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半个世纪的台湾画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16:22 新世纪周刊

  近50年的对望,让海峡两岸的民众渴望深入了解对方。

  -李燕妮

  葡萄牙的航海者在北进航途上,看到一绿色苍翠的岛屿,从此地理位置颇具边陲性的台湾拥有了"美丽岛"的名称。1993年,陈恺璜等人坐船绕台湾岛一周,制作出海浪翻涌的
视频作品《周;海径--月亮是太阳》(Aroud Taiwan Island)。

  从9月16日到10月10日,"台湾美术发展1950-2000"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两岸城市艺术节"活动的项目之一,力图呈现一部流动、立体的台湾地区艺术断代史。

  东洋画凋萎之后的抽象风

  1950年代是台湾地区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性时期。战后的台湾美术在艰苦复兴时,当时唯一的官办美术大展是"台湾省美术展览会",这是当时美术家们最有保障的栖身之所,随即也接纳了大陆来台的画家。从大陆移居台湾的艺术家和本土的艺术家,在中国画和油画两个领域各有发展,并互相补益-展览中溥心畲的《山水》和李梅树的油画《白衣小姐》便是两种类型的代表。

  这一时期台湾画坛的另一焦点是"东洋画"和"国画"之争。林惺在著于1987年的《台湾美术风云40年》中这样描述:"日据时代风光一时的'东洋画',在光复后无奈地被逼至妾身不明的角落。到了60年代,再遭到新生代的痛击,终于像一个伤痕斑斑的老兵,不会死,但慢慢地凋萎。"

  当时台湾的整个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染上了极为强烈的美国色彩。1960年代,首先是抽象主义被灌注到台湾,紧接着是西方新潮的第二波-波普(POP)和欧普(optical art)。此次展出的1960年代作品,抽象画风明显可见,另外还有较多作品运用了新媒体和新技巧,比如综合媒体、特殊材质的拼帖。

  李敖、余光中与台湾画坛

  所谓的"新生代"在某种意义上即是"新传统"。台湾1950、1960年代的美术革新运动中,有两位非美术专业领域的文化名人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一是李敖,他被称为"反传统的时代空气,最猛烈的鼓吹者"、"天字第一号的文字煽动家"。他当时的反传统鼓吹,对新生代的现代化意识的觉悟,产生了强烈的催化作用。虽然李敖生平没写过一篇专题文章来讨论绘画问题,但因为他,过去封建社会的美术体制所赖以建立与运作的伦理基础-根据师承的序列、辈分深浅、资历与学历高低等累积受到了强烈冲击。这被归结为李敖对台湾美术现代化的无形影响。

  而另一位则是台湾1960年代文艺运动中最领风骚的灵魂人物余光中。他在1961年的美术节上,发表了《现代绘画欣赏》,为现代绘画与社会大众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因为《朴素的五月》一文,他干脆成为"五月画会"的发言人和支持者,为抽象主义的风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两位文化名人的号召下,1960年代的台湾画坛有一种共赴现代化理想的"新传统"趋势,但这种趋势却有着"貌合神离"的分裂:一方面以鼓吹西方思想为时尚,注重抽象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轻写实;另一方面,又大谈"中国传统"或"东方画系",轻视台湾本地的草根性历史及创作成就。

  美丽岛事件之后的乡土自觉

  1979年末,《美丽岛》杂志的创办,引发积怨已久的国民党与党外人士的矛盾,酿成"美丽岛事件"。第二年,当时的"台湾艺术馆"筹办了第9届"美术展览会",作品专辑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当此世局诡谲,国家处境艰难之际,足以显示我全国美术界在艰弥厉,自强团结的精神,其意义非常重大。"此次展出的1970年代作品,大多就是来自这次的美术展览会。

  1970年代,日本田中首相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所谓的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对台湾造成极大震荡;台湾土改成功后的农村经济,也在政府强行支持工业化政策之后衰退。政治与经济的动荡让台湾画坛回归写实艺术,有了更多乡土情怀与现实关怀。"乡土自觉"的代表画家,是在当时风靡一时被称为"素人画家"的洪通。他是一个孤单的老人,不曾识过字、学过素描。洪通的画,内容是"简陋的生活、淡漠的眼神、孩子们的取笑,和每天都要走过的那条池塘边长长的小径,小径上的荒草和月色"。通过《艺术家杂志》、《中国时报》等报刊的宣传,他的个人画展曾吸引观众排起长长的队伍,洪通本人也成了传奇人物。

  前卫、多元的"新台湾图像"

  到了1980年代以后,台湾美术沿着两条主线发展,其一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有了更多观照,如"101现代艺术群"等画会,他们通过新表现主义来关注两性议题、政治政策和生活环境;第二条发展主线是因为林寿宇等留学艺术家回台,他们推崇西方极简艺术、几何抽象、实验空间艺术与"新材质",行为艺术的理念也被带回台湾。

  这次展出就有谢德庆的"一年行为"(one year performance)的行为艺术,他的作品包括1978年至1986年的五个"一年行为"和一个1986年底至1999年底共13年的行为艺术"EARTH"。展厅的屏幕上闪动的是他1980年的"一年行为",这一年里的每一天,谢德庆每过一个小时将工作时卡插入打卡钟,并拍下自己的照片,日复一日。为展现时间的过程,他在作品开始前理了发,于是在将一年压缩成六分钟的影片中,他由光头变成了参差不齐的长发。展厅中一度有人在围观,并表示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想说要珍惜时间吗?"

  同样热闹但不能轻易读懂的,还有李铭盛以环保为主题的装置艺术《身高150公分高的李铭盛》。1990年代,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大行其道,展出中就有陈界仁制作的影像作品《加工厂》,用30分钟展现台湾工业、社会变迁。这种艺术多元化和个人化的趋势,一是因为1987年台湾政治解严后,本土意识和自我认同主题加强;其次还因为西方策展人制度的引进,为复杂多元的当代艺术展示提供了更多路径。

  到了上世纪末,台湾美术界中传统画派与画会式微,前卫艺术发展,在全球化潮流之下,展现出一幅"新台湾图像"。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