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录片的杂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10:37 青年周末

  杂七杂八

  那些纪录片的事情

  ◎文/本报记者 张卓

  -新纪录片运动:从北京发起。1990年,一部叫《流浪北京》的纪录片掀起了“新纪录片运动”,也开创了中国个人纪录片(也称民间纪录片)的高潮。

  -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1989年由小川绅介创办的纪录片电影节。《广场》、《东宫西宫》等几乎所有关于北京的优秀纪录片都在这个电影节上有所斩获。作为东亚规模最大的纪录片节,它成为了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的重要阵地。

  -怀斯曼: 美国纪录片导演,纪录片界泰斗级别的人物。曾经在1997年来中国,和中国的纪录片导演进行了直接的交流。

  -《生活空间》:1993年6月13日,《生活空间》播出了《东方三峡》,讲述了一些老头在什刹海游泳,这个片子当时引起很多人关注。10月份,《生活空间》正式改版,把一个原先定位为教人如何伺候花鸟鱼虫的栏目彻底改成了我们熟悉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很多普通人也许是从这档节目里第一次认识到了什么叫纪录片。

  -实践社: 2000年8月26日下午,黄亭子酒吧,北京第一个DV小组成立了。这是民间电影团体“实践社”的一个分支。第一次开会,虽然只有十来个人,但是这个小组制定的口号是:“坚持电影思考的权利,推动影像民间化表达。”

  定期组织观看纪录片大师的影片,讨论小组成员的DV作品,对如何成片、有何不足进行讨论。

  -首届独立影像节:从2000年开始,民间的DV影像逐渐增多。2001年9月下旬,由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南方周末》报社组织在北京电影学院组织了“首届独立影像节”,连续几天播放的都是DV作品。这是北京首次最大规模播放民间DV作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