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走近“上海病人”: 年轻人小心不要过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11:54 外滩画报

  文/ 陆彦 邵隽( 实习)

  今年4 月28 日,25 岁的华为工程师胡新宇在连续多日加班后突然发病死亡。4 月29 日,23 岁的张妍在浦东陆家嘴金融区一家日资公司连续加班后,突然晕倒,被送进医院后,不到24 小时因脾破裂不治身亡。

  今年6 月20 日,《韩国经济》一篇署名曹周铉的文章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人均劳动时间已超过日本和韩国,年轻人在办公室累病甚至累死的事例时有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则声明,在城市生活中,并不只有穷人才是健康的危险人群,许多的白领和工作压力大的人如媒体工作者、科学工作者、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都是健康的高危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特别关注。

  翰德人力资源公司最新调查显示,上海目前有42% 的员工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 小时。无独有偶,上海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上海市员工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显示,40% 的员工对工作表示倦怠。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整理资料发现, 过劳死病例有逐年增加趋势,而且几乎都是男性,又以七种职业从业者为高危险群,分别是 公安、新闻、资讯科技(IT)、文化演艺、企业、国家公务员、科教。

  颇费了一番周折,记者于近日联系到了两位典型的“上海病人”,走进了他们的故事。8 月14 日,天气炎热。记者走进了位于沪太路901 号的广州本田汽车上海华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办公室。在大堂里等待片刻后,记者见到了公司总经理于华。

  1963 年出生的于华看上去年轻、漂亮。在事业上,她可以说是一位成功女士。但没有人看得出来,于华遭遇过严重的“过劳”危机。“还有很多事情, 我只能利用中午吃午饭这段时间接受你们的采访。”于华说。几乎每隔5 分钟, 采访就被敲门声和请示工作的电话打断一次。

  一年没有休息过的人

  于华的公司在2001 年年底开业, 生意一直很不错:“2002 年到2003 年是一个调整和理顺的过程。这么大一个企业,前前后后一共占了十亩地,员工100 多人,每年的营业额有3 个多亿。

  我必须要付出很多精力,招聘人员、进行培训。各个方面的指标都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方方面面带来的压力都很大。”

  2003 年车市火爆,销售额已经很可观。但于华认为那是市场造就的,并不意味着公司的工作做得很好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我们应该居安思危, 应该考虑到如果市场疲软的话该如何应对。”

  “客户需要高层次的服务,当时我们也许只达到一半或三分之二,压力很大,原先一年的培训必须压缩到8 个月或者半年。这就需要我们加班加点, 投入很多精力。”

  从2002 到2003 年,于华基本上没有休息过。没有周末、没有假期、没有春节,每天从早上起来忙到半夜,天天如此,从来没有考虑过健康问题。

  “病发前,我老觉得自己心脏不好, 经常在睡觉时觉得心脏不舒服,胸闷、心跳加速,人近乎窒息。有时,睡着睡着就怀疑第二天能否醒过来。有时我和同事开玩笑,哪天早晨我没去上班,你们就给我打个电话,看我还起得来吗? 经常担心自己一觉就睡死过去。这种压力对身心带来的损害,是相当严重的。”

  “有一次的经历特别明显。一个朋友从外地来看我,我陪她到超市去买东西。那段时间我不大敢进大商场,一进去看到那么多的人就觉得乱得不得过了,加上空气不畅通,我就感觉很难受。那次刚进超市,就觉得头晕、胸闷。东西还没买几样,我就觉得自己不行了,催促朋友赶紧离开。结果还没出超市的门, 我就真的晕过去了。吓得朋友赶紧把我送到医院去急救。到了急症室后,医生的诊断是血压偏低,心脏没什么大问题。自己就不在意了,就说,啊,现在没事了吧! 没问题就可以回去了。其实自己心脏是没有毛病,当时完全是精神上的一种压力造成人短时间的休克。那个时候, 我的状态真的是很差。其实,不舒服就应该去看医生。”

  “之前如果身体有个什么小毛病,我就想着睡一觉就好了,感冒发烧就吃点感冒药,很快就会康复过来。可当一个人的年龄到达一定的阶段时,再加上你的体力、精力已经透支到了一定程度,这时你才感觉你的身体几乎崩溃,你已经坚持不下去了。那次昏厥后一段时间,我天天感到头昏,记忆力急剧下降,别人刚和我说一句话,一转身就忘记了,半天也想不起来。还有经常性的失眠。那么多的事情需要考虑,等着你思考拿方案。白天一天的事情,到了晚上全都出现在梦里面,即使有一点点睡意,也是浅睡眠的状态。我感觉到体力恶性透支,人已经到了临界点。”

  “国庆刚过,我请几位客户到

丽江去旅游。本来是挺愉快的一件事,结果到丽江的第二天,在沐浴的时候,一瞬间头顶上掉了一大团头发。虽然平常洗头也会掉头发,但是没有那么多。整个浴缸里都是我的头发。洗完后出来一照镜子, 头顶上一大块头发全没了。我吓坏了。突然一下头发就掉了那么多,很可怕的,从来没有遇到过。就是男人也会感到很害怕,何况是女孩子。头顶上一摸,怎么都光光的了? 本来那趟出游带有工作性质, 但我一点心思都没有了,心里只想着赶紧回上海,赶紧回上海!”

  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休息

  回到上海以后,于华找到了瑞金医院中医科主任沈小珩。

  “沈大夫详细问询了我平时的工作、生活状态,一共给我开了七味中药。她让我把吃药后的感觉告诉她,并说视我服后的效果再调整药方。”

  “大概三个月之后,我开始长头发了。我发现新长的头发还特别健康,别处的头发还比较枯黄干燥,但是这一撮头发长得特别好。服用中药调理之后,也感觉到气力得到了补充。自那以后,除了夏天,我都会定期到沈大夫那里去开一些中药。之前从小到大,我的头发长得又慢又少,从来没有留过长发。中药调理后, 头发长得又快又健康,发质黑而且强韧。”

  “2005 年初,看到我的人都说我脸色好看了很多。原来一直感觉自己血色不足,面色憔悴枯黄; 用中药治疗后,脸上开始红润,头发也长得非常好。不过现在连续烫了好几次头发后,又把头发烫枯了。但在服中药之前,我连头发也不敢烫,一烫头发就会一塌糊涂。”于华笑着和记者谈了一会自己的头发。

  “我一直挺信中药的。只有急

性感冒时,想着要快点把它压下去,才会吃感冒药之类的西药。平常主要都是靠中药调理。什么时候觉得需要调理了,就去看大夫,配一些中药吃。”

  开始服用中药半年后,于华的状态就恢复得比较好了。“虽然工作压力还是很大,但是精神状态好了很多。一是靠中医,二是开始有意识地调整,三是适当的体育锻炼”。

  工作太忙的时候,于华仍会告诉自己,体育锻炼也是工作的内容。打

高尔夫球花费时间太多,只好舍弃。她跟着一个瑞士教练学打壁球,有时一个人对着墙壁打上半天。每周到西郊游泳馆游泳一次,每次1000 米。

  2004 年,于华自己驾车去威海,享受了难得的假期。在没做公司前,她是个特别热爱旅游、热爱运动的人:“旅游是我的最大爱好。我曾开车走遍了江浙一带,2000 年,还一个人去了拉萨。”

  “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尽管如此,还是尽量抽空外出。开车到杭州,找个山谷把车停下,绕玉皇山徒步走二三十里路,流一身汗,感觉特别舒服。下个月,我还要外出一趟。”

  现在的于华,已把工作和休息的界限掌握得比较游刃有余:“我尽量劝自己把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分配好,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休息。真的不能天天拼命工作,我已经不能再过度支出了。个人觉得男性在‘过劳死’中占的比例大一些,因为男性面应酬更多,责任和压力相较女性也更重一些,抽烟、喝酒、熬夜等不利因素也比女性更多。男性通常对自己身体的关注程度也不够,没有女性心细。比如我自己,头发掉了是影响美观的大事, 所以比别的事情都要重视,赶快就去就医了。而男性就很有可能忽略这个问题, 他们会想‘不行就去剃个光头算了’。”

  坐在记者面前的于华,美丽、从容、精干,比实际年龄看上去年轻。她有一个16 岁的儿子。谈到儿子,于华脸上满是难掩的幸福之情:“他在美术上很有天赋。其实我很少管他,他喜欢什么就让他做什么。”

  康复后我一定要跳槽

  在华山医院的特需病房里,记者见到了正住院等候脑瘤开刀的王先生。虽然是1974 年出生的年轻人,但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得多。

  王先生在上海某大型国有化工企业工作,主持公司对新项目的投资。近年公司投资力度很大,一笔投资往往达到几亿甚至几十亿元。作为一个重要部门的经理,王先生的压力很大,工作非常辛苦。

  “现在大公司都实行年薪制,国企管理模式都在向外企靠拢,加上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想做一些事情。如果不是这次突然生病,这种生活还会持续下去。” 在公司的安排下,王先生读了华东理工大学的在职研究生。今年7 月初,在期末考试的考场上,王先生晕倒了。住院之后,王先生除了查出脑中长了一个肿瘤,又查出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消化系统也不好,颈椎、腰椎都有问题。

  “以前在大学的时候,我的篮球、乒乓球都打得很好。工作后运动就很少了。每天出入都是开车,连走路的时间都很少。”

  “现在想起来触目惊心,这两年几乎每天睡眠都不足6 小时,一天三餐几乎全部在外面应酬。手机24 小时不能关机, 每天打几百个电话,公司有事随叫随到, 很多时候夜里一个电话就过去了。”

  “发病前的一段日子里,感觉生物钟完全打乱。记忆力严重下降,睡不好觉, 甚至开始畏惧电话铃声。只要一听到手机铃声响起,心就会砰砰直跳。” 幸运的是,王先生脑中的肿瘤是良性的。下个星期,他将手术。“出院后,是否继续以前的生活?” “不,我一定要跳槽,以前的那种生活不能再继续了。”王先生说。

  劳死—起源于日语专门词汇Karoshi— 意为额外的工作意味着死亡。著名的日本Uehata 报告表明,导致过劳死的工作往往对员工要求很高,而后者的健康状态却属于社会的低支持范围之内。必须认识到, 过度工作对人们健康造成的伤害,并不只在于多加了几个小时班。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大多数人在连续数天紧张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之后, 自然会强烈地想要休息。在紧张劳动之后, 人的天性要求某种程度的纵情快乐,不然, 迟早会产生职业上的特殊疾病。如果雇主听从理性及人道主义的命令,就不应常常鼓励劳动者勤勉,而应当要他们适度工作。我认为在各个行业,一个能工作适度的人才能继续不断工作,他不仅能保持健康,而且在一年中可以做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工作。”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