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在平越时期的学生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10:52 西南交通大学网站 | ||
我们这批人,我所认识的,从交大出来的,对“交通大学”这四个字都非常重视,也是以交大毕业生而自傲。举一个例子:我所住的德克萨斯州有个很大的大学Tex.Tech,中译德州理工大学,我曾介绍过几个交大毕业的去读研究生,向他们一提,他们就表示:“很好,一定是很好的学生”可见直到现在,交大的名声,还是存在的。我讲正题之前,先插这一段话。
现在,在我的面前有一盏油灯,看到油灯我感慨万千,这就是当年我们凑在它下面读书的。我的灯光最亮,因为我比较幸运,我的家庭当时在四川绵阳,家里能有汇款寄来,在同学中间,算是比较富有的。我有个同班唐士福,现在已经去世,他跟我商量:“老陈,我把每月发的油卖给你。”卖到的钱,可以剃个头,买点纸等生活用品。我就问他:“你怎么办呢”?他说:“我可以凑到你灯下面一起看书”。因此,一般一盏灯点三根灯草,我就可以点五根,同房间里,我的灯最亮。问题又来了,学工科的当然要画图,而且有时要晚上画,灯光再亮,对画图总是微弱的,免不了要凑的很近,弯着身子画,很多人得了胃病,而我犯得最厉害,吐了血,现在看来并不严重,可是当时就很严重了,给校医一看,我们那位高明的陈大夫说:“啊!你的胃出血啦!回去,回去”!就这样,我回到四川绵阳家里休养一年,所以我是43届进来,又是1944年才毕业。这一段话,说明了我们学生的一般生活情况。 平越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学校搬去之后,学生加上教师、职工在一起,大约一千人,在平越满街都是走的学生,地方也繁荣了,许多店铺也开起来了。 平越这个城市有多大呢?我跟本地人吹牛,他们在山城里,没见过轮船,没见过海,我说这个水很大,看不见边。他说,那有这么大的水!这么大的水怎么办?只有轮船可以走啦。他说轮船可以装多少人呢?把你们平越人一起装进去差不多,轮船有多大呢?我说船头在南门,船尾就在北门。 在南门大叫一声的话,北门也可以听得见。就这么小的一个地方。 学校安定下来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课要打钟啦!钟那里来呢?黔桂铁路局长侯家源校友送来半根铁轨,挂在大礼堂前面,敲起来很好听,跟钟声也差不多。这件事也引出了个笑话,我们班彭祖寿来自四川,当时的四川和贵州都没有铁路,我们几个捣蛋的同学就开他玩笑问他:“老彭,你有没有看见过铁路?”老彭听了很生气。另一个人说:“老彭当然看见过的。”“在哪?”“大礼堂前面”。 这些都说明那时物质条件困苦,就像我这样有家庭接济的幸运儿并不多,大多是没有接济的。为适应这种情况,当时政府决定给学生一种贷款,原来的意思是政府借贷给学生,将来要你还的,事实上以后也没有要还。 当时政府很穷,不可能贷给你多少钱,这笔钱仅可维持最低限度生活;伙食只能维持你刚刚不饿死,菜只有一种,你是可以吃饱,这种饭大家称为“八宝饭”,因为里面翡翠、宝石、金刚钻什么都有,也无人计较。 不光学生穷、教授也穷,土木系林炳贤教授在外国耽久了连中国话都说不好的一位名教授。一天我见他脚上皮鞋里的一只花袜子,我称赞说;“林教授的袜子很漂亮。”他说:“你既然问了,我只好告诉你了”。他就脱下鞋给我看,原来花袜子是没有第的。 我和矿冶系王钧豪教授、管理系胡立猷教授都一起吃包饭,有一天菜里每人有一个荷包蛋,我的小妹妹舍不得吃,留着最后吃,而别人都吃完了。王博士就去修她那只鸡蛋的边,胡教授看了说:“小再,你快吃呀,不然王博士要吃掉了。” 王博士笑着说:“小再,王伯伯吃你一点边,你总不在乎罢。”一两件小事,可以见到艰苦的情况。 但是,我们在那里几年,却没有人愁眉苦脸,都是高高兴兴地过日子。因为当地的自然风景非常漂亮,而许多景点还是我们同学发现的;其中有三江口,仙人洞等深山峡谷里的好风景,若是不去郊外,在城里可以坐茶馆,打桥牌,没有牌怎么办?买来明信片,一分为二,26张就够做一副牌。桥牌之风很盛。还有下围棋的,棋盘容易,都会画,棋子怎么办?白子用老玉米,黑子用松子,不仅可以下,还可以吃,边下边吃。这也就是说物质条件也并没有能把我们那一股子青年人的热与火压下去,反而促使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在金钱上互相调剂,在友谊上问寒问暖。其中不幸也死了几个。 虽然读书很辛苦,生活很艰苦,但开心的地方也很多。例如到苗区访问,扩大了我们的观感,令人难忘。平越虽属苗区,但离真正的苗族聚居区,还有半天路程,学校曾多次组织学生访问野鸡坡。通过县政府,苗寨会很好接待,住宿一二天。一般凑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可以看跳月,我们都带着盐巴和针线作礼品,苗族都会说汉话,也很友好。看到苗胞的生活知道了我们虽然很苦还有比我们更苦的。有一些“望盐解馋”的故事。时间关系只能讲几则小故事用来点一下平越当时的环境和我们的生活,详细的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的。 选自唐山交大土木系一九四四级《级友通讯》第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