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科医生制度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改革,被寄托了中国医改星火燎原的希望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冉燃
2005年就任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时,韩琤琤对全科医生还有着本能的抗拒。
她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以前都是医生坐等病人上门求诊,现在医生得主动提供服务,这种变化让我挺不适应。”
韩琤琤记得,当时不少医生都对即将“沦落”为全科医生想不通,请调报告、辞职报告纷至沓来。
现在,韩琤琤每年仍会接到离职申请,但她确信:公众、同行对全科医生的接受度、满意度正在改善。并且,全科医生的职业前景与中国医改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如果全科医生没有未来,中国医改就很难成功。”
韩琤琤的判断依据是:中国医改饱受“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如果说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看病贵”的关键之招,那么,调整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和医疗机构功能错位,就是破除“看病难”的根本之计。而后者的核心,恰恰在于构建分级医疗制度、社区首诊制度等科学、经济的就诊新秩序,发挥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中国新一轮医改启动两年后,亦显现出对全科医生制度的厚望:2011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中国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随后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制度,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合理分工的诊疗模式,有利于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医疗卫生改革,提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的任务。
种种迹象表明,以全科医生制度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改革,被寄托了中国医改星星之火的希望。
缺席的全科医学
作为一门与内科、外科平行的二级学科,全科医学在中国医疗体系中曾长期缺席。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全科医生则是经过全科医学理论培训的临床医生,负责提供综合、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约占医生总数的4.3%。这一比例在美国是30%~40%,在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则接近50%。“即便有些医生获得了全科医师资格证,他们也可能在注册时选择内科、外科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卫生服务系统的运作机制其实是以专科医学模式为核心的。”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崔树起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在专科医生的主导下,全科医生很难实现自身价值,久而久之,公众对全科医生的信任度降低,这就影响了公众利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以医疗资源最为发达的北京、上海为例,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2012年,北京、上海的总诊疗人次分别为1.85亿、2.2亿,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承担的诊疗人次分别为0.41亿、0.75亿,所占比例不过22%、34%。这意味着,即便在医疗资源相对充足的京沪二地,绝大多数的门诊都是在各级医院中完成。
放眼全国,2012年,中国总诊疗68.88亿人次,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完成5.99亿人次,仅占8.67%,各级医院完成25.42亿人次,达到36.9%。
在崔树起看来,这组数字直观解释了公众日久形成的就医习惯、就诊秩序为何导致“看病难”:“患者扎堆大医院寻医问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者寥寥,‘上热下冷’之下,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矛盾陡然加剧。”
与此同时,“看病贵”的矛盾接踵而至。根据《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2012年,三级医院的次均门诊费用为242.1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次均门诊费用则为84.6元,仅仅相当于三级医院的1/3左右。
事实上,全科医生在2012年的工作总量已经是几番努力后的结果。在《瞭望》新闻周刊首度报道“医改基本不成功”的2005年,中国总诊疗40.97亿人次,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完成1.22亿人次,仅仅占比2.97%;而在本轮医改启动的2009年,中国总诊疗54.88亿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完成3.77亿人次,占比6.86%。
那么,“小病留在社区”究竟困在何处?
短缺的全科医生
众所周知,要想真正把“小病留在社区”,全科医生是否足量、可靠,至关重要。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从国际视野看,这个目标并不算高。2007年,古巴、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每万人口平均拥有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数已分别达到30、15、14、10人。
中国距离每万名居民有2~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仍有相当缺口。2012年印发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到,到2015年,要通过转岗培训、在岗培训和规范化培养等多种途径,培养15万名全科医生。据了解,目前我国全科医生和助理执业医生不足8万人。
即使在全科医学发展相对领先的北京、上海,全科医生人数也显不足。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统计表明,该市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岗人员32036人,按2012年底常住人口(2069.3万)及编制标准测算,全市共需社区卫生人员约5.1万人,缺口为1.9万人。
在数量不足的同时,现有全科医生的质量也有待提高。
《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显示,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的文化程度构成比分别为:研究生1.5%、本科31.7%、大专41%、中专22.2%、高中及以下学历者3.6%;从技术职务看,初级职称者占56.1%,中级职称者占31.9%,高级职称者占7.9%。
据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统计,2013年,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数量为5922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3096人,占全部人数的52.28%,取得高级职称的812人,占全部人数的13.71%。
崔树起评论道:“普遍缺乏合格的全科医生一直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坦率说,我国全科医生人力短缺、学历参差不齐的情况,导致其服务能力尚不足以胜任健康‘守门人’的职能。”
韩琤琤说,为了“留住”患者,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人才培养上“下了血本”。据介绍,该中心现有197人,其中3人拥有博士学位,22人拥有硕士学位。“我们一方面花大价钱把医护人员送出去进修培训,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常性地把专家学者请进来讲课讲学,力求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因为我们认为,只有医护人员的诊疗质量得到认可,老百姓真正觉得来社区看病既有效又方便,他们才不会舍近求远,去大医院看病。”
让韩琤琤苦恼的是,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医护人员,说不准哪天就被别人挖走了。“我们的人手其实还是不够。比如我们一个全科医生大概要负责上千人的健康管理,有的全科医生每天要接诊好几十人次,过于跑量的话,恐怕就比较难提供高质量服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