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正文

医院药房托管摸石头过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11:00 新京报
医院药房托管摸石头过河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药批企业争相托管医院药房,能否根治以药养医

  这一阵子,山西医疗器械工业公司药品部总经理马卫军一直忙着拓展“医院药房托管”的事情,他希望这一业务能成为公司盈利的新增长点。目前,马卫军正与山西省内一家年药品收入达1500万元的二甲医院在谈托管合作,项目已基本成熟。此前,这家公司首开山西医院药房托管先例,成功托管吕梁地区2个县级人民医院。马卫军向记者透露说,今年年底
前后,他准备另外注册一个独立的公司,专门做药房托管业务,争取明年5月正式运营。

  马卫军的这一经营计划,似乎恰与国内医改整体方向相吻合。9月4日,

国家发改委对外公布的《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争取在未来5年内根本改变“以药养医”局面。其实,“医药分家”改革早在4年前即已开始,不过当初国家选定的青岛、西宁、柳州3个试点城市终未能如愿完成改制。如今,以“药房托管”为形式的新一轮“医药分家”改革,开始重新在国内铺开,南京、重庆、苏州、济南等国内多个城市,相继出现了医院药房托管的经营模式。不过,这一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一些问题已在运行中暴露出来。

  -背景

  何谓“药房托管”?

  目前,国内各地正在运行的医院“药房托管”,主要是指在保证临床用药的供应及质量的前提下,医院将医院药品供应工作,通过公开招投标,与药品经营企业签订合同,委托药批经营,药批则将药房药品收入按比例返给医疗单位。同时,医院药房、药库的库存资金由经营企业承担,医院药品可实现“零库存”,不仅降低医院成本,还能减少药品中间流通环节,取消了医药代表开票提成的空间,降低价格便成为可能。

  南京药批争相托管医院药房

  今年5月中旬,作为新一轮“医药分家”改革的样板,南京市近200家医院掀起大规模“药房托管”运动。今后,这一模式还将被复制到南京其他二级医院以及三级医院。

  据记者了解,除了向过多药品销售中间环节“开刀”之外、切实降低药价,国内医院药房托管模式的兴起,也与药批、医院各自自身的需求不无联系。眼下,国内大大小小药批企业1万多家,竞争近乎白热化,其中约1/3的药品经营企业面临亏损困境,这些药批企业寻求谋生新途径迫在眉睫。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反商业贿赂风暴正刮向全国,医疗领域被列为重点查处对象,不少医院为避免“药品回扣”嫌疑,也有将药房“托管”出去的需求。

  相比之下,药批对医院药房的投入热情更高。据称,当初南京200家医院进行药房招标之时,有30多家医药商业企业参与竞争,最终南京医药股份公司在竞标中拿到了70%以上的医院药房托管权。

  “雨花区在南京最早试点药房托管,目前区内5个公立医院药房全部托管出去,现在区内另外两家厂矿医院也有意进行药房托管,招标工作即将开始。”南京雨花区卫生局办公室林主任表示,从运营整体情况来看,药价比托管前降低了20%多,其中竞标过程中药价降10%,之后药房自降10%,对持有大病救助卡的患者,在下调20%基础上再降8%.“目前,国家对药房托管并没有出台相应法规,大家都在摸索着合作。”马卫军称,他们公司在山西与医院商定,是按国家规定“西药顺加15%、中草药加30%”的比例返还给医院,合作还算顺畅。据调查统计,山西医疗器械工业公司托管吕梁地区的交口医院药房一年多来,该医院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下降12%,而门诊量还有所增加。

  药批叫苦:医院开价太高

  早在2002年4月,当时国家计委等九部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三项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选定青岛、西宁、柳州3个城市推进医药分家的改革试点。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这次改革试点被专家评定为“失败”。几年后,南京市再次大胆尝试药房托管以破解“以药养医”的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价、遏制了药品回扣风气。

  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大处方等许多问题不断暴露出来。

  据了解,部分药批企业抱怨称,有些药批不惜血本争抢着去托管医院药房,医院方面的开价越来越高,而这些过高费用最终还得由老百姓承担。

  “现在,药房托管模式在南京已经有些‘变味’了!”江苏医药实业有限公司(改制前是江苏省药监局下属企业)市场部某负责人称,一些药批为拿到“地盘”不惜亏本,把医院胃口吊得越来越大,给医院返利从过去不超过销售收入的35%一下子提高到45%左右,这种恶性竞争倾向太明显了,本来托管初衷是要“斩断灰色医药回扣链条”,但这样下去,最终亏损的成本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老百姓承担。“去年4月他们托管了一家医院,一年亏损了将近40万元。”该负责人表示,现在这家医院仍然希望提高返利比例,他们做得很累。

  专家:药房托管无法根治“以药养医”

  对于南京大规模推行的“药房托管”试点,

卫生部相关领导曾批示,要求了解“药房托管”后药价是否降低,医院与药品的经济联系是否切断,群众负担是否减轻等,关键是要医院、经营企业、老百姓三方都能受益,把医药回扣的灰色链条要砍掉。对此,有专家指出,只要国家对医院收入的补偿不到位,不论形式怎样变化,都很难割断医院与药品销售之间的经济联系。

  9月13日,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王耀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家鼓励地方对“医药分家”进行多种尝试的初衷是好的,但最根本的前提是国家财政必须给医院以足够补偿,目前医院拿到的财政补贴不足10%,这个前提不改变,医院就很难与药品收入脱离干系,仅仅在药房管理方式上想办法不会见效。

  “国外‘药房托管’也并非全部成功,医药很早就分开的德国算是成功案例,而韩国搞了药房托管之后,病人花钱反而更多,药房也不如过去规范。”王耀宗称,国内目前正在尝试的“药房托管模式”,更是难解根本问题,一方面要保证医院利润不损失,另一方面托管企业也要挣钱,而且一些医院提成比例还在上升,这些因素存在就很难保证老百姓能真正得到实惠。

  “现在国内正在兴起的‘药房托管’模式,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药房托管,而只是一个集中采购的物流平台。”资深行业顾问、北京千竹营销咨询公司副总经理陈晓松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药房托管,应该对药品在医院中的流通进行管理,参加医院中的处方流通、配药、药剂师审核等整个药事管理,这一块才是医院成本消耗非常大的地方。陈晓松称,目前大家都在做的“药房托管”,只是把以前给医院配送药品的20个医药公司变成1家医药公司,目的仍是把药品送达医院。

  本报记者 李宗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