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小镜头:纪录片中的北京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10:37 青年周末

  ◎文/本报记者 刘迪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裂变,已经将北京变成了一座全新的城市。

  没有人知道,有多少楼宇在这里推倒重来,有多少面孔在这里生死明灭,有多少欲望在这里交织纠缠,有多少记忆在这里戛然而止。

  有一些人,他们在此时扛起摄像机,走上街去,力图纪录下北京最真实的形影。

  那些不可复制的影像,在这个惯于将历史倒转、戏说、选择性遗忘的时代里,成为了这个城市的绝版记忆。

  民间纪录 北京残念

  每一个人都是城市的孤本

  每一个镜头都将是绝版的城市

  中国民间的纪录片爱好者们最近应该感觉挺爽的,他们正在集体过节。在上海,首届“真实中国·导演计划”在11月底揭晓,8部赢得“真实导演”奖的提案将获得全程技术支持和资金完成拍摄;在广州,全球知名媒体Discovery本周二选出了它2006年度中国“新锐导演计划”的6名优胜者,并将资助他们在6个月内完成影片的制作;在北京,这里在11月已经悄无声息地启动了“中国题材纪录片全球展映计划”,北京是首发站,在后面排队的还有上海、广州、华盛顿、戛纳、多伦多……

  远的有《复活的军团》、《故宫》,近的有《圆明园》、《大国崛起》,近两年是电视纪录片的好光景,虽然它们的收视率还远不能和那些甜得发腻的电视剧相比,但广告商挥舞的支票本比任何统计数字更能说明问题——这个教育、收入水平普遍偏上的收视群体,绝对足以让惟利是图的商人们动心。

  但这当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就像张艺谋、冯小刚挖到了金子,可中国电影还是照样营养不良一样,在中国还有大把传统体制以外的纪录片作者,没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日子过。他们被称为独立影像作者,干的往往是一手抄起摄像机,一手攥着自家存折就开工的荒唐事,没人投资没人推广没人发行,费尽心思拍出来的片子除了扔给电视台放一放,就是像撞大运一样送去巴黎、马赛、莱比锡或者日本山形的纪录片展上走一圈,然后基本上就都进了自家的抽屉里,出DVD?你做梦去吧!

  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场名为“新纪录运动”的中国民间影像运动从北京开始兴起。一群还没想清楚自己是在干什么的年轻人,开始出于各种动机将这个城市纳入了他们的镜头里:吴文光本来想玩一把却玩出了新纪录运动开山之作《流浪北京》;蒋樾只是想拍一群寻梦的孩子,但《彼岸》却辉映着一个时代里“北京梦”的集体幻灭;杨荔娜觉得《老头》其实是很久之前就在一个地方等着她了,一直等到有一天她看到了楼下大墙底下的老头们;北京的风很大,大得就像雎安奇六年前的野心一样……

  这些任性的纪录片作者们,他们在无意中成为了对这个城市最负责任的纪录者,没有上级摊派没有红包入手,才能心平气和地让那些被长久忽略在主流视野之外的人与事成为主角——他们是孤儿、遗老、保安、民工、罪犯、北漂、小职员、拆迁户、流浪者、残疾人、下岗工人、单身妈妈、地下乐队……事实上,是他们,而不是那些终日衣着光鲜、人模狗样,在镜头里习惯了侃侃而谈的大款大腕儿们,才能让我们真正看清楚这整个城市的血脉根基。

  最让这些纪录片作者头疼的是,对他们的不理解一直都像烤串摊子一样在这个城市里四处流传。有人说,我们

申奥都成功了,你们怎么还老找北京的犄角旮旯拍呀;有人说,天啊,这都是些什么呀,你们从哪儿抠出来了这么多
火星
人;有人干脆捂住眼睛,然后说我怎么就是看不懂呢……

  看不懂没关系,不是你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吴文光说的那样:“光荣和耻辱,鲜花和鲜血是同时伴随着这个社会的,我对社会的这种进程一点也不悲观,也一点不乐观,非常平静地接受这一切。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审视这些东西。”这个世界早就能消停了。

  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审视一下它们吧,对于已经过往的历史,它们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对于这个城市的记忆,它们又都是如此弥足珍贵。

  因为在那里面,每一个人都是城市的孤本,每一个镜头都将是绝版的城市。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