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詹天佑机械工程奖获得者、西南交大王夏秋教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10:21 西南交通大学网站 | ||
王夏秋,1930年7月14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黄巷。时父亲王华桢为福建省民政厅科员。 八口之家全靠父亲工薪维持生计。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浸华战争,省府内迁永安,他就读于著名的实验小学。由于聪明好学,年年名列前茅,深得师友喜爱。校长梁士杰思想进步,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每日放学全校学生都要参加歌咏活动,高唱抗日歌曲,使他逐渐认识到中华民族之危机。为了唤起学生奋发上进将来报效国家,有位级任林炳生老师在教室卫贴了一幅“失去上进心的人就等于慢性自杀”格言,这句话对池影响深远。当时日机经常轰
1948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一中,但报考上海交大机械系未取。准备翌年再考,但后因战事关系未能报考。1950年考入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入学后,即参加了李宝堂先生主讲的俄语班。曾任学生会宣传部编审和机械系系会秘书等职。 1953年毕业后统一分配到唐山铁道学院机械系,在机车车辆教研组任助教,跟随史家宜教授辅导“机车检修”课程。史教授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精神给了他很大影响。1955年春,唐院来了首批苏联专家,他调到新成立的机车车辆修理工厂教研组跟随斯维多夫专家学习“机车修理”和“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暑期后,领导决定让他脱产作为专家研究生。不久,由于专家临时回国,又因工作需要,他又和史教授一起准备机械系第一届的毕业设计工作。他一方面和孙本旭共同翻译了苏联洛斯托夫铁道学院一位优秀生的毕业论文;一方面和史教授外出搜集资料。由于准备充分,国家答辩委员会主席朗钟騋对厂组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1956年夏,他又跟随特尼钦科教授学习《机车修理工厂》、《企业组织与计划》等课程。专家回国后,他就承担了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1958年他开始承担内燃机车专业教学工作。1961年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内燃机车制造及修理工艺学)高校教材,满足了当时铁路高校的急需。 1962年夏,在唐山与黄瑞青同志结婚。 1963年主编《蒸汽机车修理工艺学》教材供北京铁道学院、大连铁道学院和唐山铁道学院共同使用。1958-1966年期间前后共指导过七名越南留学生的毕业设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虽然受到了不少冲击和磨难,但他仍忠心耿耿于党的教育事业。70年代在铁道部有关厂、段主持过机车、柴油机活塞连杆组、牵引电机以及柴油机缸头检修流水线等多项设计研究项目,对当时生产现场的技术改造与革新产生了积极作用。 根据长期教学经验,1978年他提出了新的《内燃机车工艺学)教学大纲,1979年主编了《内燃机车制造与修理工艺基础》高校试用教材,1986年修订为高校教材。1979年他被聘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学会理事。同时开始侧重于新兴学科——摩擦学的研究。1980年他作为第二译者参加了西德契可斯所著《摩擦学——对摩擦、润滑和磨损科学技术的系统分析》一书的翻译。 在铁路轮轨摩擦学研究过程叶,他发现轮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摩擦学系统。因为轮轨摩擦学特性不仅取决于轮轨系统结构,而且还取决于输入系统的工作变量。因此他深感到研制一台性能良好的模拟试验机的重要性。1982年他由铁道部首批选派出国访问学习。当他得知美国伊利诺斯理工学院(I.I.T)建有一台世界领先的IIT-GMEMD轮轨模拟试验机时,他 毅然决定前往I.I.T。学习和工作。在库玛(S.kamar)教授主持下,他主动承担了美国运输中心下达的有关减缓曲线工况轮轨磨损的部分研究工作。他以不卑不亢的作风和勤恳踏实的工 作、独到的见解赢得了库玛教授和研究室同事的赞赏和尊重。他刻苦钻研,细心观察这台I.I.T,曾花了近十年时间,耗百万美元才研制成功的试验机。这台试验机曾为美国铁路轮轨摩擦学研究立下过汗马功劳,可是在中国尚无一台这样的试验机。想到这里,他既难受又着急,因此在国内早就选定了轮轨模拟试验机这个目标,他现在更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项高新技术学回去为我国开展轮轨摩擦学研究赢得宝贵时间。他放弃了对他个人有利的安排,一头扎在这台试验机上。他除每天坚持上班,刻苦钻研外,还利用一切可能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常常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此外,他还设法获取一些技术资料。为了尽早研制出我国自己的试验机,他在访美期间就把他对试验机的设想和有关资料及时寄回国内与刘钟华教授探讨。当他访美期满,便婉言谢绝了库玛教授的挽留,立即回国。 1984年他开始主持国内第一台轮轨模拟试验机的研制工作。在学习美国先进科学技术 的基础上,他大胆提出了单轮轨模式与双轮轨模式兼备的总体设计构思,并为实现这一构思解决了一系列技术关键。在他带领下,终于1986年研制成功了JD-I轮轨摩擦模拟试验机。他还克服重重困难,同时筹建了摩擦学实验室。同年获四川省高校实验室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6—1997年,他担任了第一、二、三届铁道高等院校“热能动力机械与装置”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团结全体委员积极开展活动,在指导教学改革、组织教材建设和研究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86--1989年任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四川省峨眉县第六届委员会常委、副主席和峨眉山市 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 1988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0年JD-1试验机通过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同行专家一致认为:该试验机技术性能为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1991年获铁道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为表彰他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国务院发给了政府特殊津贴和荣誉辞书。 试验机建成后,在他主持领导下已完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为我国铁路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还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和留学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1995年王夏秋荣获第二届詹天佑工程奖,其事迹被收入《1996中国人物年鉴》、《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中华人物大典》、《世界名人录》等大型名典。 机车工艺学科改革的积极探索者 王夏秋一到唐院,就跟随史家宜教授辅导“机车检修”课程。这门课程是学习苏联新开设的,当时国内尚无教材。机车检修内容牵涉面广,问题复杂。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实践经验。为了早日掌握好这门课程,他除了翻阅苏联有关书籍外,几乎每天都要到唐山机车工厂(正好就在学校对面),深入车间实地考察,并向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请教。同时,参加苏联刚出版的“蒸汽机车修理”一书的翻译。 1955年春,学校来了第一批苏联专家,他跟随斯维多夫教授学习“机车修理”课程。1956年又跟随特尼钦科教授学习“机车工厂”、“企业组织”等课程。由于他先后跟随两位苏联教授学习,同时又经常深入生产现场,因此他较快地掌握了有关机车工艺基础理沦和生产工艺技术。专家回国后他就承担起有关机车工艺学方面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不少问题。根据苏联教学大纲,“机车修理”课程主要介绍机车零部件的损坏现象以及当前的修理方法,而对于零部件损坏原因及其规律很少分析,对于修复工艺方法也缺乏比较。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习起来甚感乏味。学生提出的大量问题又都是有关检修限度以及机车修程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确是苏联教材中没有介绍的。为了克服苏联教材的不足,1961年他在主编我国第一本《内燃机车制造及修理工艺学》高校教材时,在该书的第四篇内燃机车修理工艺部分专门增加了内燃机车修理总论,阐述了机车零部件的损坏规律、机车修理制度以及检修限度的制定原理。 1962年在调整方针的指导下,全国恢复了“蒸汽机车专业”。在当时急需专业教材的情况 下,他又主编了(蒸汽机车修理工艺学》。根据长期教学经验,他对教材体系和内容做了较大的改革。首先增加了修理总论和工艺总论两篇。在总论中着重阐述了机车损坏的形成以及损坏的预防。在机车修理工艺总论中主要综述机车解体和清洗、机车零件的检验、各种修复工艺及其选择。然后,再阐述零部件的具体修复工艺。由于新教材明显提高了课程的理论性,因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时由唐院承印,供各校(唐山铁道学院、北京铁道学院、大连铁道学院等)使用。 根据长期教学经验,1978年他提出了新的“内燃机车工艺学”教学大纲,突出了基本工艺理论,把具体工艺列为实习内容,从而达到了“少而精”的目的。根据新的教学大纲,1979年他主编了《内燃机车制造与修理工艺基础》高校试用教材,1986年修订为高校教材,一直沿用至今。 研制成功了JD-1轮轨模拟试验机,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 1983年,王夏秋作为访美学者回国后,一方而向校领导汇报了研制试验机的设想,一方面又亲赴铁道部向有关领导宣传研制试验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他的奔波和努力,1983年末,学校领导决定由他主持试验机的研制工作。 怎样研制呢?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按美国试验机仿造,这条路比较容易走;另一条就是在美国方案基础上前进一步,但这是一条充满风险之路。但他说:“我们在美国的基础上起步就要走在它的前面,一定要超过它。”他还分析到尽管困难很大,但仍有超过美国方案的条件和可能。经过深思熟虑,他大胆提出了单轮轨和双轮轨模式兼备的设计构思。很快,“我们要超过美国”就成为研制组每个成员的信念和目标。在他主持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终于拿出了一个性能大大超过美国的设计方案。 如果说设计难,那么实现它似乎更难。因为试验机不少部件涉及许多高新技术。例如三维力传感器、滚动键轴、高精度转速光电编码器等等,国内尚无产品需找一些专业科研单位协作开发。由于要求进度快,整机只好分几个部件分别由几个厂家制作,需找一批合适厂家。为保证及时安装、调试、实验室基建也必须同时开工。真是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亲自带领一些教师外出求援,长年四处奔波。经常是刚回到家,马上又得出去。通过他的努力,许多单位(例如成都机车厂、资阳内燃机车厂、眉山车辆厂等)纷纷表示大力支持,不仅承接任务,而且还答应按成本收费,从而节约了大量资金。他还从部里争取到无偿调拨来两台牵引电机和轮对,不仅节约了资金,而且还大大缩短了研制时间。 在试验机进入总装、调试最紧张的日子里,他曾连续几晚在实验室里带领大家一道干到午夜二、三点。同志们知道他身体不好,要他回家休息,他说:“试验机一天不完成,我一天心里不踏实,回去也睡不着。”由于长期过度操劳,他患病了,妻子和女儿埋怨他不爱惜身体,他总是说:“没事!没事!”依然一边服药一边上班,他就是这样一个不知疲倦的开拓者。 在他事领下,研制组同志群策群力,发扬艰苦奋斗、敢于攀登的精神,仅仅用两年时间终于在1986年研制成功了JD-1轮轨摩擦模拟试验机。 该试验机可以模拟任一类型机车车辆车轮作用于任一类型钢轨上的各种工况,研究有关轮轨粘着、蠕滑、塑性流动、磨损机理、材质匹配、几何形状匹配以及轮轨接触应力和轮轨磨损规律等重要问题。与线路运用试验比较具有周期短、费用省、可以控制试验条件、可把许多复杂因素分别加以研究等优点。 由于这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试验设备,全部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故试验机的建成,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当时来校庆贺90周年校庆的国内外数百名专家和校友参观后,无不交口称赞。1987年库玛教授来校讲学,参观试验机后也惊叹我校所取得的突出成果。他认为该试验机将成为中国铁路轮轨方面试验各种重要问题的强有力设备,在改进中国铁路方面将能做出许多贡献。同时主动提出和交大共同开发有关双轮轨模式的研究课题。当时全国摩擦学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郑林庆教授参观后题辞:“JD-1轮轨试验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在设备本身,而是研制和开发这台设备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国科学工作者定能在攀登摩擦学这门新兴学科的漫长历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1990年试验机通过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同行专家一致认为:该机在美国模拟试验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单轮轨模式试验机,又独创地增加了双轮双轨模式,使试验机在高水准上起步并发展,设计新颖,在功能上超过了当今国际上先进的IIT-GMEMD轮轨模拟试验机,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其技术性能为国际先进水平。对解决目前我国铁路轮轨关系有关的实际问题及理沦研究有指导意义。1991年JD-I模拟试验机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试验机建成后,在他主持下已完成了一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例如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高速脱轨及粘着机理的研究》中的小比例轮轨粘着模拟试验研究、铁道部《25吨轴重货车轮轨模拟试验研究》课题、四川省科委《滚动接触摩擦学特性试验研究》项目、铁道部《减缓山区铁路坡道小半径曲线内钢轨侧面磨耗技术措施》课题中的轮轨摩擦、磨损的室内试验研究、中科院委托项目《BL-I型铁路轮轨润滑成膜膏减磨性能试验研究》等课题,为我国铁路技术政策决策、轮轨系统设计与运用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为我国铁路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夏秋在轮轨系统摩擦学研究中特别强调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注重理论研究联系实验实际。例如在轮轨接触力学研究过程中提出非赫兹接触理论计算要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相结合等等。 1992年法国里昂中央大学校长巴库和文生教授米校访问,重点参观了摩擦学实验室。对轮轨模拟试验机特别赞赏,和我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从1993年开始,每年选派学生来校进行结业论文工作。1993年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技术开发部八幡技术研究部浦岛亲行主任研究员专程来校参观JD-1试验机,并进行了学术交流。工夏秋还和美、英、法、德、日、加等国的教授和专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1953年夏天,王夏秋被分配到唐院机械系工作以来,他就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 终身奋斗的事业。 一开始,教研室让他辅导《机车构造原现》和《机车枪修》等课程。在教学工作中,他深感实践经验的不足,同时又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所以他不辞辛苦经常深入工厂,向工人和技术专家请教。为了增加对机车的感性认识,1955年暑期他专程到石家庄机务段学习机车驾驶。他冒着酷暑跟班劳动,经过勤学苦练,最后通过了机车副司机考试。苏联专家斯维多大和特尼钦科先后来校讲学,他更是集中精力向专家学习,博得专家的好评。他先后讲授过《蒸汽机车修理》、《机车工厂设计》、《内燃机车制造工艺学》、《内燃机车修理工艺学》,《组合机床设计)等课程。 1960年,正值国家困难时期,他患了严重的肠胃病,经常腹泻,而营养又跟不上,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不少老师都非常担心他的身体。有些同志出于好意,劝他调回南方工作,可是他还是不想离开教育岗位。后来,领导同意他回南方调养。当他在沪刚调养一个月,由于当时教材任务特别紧迫,系主任刘钟华给他写了一封长信,他毫不犹豫地马上返校,拖着病弱的身体夜以继日地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内燃机车制造及修理工艺学》高校教材的主编任务。 1984年学校准备申报机车车辆专业博士点,从学科梯队考虑需要把孙翔调回学校。但孙翔刚调入成都机车厂不久,调回学校有困难。为了学校学科的发展,他亲赴成厂,向工厂党委书记周炳习同志介绍了学校在峨办学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并强凋孙翔的业务能力和擅长更适合在高校工作等情况。经过他的阐述和努力,最后,周书记从大局出发同意把孙翔立即调回西南交大。 1987年,美国伊利诺斯理工学院库玛教授来校讲学。由于他非初次来华,所以对中国情况有较多了解。离校前王请他在家吃饭。饭后他对王说:“在美国和你一起工作的人,他们的收入都比你高得多,”“你们国家给教授的工资实在太少了……看来,你们国家是不管教授的,你为什么还要当这个教授呢?”王说:“我们国家目前还不富裕,不可能给教授很高工资,好在我们生活费用较低”。他说:你不要当教授了,可以干别的,开发—些产品(做什么产品他都建议了),我希望下次再来时,你的收入要有所改观。”一直淡到深夜他才回宾馆。 为促进我校摩擦学学科的发展,1992年周仆荣博土陪同里昂中央大学校长和教授来校访问时,王教授就和周商谈,希望他结业后能回校工作。1994年7月王教授访问法国里昂中央大学后,在孙翔校长的关心下,又继续为争取周返校作了不少工作。周仲荣博士终于1997年1月回到母校承聘了摩擦学研究室教授工作。 王教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经常带领同学下厂实习,尤其是开门办学期间和同学同住,同吃、同劳动,深得同学的敬爱,他不仅言教,而且重身教。1974年,有一次他要带领一组学生从山海关前往沈阳学习,确定好了车次。但从住处去山海关火车站的途中,突然大雨倾盆,路人莫不躲进商站,两边商店的人都大声疾呼:“快躲雨、快躲雨”。但为了不影响实习进程,他带着同学坚持冒雨前进。赶到了火车站,虽然个个都成了落汤鸡,但却赶上了火车。事后,不少同学颇有感触地说:“王老师都不怕雨淋,我们还怕什么?” 在教育学生和培养年青教师的过程中,他总是用认真、求实、创新的精神影响他们,因而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数十年来,他始终耕耘在教学与科研第—线,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着毕生力量。他的学生遍布祖国各地,为机国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