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此倒霉蛋,照样成富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0日11:41  南都周刊
如此倒霉蛋,照样成富翁
林A身价超千万,早已从原先的物质的贫民,变身为精神的富翁。

  林A的经历,像一个水滴,几乎浓缩了那个时代创业者所有的机遇和艰辛。他平凡得很难找到一个去展开的切面,却又复杂得让你哭笑不得。他眼光极好,多次抓住时代之潮积累财富,他又霉运当头,时代的几次调整又把他几次打翻。他是时代造就的一个草莽英雄,当然,他现在还是个富翁。

  记者·沈玎  摄影·孙炯

  林A,不是化名,是真名。他还有一个弟弟叫林B,一个妹妹叫林C。

  这个独特的名字曾给他带来许多好处,比如简单易记,参加班干部竞选得票极多,接触过的朋友都对他过目不忘等等;这个名字也给他带来过很多烦恼,比如实行学籍制度时,林A就被迫变成了林诶。现在,这个名字又给他惹来了新麻烦。

  北京的一家出版公司,刚刚因为林A拒绝将自己的署名更改为“林诶”,而放弃出版他的新书,出版社的说法是“林A”这样的署名“不符合出版规范”。

  3月1日,林A在天涯发帖解密,并发布了自己新书的部分章节,此举引起了多家媒体的风吹草动。而我们找到林A,不是因为他的名字是非,而是他在帖子中自称是中国版“贫民富翁”。

  林A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贫民富翁”?

  还是从他被拘留的那一晚开始说吧。

  回到海南的中专生

  晚上11点多,林A被带到了一个拘留所,这是1996年的一个夏天,海南东方市八所镇热得出奇。林A还没有从几个小时前的惊愕中清醒过来,他本是当地一家迪斯科溜冰城的老板,现在却因莫须有的罪名,不得不面对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牢狱之灾。

  穿过一层层铁门,进入那个黑咕隆咚的房子时,林A的心就沉了下去。他从小就怕黑。小时候,家里住的是烂泥糊成的房子,他说如果有猪撞墙,墙肯定都会塌。那时,林A的家人每晚上都要去生产队里记工分,队长每次又会讲几句话,时间就拖得久,林A就被一个人反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泥房子里。好多次他从睡梦中醒来,哭叫都没人理。于是从那时起,对黑暗封闭空间的恐惧,就在他心里埋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如果当初中专毕业时留在广州,这场牢狱之灾根本就不会发生。

  1989年,20岁的林A从广州轻工业学校中专毕业,但他却选择回到海南。在他毕业的前一年,中央刚决定把海南建成全国最大的特区。骤然间,海南成为1980年代中后期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向往的热土,火热得连上岛都要办通行证。20岁的林A自然不愿意错过。

  然而闯天下谈何容易,多少年轻人失望离去,或者不甘心地去偷去抢,多少女大学生不得不卖笑卖春,当时海口宾馆和望海楼中间的机场路硬被生生地叫成了“鸡场路”。当时有个流行语,或许你不会陌生——不到东北不知道胆小,不到深圳不知道钱少,不到海南不知道身体不好。

  虽然这是林A第一次进到拘留所,但他对这个环境并不陌生。尤其是当看守员一走,狱友原形毕露——老大是老大,孙子是孙子,挨打的缩进角落被围殴,这都是80年代香港黑帮电影的招牌,曾经营过录像带出租店的林A对此早就“耳濡目染”。

  其实林A回到海南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家国企打工,录像带出租只是他的副业。但这个副业的实际收入却数倍于他的主业,这其中有林A的聪明,也有时代的脉动。

  林A的商业天赋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小学三年级,他就敢上街叫卖父亲书写的春联,顾客都啧啧称奇。在广州读中专时,林A发现毕业册的商机,虽然没有本金,但他却能七拐八绕地搞到校团委的公章,以学校的名义去赊货。因为定制的毕业册有学校的名字,顿时热销。

  而在当时大特区的海南,到处都是淘金者。在海口随便一间民房里都有注册的几间公司,这些公司的最重要家当就是营业执照和公章,装在皮包中就可以带走,“皮包公司”由此而来。当时有个著名的玩笑——“海口一个椰子掉下来,就可以砸死3个经理”,公司之多由此可见。

  在这里创业,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而林A显然属于会撑死的那种。他是第一批觉察到录像带商机的大陆人,并创造了多元化的经营思路。比如登记顾客电话,通告新带消息,推出会员制,兼营图书租售,还安装了公用电话等。他的生意秘诀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快,人快我绝。

  几年下来,林A有了一定的积累,同时计划经济也正向市场经济转轨,不温不火的单位让林A逐渐感到窒息,他渴望更大的发展。林A联系上了张丽莉,在她的介绍下,林A被广东新型溜冰城的火热给深深吸引住了,他决定引进。

  三个溜冰城

  在拘留所的第一个晚上,林A彻夜难眠。他说不清自己怎么稀里糊涂就进来了:八所镇派出所所长为何抓了狂似的要跟我作对?我先后开过三家溜冰城,为何就八所镇的这一家这么倒霉?

  林A第一家溜冰城开在海口。林A尽情地施展了自己的营销才能:在报纸上打出健康娱乐新潮流的名头,以溜冰票为奖品赞助电台有奖节目,以“溜林英雄帖”的形式制作传单……一番策划之后,溜冰城开业那天,从早到晚只见一个漂亮服务员在门口高举“客满”招牌。三个月后,林A收回所有投资,并收获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那时的林A从里到外都像一个暴发户——头发梳得光亮,有车有房,出入时总带一两个保安,吃饭的时候,大哥大从不躺着摆,一定要竖着放。

  不过共苦容易,同甘太难,由于合伙人的一些分歧,1995年溜冰城被转让。拆伙后的林A,马不停蹄地物色新的落脚点。当时在海南西部,日本财团正计划与政府签约租赁儋州洋浦港,准备建设“第二个香港”。林A的第二个溜冰城自然就开在了这里。

  不过彼时,生意已经不再好做。竞争对手的出现,不仅分流了顾客,还打起了价格战,恶性竞争带来了整个行业的萎靡。加上洋浦港计划告吹,这个溜冰城项目彻底失去了盼头。

  最终的希望落在了东方市八所镇的溜冰城上,可是东方八所又有自己的症结。试营业当天,竟有人来打架,派出所的人来调查,让每月交1万元的“赞助费”。林A对于这种行为不以为然,不过现场经理阿文劝他忍下:“不交钱,就搞不定当地的烂仔,搞不定烂仔,怎么赚钱。”阿文建言不如给所长个人3000元,给所里5000元,这样还能省2000,林A批了。

  不过,派出所的走了,工商局的来催办证了;工商局的走了,税务局的又来了……这些林A都如法炮制,靠钱打点。

  不过,没几天,又有人来闹场了,林A赶忙报警。等到民警慢悠悠地来到,现场早已狼藉一片。林A去求派出所所长,因为打点了8000块钱,他以为会好说话。谁知所长反而怒斥林A这个外地人来此地尽捣乱,勒令溜冰城停业整顿。林A提醒所长自己是交了“管理费”的,此言一出,所长火气更盛,令手下将林A铐了送拘留所。

  想到这,林A差不多明白了:原来,是阿文把给各类衙门的钱都黑了。

  命运的玩笑

  东方八所溜冰城就此谢幕了。不仅80万投资血本无归,身上还背负了50万的债务。林A说他从这件事情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就再大,也大不过一个人的成长。

  接下来的一年,林A北上,一边帮助朋友策划溜冰场,一边也为了躲债。等他再次南下广东时,他有幸地听到了一堂倍增式营销课——这是一个在美国很流行的生意,它不需要很大的投资,只需要时间,去找一些适合的客户,再教那些客户找到更多的客户,从而就能得到倍增的收入。

  这个生意就是传销。林A深信这个新玩意可以致富。他加入了一家在香港成长很快的公司,在香港总部林A第一次听激励演讲时,曾激动得泪流满面。1997年,林A再次回到海南,做起了传销生意。也是从这里开始,林A的演讲和教授的才能,慢慢地得以展现,很快成为国内首批传销普通话讲师之一,林A说他当时的月收入一度达到5万元。

  可是中国的市场随时变天,由于非法“异地传销”的兴起,1998年4月国家宣布全面封杀所有形式的传销活动。这时,林A才知道,所谓的倍增式营销模式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它当作营销工具,它就可以赚钱,如果把当作诈骗,那它就是凶器。

  虽然林A再次失败了,但是他收获了成长。这段时间的培训,使他渐渐明确了自己要做激励型心灵工程师的目标。所以这次失败,他并没有消沉太久,马上就在一家名为“亚加达”的教育机构找了份工作。他自动请缨,给全校老师做创新培训,还创设了主动式招生模式解决了学校招生的难题。林A理所当然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一年之内就连升了三级当上了总经理。

  但命运似乎非常喜欢跟林A开玩笑,1999年底,一间民营私立学校的老板用收取“教育储备金”方式招生后,卷款潜逃。国家通过调查,把这种学校发展模式定性为非法集资,勒令禁止。当时的亚加达与碧桂园都是通过储备金方式发展起来的私立学校,面对这场生死考验,要么转制,要么破产。当时的碧桂园因为有房地产的支撑,加上积极宣传,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学校转制成功;而亚加达则因为资金链的破裂,陷入了深渊。

  千禧之年,林A生命中在经历了国企打工、溜冰城、传销、亚加达之后,第五次重头开始。此时的他也只不过刚刚31岁。

  别说不可能,要想怎样才可能

  那是国企普遍开始改制的年代,林A说服妻子张丽莉买断工龄,拿了10万元的经济补偿。为了再次翻身,他赌上了爱人的未来。

  由于资金有限,林A这次瞄准的是清洁公司,因为进入门槛低,竞争少,利润很可观。林A加盟了一个叫“特丽洁”的连锁项目,在广东顺德成立了公司,生意就从清洗高楼外墙这样的小业务开始做。大机会公司成立后一个月就出现了。东芝顺德公司有一单价值30万的楼面清洁业务,当时共有5家公司参与竞标。

  林A志在必得,他看过竞争对手的方案,都只是一张纸,而他给出的却是一个完整的计划书。至于现场演说,那更是林A的强项。东芝这个项目不仅让林A的公司从最初的3个海南老乡发展到30个人员的规模,更为他赢得了好口碑,此后上门业务不断。

  2002年底,林A又做了一件大事。不仅不收钱,还给出66244.28元/年的报价,中标了顺德容桂镇的一家最有利润的公园。当时开出“0”承包费的对手只有傻眼的份。

  不过势头红火的公司,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很多鸡蛋里挑刺的恶意投诉后,“特丽洁”收到了政府的整改通知,林A有口难辩。他个人第一次真正的飞跃就发生在此时。

  既然我的关系不够硬,那么我让贤给硬的人。林A找来了他称为强哥的一个生意伙伴,自愿地将董事长的位置和公司50%的股份送给他,如果赚钱就对半分,如果亏本则亏我一个。为了最后的“得”,林A做到了眼前的“舍”。从此,公司顺风顺水,现在的员工2000人,年营业额达到数千万。

  放下清洁公司不管,林A又另起炉灶地搞起了德才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目前的学员已经超过了两万人。他喜欢做演讲做培训,一直都是。到现在,他还忘不了在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一次讲课,激动的学员将他抛上了天。

  “啊,这就是我想要的感觉,”林A说:“我做一辈子企业,员工也不会因为老板给他发工资,而把老板抛起来。”

  现在,林A身家过千万,豪车数辆。在林A四层楼的别墅里,他一边不厌其烦地翻出自己小时候的奖状、证件等“历史档案”,一边对记者讲述着陈年往事。在林A的房间里,还有他的奔驰座驾上,都贴着一张小纸条,那是他今年的目标:新书热销200万,海景别墅……

  摄影师给林A拍照时,他先是一本正经地假装正在授课,同时又职业性地出口成章:“别对自己说不可能,要想怎样才可能!”继而又做着任何摄影师要求他做的滑稽动作。张丽莉对我说:“你看林A玩得多开心。”

  显然,林A已经从一个物质的贫民,变身为精神的富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贫民富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