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元: 那些未知的结局让人着迷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10:37 青年周末
◎文/本报记者 刘迪 ◎供图/国新图库 采访前几天,张元刚从上海回来,作为首届“真实中国·导演计划”的评委,他和台湾导演赖声川等几人一起,从参赛的308份故事提案中选择出了最终的8个优胜作品,其中包括一个叫做《寻房》的北京故事,“那片子是透过一个年轻人在北京找房子的过程,来反映在北京要面对的种种困惑和现实。” 仔细算起来,张元应该算是中国商业片导演里面拍纪录片最多的人,也是中国纪录片导演里面拍商业片最多的人。似乎是要为此做佐证似的,他在参与“真实中国”时还爆出了“故事片与纪录片没什么界限”的言论,他解释说那是记者会错了意,但是确实,在中国,纪录片被局限在了一个狭窄的领域里。 关于《广场》: 那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大场所 在张元的纪录片作品中,拍摄于1994年的《广场》应该算是最醒目的一部。不单是因为这部片子让他在夏威夷、日本山形、意大利波波利都拿了不少奖项,也是因为直到现在来看,张元都觉得那是一部“非常奇特”的作品。 《广场》是张元唯一一次和别人共同执导的影片,他和段锦川两个人跑到天安门广场上拍片子,在那两个月的时间中,摄像机就放在广场上一直拍,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究竟会拍到什么,当时只是觉得,天安门实在是一个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的场所,它就像一座巨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在这个被赋予了过多意义的公共场所,总会有什么事情将会发生。 也正因如此,纪录片的开放性成为了最让张元着迷的东西,和一笔一画照本宣科的故事片不同,纪录片导演无法扮演先知的角色,因为谁都不知道正在进行中的故事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对于纪录片来说,重要的只是过程,至于结果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也根本就不用去考虑。” 关于北京: 每天都诞生新的故事 张元是浙江人,籍贯南京,但是他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在北京拍摄完成的,对此连他自己都感到好奇。“也许只是因为方便吧,”张元想了想还是给出了一个最平实的解释,在他看来,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无非是一个个常规的变量而已,而真正能够让影像拥有超越时间限制价值的,只能是在每个人心中暗自相通的情感、欲望和命运。而北京之所以能够成为纪录片作者们云集的重镇,除了拥有文化中心的地位,也是因为它足以被视为一个剧烈变化的世界在中国的绝佳缩影,政治、社会、文化、信仰……它每天都是一座新的城市,每一天都在诞生着新的故事。 “北京在变,人在变,永远都有新的东西出现在眼前,让我们无需也来不及再为记录下消失的事物遗憾。如果说绝版,那么绝版的也不是北京,而是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那些故事。” 导演作品: 纪录片:《广场》、《钉子户》、《疯狂英语》、《金星小姐》 故事片:《北京杂种》、《东宫西宫》、《我爱你》、《绿茶》、《看上去很美》等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