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涛:大学生就业率何去何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03:19 山西晚报 | ||
[新闻回放]据《新安晚报》昨日报道:高校毕业班学生即将毕业离校,但少数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要求毕业生必须提供就业协议书和就业接收函,否则不发放毕业证书,少数毕业生就因此而拿不到毕业证书,个别甚至找到学校附近的小店随意“签约”。 高校以“毕业证”逼“就业率”的手法,虽然有点下作和卑鄙,但是在上级部门巨大的行政压力下,高校难免要挟“毕业证”,以拉高毕业生“就业率”了。
就业率成为部分高校的数字游戏,各高校用挂靠单位、违规操作各种手段给就业率猛放“卫星”,也早已经是“路人皆知”的“秘密”。于是,一方面是各个高校的就业率指标全线凯歌,形势一片大好;一方面却是应届毕业生在人才市场挤破脑袋求职不遇,是找个“小店”随意“签约”的闹剧,是他们找不到工作的辛酸甚至绝望的泪水。 其实,就业率本身是没有“原罪”的。譬如,在美国,统计就业率要跟踪3年,包括总在业时间、工资水平等;在加拿大,则是利用国家统计局等全国性机构及一些民间机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评估,保证就业率统计的客观、真实、科学。当然,这并不意味要照搬国外的那一套,而是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之所以沦为造假游戏,主要是我们对就业本身的认定界限不明确,统计方法不科学、严谨的原因。 要么干脆取消这种毫无现实意义的“数字游戏”,要么对“就业率”进行科学定义和规范,反正不能允许用漂亮的数据,以就业率的名义继续书写美丽的谎言了。 石敬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