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王华超:有感于霍金“有生命就有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10:31 四川新闻网

  霍金正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这是他第三次来华,“霍金热”再度掀起。

  霍金执着的科学精神及其取得的非凡成就,人们依然在关注。只不过,这次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霍金特殊的人生经历。人们最想知道,全身仅有几个手指可以活动的他,是怎样战胜并超越某种极限,去完成那些令科学家们都为之惊叹的大事业。

  霍金年轻时患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这种疾病将使患者逐步丧失运动能力,通常在2—3年内死亡。霍金不仅改变了“生命终结”这个结论,更以顽强的意志艰难地前行在科学之途。

  在丧失语言能力的情况下,霍金表达思想的惟一工具是一台电脑语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3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出声音。通常造一个句子要五六分钟,为完成1个小时的录音演讲,他要准备约10天。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霍金就这样习以为常。

  高尔基说过:“在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走路的本领时,它就给予他一根拐杖,那就是理想。”霍金无疑为这句话做了最完美的诠释。对霍金来说,正是理想这根“拐杖”,不仅使他克服重重困难,也使他从未停止科学探索的脚步。

  1974年,霍金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这一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论文也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问世,这本著作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成就,必定首先来自于理想的坚定,也来自于充分的自信。“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哈姆雷特几百年前所吟唱的,霍金将它引为肺腑之言,并将此诗意浓缩为他的科普新著的书名:《果壳中的宇宙》。

  或许有人说,我的理想总是不足以支撑我趟过泥泞,越过沼泽。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见到,面对生活的艰辛、人生的失意以及事业的受挫,有的人变得心灰意冷,更有人丧失生的勇气。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大学生选择轻生,在令人扼腕之余,也发人深思:当理想遭遇现实的诘难,生命难道就可以放弃?不,理想是高山之巅的鲜花,只有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敢于趟过溪流、踏平坎坷的人,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霍金在香港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生命不仅要不屈,更要抗争。“有生命就有希望”,有了希望的生命才有意义。

  霍金说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他热爱生活,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使他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

幽默感。就是这样一位被疾病固定在轮椅上几十年的人,不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也获得并享受着生命的快乐。今天,面对霍金,我们不仅应当唤醒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也不妨去追寻他之所以成为物理奇才的动力和过程。在相当的程度上,后者与前者具有同样的意义。(王华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