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讯:中国第一家民营上市公司——张宏伟领导的东方集团,在2009年斥巨资设立粮油集团,全面进入粮食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领域。通过探索和实践,张宏伟就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在此次两会上提出了新的看法和建议。日前,南方农村报报对这位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政协常委,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进行了专访。
龙头企业得不到支持
南方农村报(以下简称南农):张董事长,今年您的提案是什么?
张宏伟:今年我有三个提案,其中一个是关于“三农”方面的,题目为《关于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扶植涉农企业力度、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政策的提案》。
南农:2009年之前,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前的主业是金融投资、建材流通和港口经营,参股民生银行,一直被业界评为经典之作,为何会想到进入农业产业领域?
张宏伟:经过详细周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进军现代农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今年两会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之一便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现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生产方式不但效率低,也致使农民收入无法持续提高。同时,多年来以农民为主体的、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也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首先要改变农业生产的主体,即由以农民为主体的单一经营模式,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经营模式方向转变。正是在当前这种大的政策背景下,东方集团作为上规模的民营企业进军农业,一方面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另一方面我们坚信农业产业将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成为高成长、高回报的产业。
南农: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进入农业领域,会给行业带来什么?
张宏伟:大企业进入,有资金优势,真正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机械化,更重要的是具有科研优势。例如通过我们的进入,提高了粮食产地的稻谷收购价,真正实现了惠农,譬如五常县,在我们2009年进入当地市场后,当地农民全年实现增收14亿元。所以,大型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真正实现我们提倡的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
南农: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
张宏伟:首先是一些政府部门、企业和农民对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认识不足,对“现代农业”的概念模糊,条理不清,思想不统一,政策性指导不够。其次是国家对涉农企业的扶植力度不足,鼓励性配套政策不够,缺乏培养“农业龙头企业”的机制。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履约难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解决。
土地流转率不足
南农:农业产业化中出现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张宏伟:对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认识澄清的问题,我建议成立国家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课题组”,尽快出台指导性新政,重点解决目前农村土地使用权信贷资信及履约难问题。要设立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植基金,对重点涉农企业建立扶植档案,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支持。同时,要建立政府层面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明确企业与农民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违约现象给予有效的遏制。鼓励有实力、规模化企业或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并且对农民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的履约意识。
南农: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提出鼓励农村土地进行流转,为何这次还在提案中重提这个问题?是否还有一些现实的制约因素?
张宏伟:虽然已有中央的大体方向性的规定,但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机构、管理程序不规范,流转形式多样,监管不足,操作困难。同时,政策宣传不够,农民认识不足,土地流转率低。据北京市统计,2009年北京市土地流转率不超过30%,而农业大省黑龙江省2009年的土地流转率也仅有21%,2009年全国平均土地流转率不足10%。我建议国家要尽快出台《土地流转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流转的管理机构、管理程序、操作规范、合同签订、违约责任等问题。规范政府、企业和农民三方行为,依法保护农民和涉农企业的利益,有效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使土地流转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