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275期【1982年1月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在人艺公演】
《绝对信号》引领中国小剧场运动
转型中的中国出现了自己的先锋戏剧———1982年《绝对信号》在人艺的舞台上演后,国外媒体这样评价。
“戏剧只有一种声音是可耻的,我想排一个不同的戏。”林兆华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
1982年,由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在人艺一层简陋的排演场演出,被认为是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开端。
“中国戏曲手法与西方‘意识流’的结合”。这是《绝对信号》给人印象深刻的点评。直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中国 小剧场艺术,依然有当年《绝对信号》渗透进来的痕迹。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的小剧场运动经历了无数次磕磕绊绊。虽然如今的小剧场更趋于商业化,有些还很不成熟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跨世纪的探索,不仅实现了中国话剧自身的突破与提高,也召唤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回归剧场。
开放与创新的背景
1982年的春天,也是中国戏剧的春天。
随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艺界开始提倡多样化发展。
那时候,因“文革”被下放到工厂的林兆华刚刚回到北京人艺不久。他是学院派出身,上学时就对中国戏曲感兴趣, 做了导演后,对于话剧民族化向戏曲学习的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子里。
关于这一命题,当时的戏剧界也有一些探索,但大多都是从一出戏的内容、主题、社会效果入手,很少涉及到戏剧艺 术本身的问题。那时中国的戏剧艺术,仍深受易卜生、契诃夫、果戈理等写实剧的影响。
林兆华感到,如果要百花齐放,首先要把话剧的艺术特点搞清楚,否则往往搞得千篇一律,好比一提戏曲改革,就把 戏曲话剧化。反之一讲话剧民族化,就把话剧戏曲化了。
1982年4月,为了鼓励创作,京沪导演会议召开。林兆华作为年纪最轻的导演被邀参加。在那次会议上,当时知 名的上海戏剧导演胡伟民提出了戏剧革命的三个口号,“东张西望、得意忘形、无法无天”。
林兆华很受鼓舞。
当时除了老中青导演,如今仍活跃在戏剧评论界的学者童道明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结束后,林兆华对童道明说,他要 排一出新戏,剧名还没定。
到了那年的秋天,《绝对信号》诞生了。
更多内容请见新京报……
□本报记者天蓝北京报道
-链接
小剧场运动在中国
小剧场是针对大剧场而言,其特点之一是表演空间小,二是演员与观众接近,三是先锋性较强(颠覆传统的戏剧概念 )。
小剧场戏剧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活动,后风行于欧美与日本。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 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
1982年,林兆华第一次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搬上首都的戏剧舞台,被认为是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开端。 之后,以林兆华、牟森、孟京辉为代表的戏剧人,在小剧场上演他们的作品,表达他们对过于依赖文学剧本、表现手法单一的 传统戏剧的不满。小剧场戏剧的影响悄然渗透全国各地。
1989年4月,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小剧场戏剧节。小剧场戏剧在京、沪地区发展迅速,并变成席卷中国话剧界 的一阵狂潮,尤其是1995年人艺小剧场建成后,小剧场话剧如火如荼,甚至大规模影响到了流行文化。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末期的两个小剧场演出热潮,小剧场戏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戏剧的市场处境。
与以前相比,如今的小剧场话剧趋向于幽默和娱乐性,看重噱头,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 对更高艺术境界的追求。不过,从一些大城市小剧场话剧七至八成的上座率来看,小剧场话剧的蓬勃和兴旺,已经对中国的话 剧演出市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新观察
《绝对信号》开启了一个时代
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革新运动,而中国的戏剧评论家在论述新时期话剧革新浪潮时,普遍认为 是由《绝对信号》发其端倪。因此,1982年11月在北京人艺首演《绝对信号》的日子,是可以载入中国戏剧史册的。
《绝对信号》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剧场戏剧。
这个意义就非同小可。我们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面对正在飞速发展的影视艺术的竞争与冲击,首先是欧洲的戏剧 家意识到了戏剧必须发挥演员可与观众直接交流的特长。
这样就有了世界范围内的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兴起。中国因为有了《绝对信号》终于汇入了世界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大潮 。
我是与上海导演胡伟民一起去看《绝对信号》演出的。当扮演老车长的林连昆坐在由几个铁架构建的平台上,近在咫 尺朝我们倾诉:“我天天就这么蹲在守车里,冬天对个大炉子,夏天迎着风。有月亮的时候看月亮,没有月亮看山的影子…… ”,胡伟民忍不住对我耳语说,“这样的味道在大剧场里是出不来的”。回到上海后,胡伟民排了上海的第一个小剧场戏剧— ——《母亲的心》。之后,其他省市也相继跟进,到1989年在南京举行全国第一届小剧场戏剧节的时候,中国的小剧场戏 剧已蔚然成风,而开风气之先的正是《绝对信号》。
《绝对信号》的创新是从剧作开始的。中国有写实主义的话剧传统。而传统话剧都是现在进行式,舞台上表现的是正 在发生的“现实”,而《绝对信号》是由现实、回忆、想象三个层面交织成的生活断面,时空也能发生倒置。
剧中还有不少在现代西方小说中常见的意识流片断。但林兆华导演借助中国传统戏曲的假定性手段将它一一展现到了 舞台上。用《绝对信号》的创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充分承认舞台的假定性,又令人信服地展示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物 的心境,这都是我国传统戏曲之长。我们想取戏曲艺术之所长来丰富话剧的艺术表现手段。”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绝对信 号》认识中国话剧革新的一个最为重要特征:通过东西方艺术元素的交融,创造性地拓展中国话剧艺术的新天地。
《绝对信号》的戛戛独创在当时中国剧坛引起的波澜是可以想见的。一个新的艺术创作的出现肯定会引发一些怀疑的 眼光和质疑的声音。幸运的是,北京人艺的大师级艺术家曹禺和于是之对这个戏剧创作表示了热情的支持。在《绝对信号》上 演百场之际,曹禺致电剧组说:“我认为勇敢沉着走大道的人们总会得到应有的敬重和发展”。
1983年3月15日,他又给剧组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北京人艺从不固步自封,不原地踏步,绝不因抱着那点 成就,就总是沾沾自喜,不求前进……北京人艺绝不能仅成为保留剧目的博物馆,它是继承了我国话剧传统,却又不断汲取新 精神、新形式,开拓广阔艺术疆域的地方。”
曹禺有感于《绝对信号》的成功,发表了有长久启发意义的戏剧创新宣示。
□童道明(戏剧评论家)
温故知新
《农家乐》满足农民科技需求
河北省供销社与《河北日报》社联合创办的《农家乐》,是每周一期的农村小报。出版三个季度,发行量17万份, 发行到17个省、市、自治区,绝大部分订户是过去不大订报的农村社员。
这些年,农村政策对头了,粮食和多种经营发展了,农产品的商品量提高了。广大农民热切希望学到科学技术,进一 步提高生产能力;同时迫切需要得到市场信息,避免生产上的盲目性。《农家乐》在这些方面满足了农民的要求。
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小报受到农民欢迎,这件事对人颇有启发。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南北东西差别很大。种田 特别讲究“因地制宜”。我们的新闻、科普和文化工作者在自己的“园地”里耕耘的时候,也要讲究“因地制宜”,为不同的 读者多提供一些适合他们“胃口”的精神食粮。
———摘编自1982年11月19日第1版
《多办一些〈农家乐〉》
一日三十年——11月19日
●大陆第一支时装表演队诞生
1980年中国大陆第一支时装表演队———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悄然诞生,首批19名队员,12女7男成 为中国第一代模特,当时称他们“时装演员”。
●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出发
1984年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从上海乘“向阳红10号”出发,赴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 综合性科学考察。
●首家网络咖啡屋
1996年北京首体西门实华开网络咖啡屋开张,成为中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网络咖啡屋结合了电脑全球网络与咖 啡餐饮文化的特点,兼具体闲娱乐功能,使“泡网吧”成为一种时尚。
那时流行
老二八加重自行车
流行时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流行指数:★★★☆☆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乌黑发亮的二八加重型自行车很是流行,它有根大而结实的横梁,可以坐人,谈恋爱的小伙子会 让姑娘坐在横梁上,也就偎在了自己怀里,父母也常把孩子横梁放一个,后座再放一个。老二八加重自行车很能负重,能驮几 百斤,在农村它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那个年代,在农村,家里有加重自行车,大姑娘会抢着嫁,很多媳妇都是被加重自行 车驮到婆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