火)盒,只取它有图案的那一面。然后,几个人围在一起,各拿出 一部分放在一起,谁出的多谁先拍。把手放在洋火皮的旁边,用力去拍,翻过去的就算赢得的,当然就归到自己的腰包了。那 时,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厚厚一沓洋火皮,形形色色,花花绿绿,都当作自己的宝贝。

  那时流行

  拍洋火皮

  流行时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流行指数:★★★☆☆

  拍洋火皮,就是大家收集好多好多的火柴(旧称洋火)盒,只取它有图案的那一面。然后,几个人围在一起,各拿出 一部分放在一起,谁出的多谁先拍。把手放在洋火皮的旁边,用力去拍,翻过去的就算赢得的,当然就归到自己的腰包了。那 时,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厚厚一沓洋火皮,形形色色,花花绿绿,都当作自己的宝贝。

  温故知新

  “惊雷”震惊了中国

  宗福先同志十四日由沪抵京,晚上来我家探视。这时,正是首都观众望穿秋水,等待《于无声处》剧组来京演出。我 和这位年轻的作者会见,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我年近七十,他才三十一。写了那样一本十分勇敢而又比较成熟的剧本,给了我深刻的教育。在这位剧作者身上,我 看见了祖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灿烂文艺的面貌。我感到我的小房间忽然亮起来。我的面前突然有许多年轻有为的剧作者,有的坐 ,有的立,有的激昂地踱着快步,大家都拿起自己的辉煌的剧作高声朗诵。那愉快的声音像无数的“惊雷”,从我这狭窄的房 间里,冲破墙壁,向四面八方,闪电一般地发出去,震惊了中国。

  在宗福先同志来京之前,我读完了他的话剧剧本《于无声处》。

  我衷心地祝贺作者,这位勇敢的青年人,我的年轻的老师。

  我要称宗福先同志是我的老师。因为他写出了《于无声处》这样的好剧本;他说出了全国人民憋了许久的心里话,说 出了真话。

  他冲破了一个“禁区”。而我们老一辈的和专业的作者却落后了。“禁区”的门被他打开了。

  □曹禺

  ———摘编自《人民日报》1978年11月16日第3版《一声惊雷———赞话剧〈于无声处〉》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