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以胡润富豪榜前50位富豪为样本的统计分析,我们的重点在于考察他们的出身与发迹年代,从而尝试描绘出近30年来,中国富人数目在时间轴上的分布状态,以此来呈现中国社会“阶层再造”的侧面。
记者 ·秦旺
今年荣获各项大奖的电影《贫民富翁》,男主角杰玛还差一个问题就能成为百万富翁,影片给了四个答案A:他作弊;B:他幸运;C:他是天才;D:一切命中注定。看完电影,这段提问给我印象很深,它使我对胡润榜单中的大富翁们产生了另一种视角的解读兴趣,他们原来都是干什么的?他们是在什么时候掘到了第一桶金?他们何以能够发家致富?
贫民富翁占了一半
带着重重疑惑,我开始了对胡润榜富豪的统计与分类。在看过每年前50名(去掉重复上榜者),共计205名富翁的人生经历后,我发现正好有100名富翁(家族、兄弟和夫妻都只算主要的一人)就如同电影中的杰玛一样,家庭出身一贫如洗。“贫民富翁”的比例接近50%。
这些贫民富翁都有过穷困的童年,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整天都被饥饿所威胁。比如靠贩卖汽车起家的冼笃信(1999胡润富豪榜第19位),小时候吃得最好的就是一筐番薯加一把米熬成的稀饭,“稀饭里只有几粒米,一年只能吃两次肉,一顿是过年,一顿是端午节。”为了给自己加餐,冼甚至还把目光盯上了山上的老鼠、松鼠、野鸡和蛇。
在这些“贫民富翁”中,家庭贫困的一大特点还在于人口众多,如华为老总任正非(2000胡润富豪榜第5位),全家共有9口人,家里通常都是几个人合用一席棉被,在地坑里做饭,贫困的景象连后来来抄家的造反派都目瞪口呆。年轻时的任正非在家就没穿过衬衣,即便是夏天也穿厚外衣。
新中国购买了第一部法拉利的李晓华(1999胡润富豪榜第4位),家庭出身同样贫寒,一家6口竟然要挤住一间7平方米没有窗户的住房。之所以这些“贫民富翁”的家庭人口有这么多,还跟出生的特殊时代有关,在这100位贫民富翁中,有5人出生在1930年代,有13人出生在1940年代,1950年代的最多,有47人,出生在1960年代的也有35人。
80年代是贫民富翁的黄金时代
1940年代和1950年代出生的“贫民富翁”加起来,是整体的65%。这两个年代的人正好赶上1949年以后,毛泽东提出“人多力量大”的口号,号召全体人民多生多育,据传当时有的 “英雄母亲”曾创纪录生下18个孩子,而生个七八个的都只能算是普通。
生长于这两个时代的人,一出生就拥有这么多兄弟姐妹,口粮少,人口多自不必说,其间要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吃不饱穿不暖是那个时期的常态,但在经历长久的贫困与苦难后,他们反而比常人更加希望摆脱困境。
当80年代财富的政治禁忌被打破之后,已经成年的那一代中国贫民便如饿虎出笼。他们为追求财富,表现出近乎天方夜谭的想象力。整个80年代,中国到处流传着白手起家、一夜暴富的发财神话。这是中国的贫民富翁们的黄金时代。
与之相对应,纳入我们统计范围的100名“贫民富翁”中,绝大部分人是在80年代中后期掘到第一桶金的。我们来看一下这些贫民富翁的发迹年代的分布数据:1979至1991年,有82名贫民富翁是在这个时间段发家的,其中有63人在80年代挖到第一桶金;1992年以后,则只有18名。
90年代白手起家不再主流
90年代之后,贫民富翁的产生几率逐渐下降。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中国迎来新的一次创业高潮。不过,这次创富运动并不属于这100名“贫民富翁”,中国开始进入腾讯的马化腾、网易的丁磊以及百度的李彦宏等互联网骄子的时代。
马化腾等财富新贵,在出身上并不如刘永好、宗庆后和张茵那样贫寒,在致富路径上,两个年龄阶段的富翁也截然相反。无论是刘永好、张茵、许家印还是宗庆后,都是靠实业获取财富的。
但马化腾等网络新贵,要想成功,早已离不开资本的聚合以及推力了,马化腾曾经一心想干的就是把QQ卖掉,但没人肯买,要不是有风投公司愿意,砸钱帮助腾讯在香港上市了,QQ也就不会有现金资本来发展新的业务。
在我们现在统计分析的100位“贫民富翁”中,年龄最小的是出生在1969年的黄光裕。而70年代以后出生的上榜富翁,根本就没过第一代富翁那样困苦的生活。这固然是社会总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贫困人口比例下降的体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白手起家”的机会已不如80年代那样遍地都是,财富的代际转移开始出现。
2002年上榜的李兆会,当年直接继承父亲几十亿元的财产,一举成为全中国最年轻的“富翁”,2007年上榜的杨惠妍,甚至因为得到父亲转移的公司股份,而一举成为当年富豪榜的头名。
贫民富翁数目在逐年下降
胡润从1999年开始,每年推出一份中国大陆的富豪排行榜。在第一年上榜的富豪前50名中,贫民出身的富豪有28人,占了一半以上。这一比例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00年,胡润榜新晋富豪(指进入前50名者,下同)有31人,其中贫民富豪19人;2001年新晋富豪30人,其中贫民富豪16人;2002年新晋富豪17人,其中贫民富豪11人;2003年新晋富豪15人,其中贫民富豪8人;2004年与2005年新晋富豪均为12人,其中贫民富豪4人;2006年新晋富豪15人,其中贫民富豪也是4人;2007年新晋富豪19人,其中贫民富豪5人,2008年新晋富豪4人,而贫民富豪只有1人。
从上面的数据中,每年新增的富豪总数在下降,其中贫民富豪的下降趋势更是非常明显。无论是新增富翁还是新增贫民富翁人数的减少,都可能说明了一点:经过长时间的原始积累,财富的分布已经大体上固定下来,中国社会的创富机会开始向已富阶层集中,具体表现为富者愈富,贫者迈入新富阶层的门槛抬高,阶层的代际“遗传”出现。而未来几年,中国要出现新的贫民富翁的可能性也将大大降低。
社会学家所说的阶层固化的雏形已经降临在中国社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