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261期【1995年11月,持续约已两年之久的“人文精神讨论”达到高潮,成为全国关注的“媒体事件” 】
商业浪潮席卷下的“人文精神大讨论”
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浪潮和社会现实变化带来的冲击,对于人文精神丧失的忧虑,使得知识分子开始“自 我审视”,引发了一场文化领域“人文精神大讨论”。
近日,“人文精神大讨论”发起人之一,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晓明、同济大学教授张闳等人回述了讨论的 前后经过和来龙去脉。
1993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发表了《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提出文学和人文精神 危机的问题。此后,《读书》、《东方》、《十月》、《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也相继发表争鸣文章,吸引了从人文 学者到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学者纷纷参与讨论,持续3年之后进入尾声。
笔谈批王朔“痞子文学”张艺谋商业电影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文化界处于低迷期。1992年小平南巡,使得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整个中国。社会世 俗化、商品化加深,物欲主义盛行,拜金主义风气弥漫,国民道德出现滑坡,文化领域呈现新的动向,使得知识分子开始面临 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
1992年初夏,《上海文学》杂志“批评家俱乐部”栏目打算恢复。计划借助华东师大,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 京师大等几处批评重镇,以对话的方式开始针对当下文学和文化现状,发表看法。
华东师大的几位经常聚在一起,观点又比较接近的青年学人决定加入,约定的成员有王晓明、徐麟、崔宜明、陈福民 和张闳。在张闳的记忆中,王晓明当时认为,文学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此时,作家王朔和电影导演张艺谋在文艺界独领风骚。
此前,张闳写过一篇批评王朔的文章,陈福民正好写过一篇关于张艺谋的文章。
1992年下半学期开学之后不久,此事又重新提上日程。对话就在徐麟的9舍625室进行,毛尖做笔录。原计划 中的陈福民却迟迟没有返校。正在这时,张柠走进来了。徐麟说,来得正好,就让张柠补上。张柠于是参与讨论。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张弘 实习生赵岩 北京报道
-新观察
世俗化运动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人文精神大讨论起因于15年前一篇叫《旷野上的废墟》的对话。本人忝为始作俑者之一,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的情 形历历在目。我想,无论怎样老练的言辞或深刻的思想,也无法替代当年那种敏锐的目光和批判的激情。
20世纪可以说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世纪,但理想主义内部的不同形态之间的矛盾却十分尖锐。它们尽管有矛盾,但却 有着共同的逻辑前提,就把目光指向一个希望的世界。所有的社会实践都围绕着某个词汇或者概念展开。因此,为虚拟的希望 或“意义”而活着,还是为现实的利益或享乐而活着,成了是否是“理想主义”的重要标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尽管社会实践层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文化矛盾本质上还是“理想主义”内部的矛盾,争论 还是在概念层面兜圈子。所有的人都在“精神会餐”中变成了“饥饿艺术家”。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问题被彻底置换成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特别是1992年之后,实践的意义得 到了进一步强化,目的在于改变现实中窘迫的生存状况。于是,原本争论不休的双方(启蒙和革命),突然发现了一个咄咄逼 人的“第三者”。
这个第三者跳出了争论的二元对立模式,在实践层面另起炉灶:由务虚转向务实,由计划转向市场,由为将来而活着 转向为现实而奋斗。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声势浩大的世俗化运动。这一世俗化运动有着毋庸置疑的社会基础,也是任何个 践。人文精神大讨论的目标,正是冲着这个“第三者”来的。
令人不解的是,启蒙理想和革命理想两种批评声音,都针对作为世俗化运动的“第三者”,但立论却截然对立。一些 人操持一套启蒙话语,批评世俗化运动的文化形态中缺乏“个人”、没有“自我意识”的觉醒、省略了对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反 思,被一种平面化、同质化的商品文化所控制。另一些人操持一套“革命话语”,批评世俗化运动的文化形态过于个人化、欲 望化,缺乏道德感,没有集体主义和公共关怀。可是这两种对立的批判标准面对的却是同一个对象。
大众世俗化运动却依然在蓬勃发展,如今已经发展到十分离谱的程度。
在这场世俗化运动之初,知识分子仿佛突然遭到“西伯利亚寒风”袭击,全部伤风了。“人文精神大讨论”就像是他 们的“集体喷嚏”。可笑的是,所有的伤风者如今都痊愈了,都具备了强大的“免疫力”,并且个个都成了“世俗化运动”的 排头兵。
面对一种新的一体化的商品文化,原本对抗着的各方正在握手言和。价值问题或者意义问题即使还在,也是以商品的 形式出现,以至于任何一种文化讨论,转眼就变成了一个“文化秀场”;任何一场生活悲剧,转眼就可以变成“八卦新闻”。 这或许正是那次有关“意义问题”争论的价值所在。人文精神讨论及时而敏锐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病灶。它尽管没有开出 药方,但却做了一件将病症公之于众的有益工作。
□张柠
一日三十年——11月5日
●中国第一台586微机诞生
1993年最先推出国内第一台486微机的联想集团,推出中国第一台586微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微机技 术领先的国家。586微机是当时世界上性能最高的微机,1993年6月首台问世。
●嫦娥一号成为中国首颗绕月卫星
2007年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顺利完成第一次近月制动,进入12小时椭圆环月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 人造卫星。
民间记忆
宣武的商场和购物往事
1993年,大学毕业来到北京,那时候对北京的了解局限于天安门、故宫,对商场仅知晓西单、王府井,恰好居住 在丰台,于是在周末便会穿越宣武去这些地方,从而渐渐认识了宣武,也慢慢熟悉了这儿的商场。印象最深的是坐109路电 车穿越菜市口那条拥挤、狭窄的老街,常常在混杂着各种气息的人缝中,寻找街面上的趣事奇人,以打发堵车的漫长时间。
那时的宣武在我的眼里是破旧却亲切的,仿佛进了自己从小熟悉的县城,街上拉家常的老人慈祥平和,拎着菜篮的大 妈、大嫂朴实直爽,这里是宣武的内脏,真正的民间。
路口拐角处的菜市口商场是我流连次数较多的地方,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期,那似乎是宣武仅有的一个大商场,里 面从针头线脑到四季服装,感觉庞杂却是货真价实,它的平民化正对了我的小胃口,商场见证了我捉襟见肘却单纯快乐的一段 岁月。
转眼到了1998年,工作单位变动到了朝阳,晨、晚两次穿越宣武门大街,每天在宣东大街地铁口处站立20分钟 候班车,等待中有了对宣武的近距离观察和初步融入。这里的宣武是毗邻西单,与5年前穿越中印象的菜市口街区相比,已明 显多了现代的景观,矗立在地铁口西南角的庄胜崇光百货商场,开始吸引着众多白领的眼球。
数年后,我开始从进去饱饱眼福到逐渐购买一两件喜欢的。记得第一件从那里购到的是一款时尚的高领针织T恤,穿 上后几乎所有的同事都盛赞它的款式、颜色,原来一件衣服会如此提升一个人的光辉,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服装的奇妙作 用。渐渐悟到,平凡女人的欲望爆发原来很多是商场惹的祸,购物亦可给平淡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幸福感,并引领出新的“ 理想”。
□董超
那时流行
小品
流行时间:上个世纪90年代 流行指数:★★★★★
小品本来是艺术院校、表演团体培训学员表演技能的一种形式。改革开放前,人们很少接触到小品演出。1983年 ,央视春节晚会第一次将小品这种艺术形式展现在全国亿万观众面前。上世纪90年代,小品迅速火起来,使一大批演员走红 ,更让一些草根艺人成了观众最喜欢的明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赵本山。
1990年,赵本山和黄晓娟以小品《相亲》一炮打响,此后成为春晚不可或缺的人物。
如今,常见的押韵式幽默语言在手机短信或网络上屡见不鲜,小品的语言优势也日渐式微,而且,电视的综艺节目逐 步被选秀风潮、智力竞赛、大型歌会所替代,加上面临创作瓶颈和审美疲劳,小品演出的平台正逐渐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