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日本各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反应不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06:21   BTV《天下天天谈》

  BTV《天下天天谈》7月17日播出《日本急了吗?》,以下为节目实录:

  编    导:王洋  段静欢

  主    持:罗旭

  嘉    宾: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高洪 

  媒体观察员 张郇

  主持:这里是《天下天天谈》,近期,日本国内政局动荡,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面临辞职危机,而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麻生在任内没有有效的提升日本经济。而此前日本官方预测,中国GDP总量将在今年内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面对中国的经济崛起,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对于中国又意味着什么?就相关问题,我们今天请来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高洪,以及媒体评论员张郇先生同我们一起详细解读。

  高先生:您好。

  主持人:高洪先生是日本研究所的研究专家,面对麻生太郎现在的这种情景,您怎么解读?

  高先生:我记得麻生上来的时候,有人开玩笑,说这个麻生很可能是麻烦平生,现在这个东京都议会选举惨败以后呀,真是遇到麻烦了?,接下来将是一个天下重新划分,或者政治舞台大洗牌的一场好戏。

  欢迎张郇先生(嘉宾打招呼)。您认为中国GDP总量今年超越日本的预测准确吗?

  张先生:我觉得这个GDP的总量,中国超过日本实际上是早晚的事。

  主持人:是,所以现在媒体也是高度关注,那刚才我们说到自民党在这个东京都地方议会选取当中呢,遭到了惨败,我们知道这个东京都地方选取呢,向来是看成日本政坛的风向标,所以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的过程。

  小片

  在12日举行的东京都议会选举中,执政的自民党遭遇惨败,丢掉了维持44年之久的东京都议会多数党地位;反对党民主党则一举成为东京都议会的第一大党。深陷困境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13日决定在7月21日解散众议院,于8月30日举行众议院选举,此举被视为麻生为保住自民党总裁地位和自民党执政地位进行的背水一战。分析人士认为,即将举行的众议院选举,不仅将终结麻生不到1年的首相生涯,而且极有可能终结执政党自民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统治地位,开创日本政治的新时期。

  日本政坛动荡  麻生面临辞职危机

  主持人:应该说麻生首相现在相位难保,主要是因为他在任期之内呢,跟大家对他在经济领域作为的预期有一些差距,那作为日本问题研究专家,您能不能给我们现在简单的点评一下现在日本政局的情况?

  高先生:后续的政治日程表首先是清楚的,7月21号解散国会,然后呢,到了8月份有一个工时的过程,就是倒着算,8月30号之前的两周,要举行政治工时,各政党打出自己的选举纲领,争取更多的这个选票,等到这个8月30号才是双方啊,真正开始决战的这个时间点,现在呢,民主党方面势头很旺,但是自民党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尽管民主党的胜面要明显高于自民党,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两天,这个发布的,日本第二季度的经济形式的各种指标,给政府是一种利好的消息,加上呢,这个民主党也有民主党自己的弱项,民主党在前不久接连发生过党首的这个丑闻,伊朗有一个秘书收受非法政治现金的问题,接下来呢,本来是一个很清廉的政治家的形象,自由派的领袖,但是呢,他也被人查出,在他的这个政治捐款者名单里,有已故的,所谓幽灵捐款,这个东西弄出来,也是灰溜溜的,所以麻生现在呢,虽然很可能失败,但是如果他能够稳住阵脚,发挥自民党的这个经验,大概不至于输的很惨。当然对政治家个人来说,也是很有意思,日本政坛有一个比喻,说这个猴子从树上掉下来,它还是一只猴子,议员要是从国会上掉下来,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对党来说,性命攸关,对政治家本人来说,同样是性命攸关。

  主持人:那高老师您觉得,麻生太郎现在面临这样的骏景,他根本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

  高先生:既有这个日本政治结构转换调试过程中,遗留的问题,也有自民党在这个长期执政当中,还有麻生个人政治素质、他的执政能力、他的个人魅力的问题,好多问题纠结在一起之后呀,就使得呢,自民党执政确实是举步维艰,是吧,刚才我们谈到,最近三年,一年一个呀,换的很频繁。

  主持人:而且我们知道日本政坛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十年九相,张勋老师为什么这个日本首相的相位这么难做?

  张先生:而且你刚才说到的,十年九相,实际上是媒体形容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政坛的状况,那么实际上从1989年到现在是20年,我专门查过一个表,20年是到现在的麻生是13任首相,那么其中小泉呢,小泉是比较争气的,干了五年,那么去掉这五年,还有十五年,是12位首相,都是一年多就下去了,基本上都是一年多,就是更换的非常的频繁,实际上可能是日本的政治、文化的一种特点。

  张先生:实际上在这一次,对他有不信任案这种法案呢,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现在麻生本身的这个自由民主党内,也有一大批人,希望他现在就辞掉总裁,现在就辞掉总裁,他们的理论是什么呢?你待在这个总裁的位置上,对大选,我们党是不是能够成功不利?经济我觉得对麻生的下台,不是最主要的,但是老百姓的一些,跟经济有关的一些诉求,你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说让老百姓看到,我在努力的在做,满足你们的诉求,如果老百姓没有看到你在做,那么他会对你有不满,那这一点我相信是这样的。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 日本各界反应不一

  主持人:在麻生执政的一年,他不仅没能成功改善日本的经济,反而日本自1968年以来便稳坐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地位也岌岌可危。先看一段小片了解一下。

  小片

  2008年,中国和日本GDP总量分别为4.4万亿美元和4.9万亿美元。

  但如根据世界银行6月18日发表的《中国经济季报》,将中国今年GDP增速预期上调至7.2%,按此推算,中国GDP在2009年必将超越日本。日本央行的调查报告显示,日本2009年上半年大型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以有史以来以最快的速度恶化至记录低点,同时该国正经历自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

  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六月中旬发表的《2009年版通商白皮书》中承认,这是日本第一次处于正被追赶和超越的位置,并呼吁重新思考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对此,日本各界反应强烈:日本官方流露出日本当局对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担忧与烦恼,经济地位倒退到第三位后,日本所将面对的国际局势,将会出现巨大转变,要如何生存是个问题。

  主持人:日本经济新闻说,今年中国超越日本的关键期,怎么解读这个关键期?

  高先生:日本这个民族呢,应该说他有好多特色,比如说很有积极意义的特征,比方说善于学习,比方说这个有很强的进取心,同时呢,它也有这个很强的危机意识。

  张先生:这就是进取心的一部分。

  高先生:进取心的一部分吧,那么这个进取一旦实现了,它会咬住这个第一,或者已有的位置不放,那么一旦咬住,被人赶上之后呢,他就有一种很强的心里冲击,当然张老师讲的我很同意,就是说从延长线上讲,我们前年、去年,我们自己这个做三赶二,是吧,然后现在呢,如果是超越日本,按照现在的预测说,如果我们能够保八,日本经济呢,下半年,没有明显好转,那就很可能向一般经济专家谈的那样,估计是负百分之三这个GDP增长率,那么要那样的话,中国就可能在今年年底,GDP总量超过日本,这种超越呢,我们是一步一步渐进发展的,但是对于日本老百姓来说不是,他是一直想我是世界第二,第二,一个早晨睡醒了,改第三的,很突然,我们是一步一步走过来,但是他们是很突然的,所以日本的媒体,就抓住这个呢宣传,也有这个吸引眼球,让日本国民有所警觉,有所努力,有所奋进鞭策的意义在那里。

  主持人:现在这个GDP,就是世界银行的预测呢,中国马上要超越日本了,那日本方面他们的反映是什么样的?

  张先生:这个日本方面的反映,首先是惊异,当然惊异当中,也包含对这个中国发展速度的一种惊叹,这个也有积极因素在里边,但是日本老百姓呢,更多的还是有一个,需要心理调试的过程,这个我认为呢,日本的真正有识之士呀,不会吧这个问题看的特别具有这个对抗性,或者是被超越的这种危机的东西在里边,尽管这个日本的媒体的声音呢,有一点炒作的味道在里边,实际上中国快速发展,对于日本经济的恢复,日本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事情,现在我们两国关系叫做这个战略互惠关系,在战略互惠关系的框架下,各个领域的这个交流、合作,总的来说,发展还是相当好的,

  主持人:但是刚才我们在片子当中也看到,日本经济产业生在报告中承认,日本第一次处于正被追赶和超越的位置,正在思想世界经济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您怎么解读?

  张先生:日本人是一个比较能够居安思危的这样一个民族,当然这个日本人指的是广义的,日本、日本民族,或者是这个国家,我记得日语里边有一句词语,叫做这个过石头桥,你也要先敲一敲,有点像这个未雨绸缪这样的描述,但是他哪个更形象,它是很小心的,他在这个,你即将超越他的时候,他实际上看的很远的,我个人认为呢,他有这种长远的这种战略考虑,对他的经济发展,对他争取新的制高点是有好处的,何况他本身还有一些长项的,因为我们在讨论这个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的这个经济总量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了日本仍然保持着很多世界第一,比方说日本的GDP当中的科技投入,比例是世界第一,同比的科技投入,转化成这个可引用的成果量,也是世界第一,然后日本的这个受高等教育率,48%那也是世界第一的,然后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了,还有特别重要的,日本的能耗,日本的能耗我记得是每公升原油,可创造的价值,是10.5美元,这是什么意思呢?大致与相当我们的七倍,像这些地方,如果我们都能够接近日本,那中国这个总量才真正有实实在在的战略的国家总体实力的这个含义在里边。

  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中国GDP 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

  小片 中国GDP发展历史

  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这是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他认为;中国GDP被美国超过的确切时间,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1895年。

  直到1913年,遭受了八国联军侵华、庚子赔款和日俄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的破坏之后,中国的GDP仍居世界第二位。

  1950年,在经历了多年战乱的破坏之后,中国的GDP仍然仅次于美国、苏联、英国、德国,居世界第五位。

  199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0位;1995年超越加拿大成为第七;2002年超越意大利成为第六,到了2008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2009年,中国有可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开始,经济飞速发展,到1968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就是说,他们只用了23年就达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结果。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后,才有机会在总量上超越日本。

  暗战。平静下的博弈

  主持人:针对中国GDP年内超越日本,日本国内日本舆论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而且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观察到日本近来在对外方面各种动作频繁,包括军事方面,能源战略等等,来看一段小片

  小片4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由于日本想得到的美国最新式F-22隐形战斗机迟迟不能解除出口禁令;防卫省6月15日决定,将购买新一代主力战斗机的问题推迟到下一个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从2010年度开始)解决,而面对中国空军力量迅速增强,日本防卫省则打算改进现有主力战斗机 F-15的雷达和计算机性能,以增强空战能力。防卫省在明年度预算的概算要求中列入了对32架F-15的改良费用计1123亿日元。来应对实力迅速增强的中国空军。日本自卫队官员承认对中国新型战机的研发速度估料不足,导致日本目前应对中国新型战机方面感到棘手,遂决定加快新型战机的引进步伐,来换得东海以及台海上空喘息的空间。

  主持人:高洪老师,日本为什么要作为一个防备的国家,购买那么先进的武器?

  高先生:老实讲,他现在已经逐步的放弃这个防备原则,它在逐渐把自卫队正规军化,要这个利用各个,各种这个条件,把自卫队派到世界各地去,我们知道九十年代以来开始做联合国维和部队,走向外部,到各地去联合,后来利用这个美意战争,穿着自卫队军装,派到伊拉克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这个全方位的出击,使这个军事力量,争取能够实现一个日本政治家所说的正常国家,

  小片6 背景知识     战后,日本军事概述。

  二战后,美军对日实行单独军事占领,日本旧军队全部解散。日本防卫的基本政策是:在和平宪法下,实行专守防卫,坚持日美安保体制,确保文官统治。

  1954正式建立陆、海、空力量组成的自卫队,并成立防卫厅。内阁首相对自卫队拥有最高指挥监督权。防卫厅隶属总理府,长官由文职人员担任,受首相之命,通过陆、海、空军幕僚长统帅陆海空自卫队。从2007年1月9日起,防卫厅正式升格为防卫省,防卫厅长官也随之升格为防卫大臣。

  随着自卫队的迅速扩张,日本将给亚洲和世界带来什么后果,值得中国和周边国家关注。

  张郇:实际上有很多分析认为,随着这个全世界各种各样的事发生,这个、这个日本最终回去修改这个和平宪法,因为它这个,是五十年代,产生这个和平宪法,和平宪法就是说,你没有权利对其他国家宣战,你不能保有这个、这个进行战争的这个,陆、海、空军队,那么这些条款我觉得,早晚会被他们修改掉

  主持人 :除了军事,日本更在能源领域向外申出触角,来看一个小片,了解一下日本的能源战略

  小片   日本的能源战略

  日本全部能源自给率只有20%,如果去除储存的核燃料部分,日本的能源自给率仅有5%。其中石油的99.7%、煤炭的97.7%、天然气的96.6%都依赖于进口。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更是加快脚步开展能源外交的运作与行动。实行对能源生产国家进行大规模能源合作与国际能源协调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包括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加强与传统油气重点地区及国家关系等在内的日本国际能源战略五大方向。 

  因此,日本十分重视能源对外战略及其外交。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时至今日,日本仍然是中东石油的“奴隶”。然而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受挫,日本正考虑推进储存多元化。日本决定对正在加强石油储备的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提供援助,从而得到石油利益。

  主持人:日本对正在加强石油储备的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提供援助,背后有着怎样的目的?解读日本的能源战略是什么?

  高先生:日本呢相比较,他比较隐蔽这个军事安全战略,这个能源战略是非常有特性,而且也有来历,一直做到今天呢,也比较有章法,最近的动向呢,就是刚才这个小片里提到的,对泰国、越过、东南亚,开始从这个石油储备上下工夫,与其在家里弄粮食,不如有效的在这个产粮地,我们在那里储备。当然那是我的,产权是我的,这是比较高明的,所以说现在日本在这个东南亚地区搞这个石油储备呀,有评论说它叫做一石多鸟,一个是通过这种出钱让对方储备,自己呢,也增加了对方国家所谓友好的成分,给经济发展开路,再一个呢,老实讲,和中国也有互相挤战,也有竞争的成分在里面,他这个做的,他也是有效果的,还有呢,就是通过这种现地储备呢,和限定的国家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一旦有事了,那他,你比方说在越南,在泰国,那么地区发生矛盾的时候,地缘政治出现冲突的时候,就很容易使对方基于利益的考虑,占在日本方面,所以他既有政治上的图谋在里边,也有经济上的合理的计算在里面,应该说还是棋高一着的,对我们的这个石油储备,也是有一定启发性的。

  主持人:所以今天从世界银行一个预测上,等于说我们生发出很多这个话题,包括日本政治方面的动荡,还有他经济方面的努力要赶上,以及军事领域动作频频,那日本做出这一系列的这个调整,他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高先生:日本有自己的这个国家发展蓝图,而且这个国家发展蓝图呢,他是要放在整个世界格局当中来实现,当然也有横向比较的问题,我认为日本的战略家、政治家最担心的呢,实际上,如果单纯说和中国比较,他是有一个,确实有一个被超越和被压倒的这种危机意识在里边,因为从现实讲,笼统的说,中国现在实际上是大而不强,我们很大,但是我们自身带有的问题,对我们的发展也形成了好多羁绊,日本呢,他是很强,前边我们提到了日本好多的强势和强项,但是他毕竟呢,他总量,无论是人口,或者是接下来的经济总量逐渐逐渐放在中国后边,另外他由于这个历史的报复,还有这个政治意义上的,他还不是大国,所以他呢,对中国、对世界呢,怀着一种很警惕,很这个有危机感的这个心态,去思考问题,去发展呢,我觉得也是情理之中。

  日本,一个我们需要读懂的邻居

  主持人:中国真的超越日本了吗?我们来看一个小片,真实的了解一下我们的这个邻居。

  小片   中日两国经济分析,总体分析,对比中国

  1963年,日本举办东京奥运会的前一年,人均GDP仅为573美元,是美国的22.5%,不足四分之一。首次突破1000美元是在1966年,这时日本已经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后期。 1971年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1973年达到2964美元,占美国的52%。日本人均GDP从1000美元增加到2000美元,再增加到3000美元所用的时间分别只有6年和3年,大大快于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说,日本人自明治维新以来梦寐以求的赶超欧美国家的理想终于变为现实。

  主持人:中国经济超越日本的实质是什么?

  高先生经常去日本,您所看到的日本是什么样子?

  中国与日本的差距是什么?

  小片9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经济迅速腾飞,中国当前国内生产总值与30年前改革开放前相比大约增长了70倍。到2008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3380美元。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了穷国行列,跨入了中等经济国家的第一道门槛。尽管如此,我们的人均GDP才达到日本三十年前的水平,可见,中国的经济实力与日本还是有着很大差距。所以,中国经济迈入世界强国之列, 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主持人:所以在片子当中我们看到了,这个两国的人均GDP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高洪老师怎么解读?

  高先生:这个中国很多事情,如果你用人均角度来考虑,你就会很清醒的意识到,我们还是一个,尽管发展很快,还是发展当中的这样一个国家,所以呢,我们现在这个,应该做的还是静下心来,好好发展,而不是盲目的攀比,或者是妄自尊大这些都是应该克服一些情绪。

  主持人:因为我知道,高老师作为这个日本经济专家,有机会经常到日本做一些研究,根据您日常所观察到的这个日本的民众,在平时生活中的这种状态,包括他们的购买力,包括整体对于经济的感觉,社会福利和中国有哪些方面的差别?

  高先生:日本过去是一个比较均制的这样一个社会,用他们自己的表述,叫做…,不鼓励特别特别暴富的,富裕阶层的存在,当然也没有,或者是少有济贫的人群,大家活的都很好,这个老百姓呢,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呢,应该说是,还是内心比较充实,而且对社会的满意度应该是很高的,但是这种情况下,在这种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有了一些变化,,老的日本人是所谓的这个勤劳的蜜蜂,在这个制度下,终生就职于一个企业,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生命,甚至可以为企业抛弃个人的家庭生活,但是现在新一代日本人远远不是这样,这也是日本文化在这个潜移默化之中,对经济环境,甚至对前面我们谈到的政治一些更深层的影响。

  主持人:那我们知道了,根据试航的这个预测中国的GDP呢在年内,可能会超越日本,那面对这样的发展,想请两位专家,最后用一句话,来点评一下,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高先生:好,这个我觉得中国现在最好的心态就是不要盲目攀比,还是虔心发展自己,要认识到呢,我们还有很多,居世界发达国家有距离、有差距需要追赶的部分,这个才是一追冷静的一种良好的心态。

  张先生:对,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就是说把这种超越已经,可以把他看成已经是一种继承的实事,问题是未来怎么做?

  主持人:关键在于未来?

  张先生:对。

  主持人:好,谢谢两位今天来到《天下天天谈》跟我们讨论相关的话题,再次感谢两位,欢迎两位以后有机会再来。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日本 中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