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健康大视野专题 > 正文

战地记者:记者中的王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14:49 健康大视野
战地记者:记者中的王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记者中的王牌 硝烟里的英雄(2级标题)

  从1854年2月《泰晤士报》记者威廉·拉塞尔随英军远征开始,到CNN直播战争,150多年来,无数战地记者奔赴战场把生命的恐惧与凋谢、心灵的希望和悲伤传递给和平生活中的人们。

  我们把那些归来的或留魂他乡的战地记者,称之为——英雄!(引言)

  文/李鹏

  战地记者是新闻行业中的高危族

  群。他们的伤亡率通常高于战场

  第一主人公——兵。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消息报》有44名记者牺牲,占报社记者总数的三分之一。越南战争中有63名记者殉职,萨尔瓦多内战(1980~1990)中有40名记者丧生。在索马里内战(1992~1993)中,至少有4名西方记者丧生,新华社的刘江在身中冷枪后死里逃生。在波黑内战的前两年中,死于巴尔干的各国记者已达68人,创下二战以来记者年平均死亡率的新高。在1999年的北约对南联盟战争中,投入战斗的北约部队无一伤亡却有记者丧生,中国记者也首次上了死亡名单。

  中国最初的战地记者

  ——《申报》记者

  1882年7月朝鲜发生“壬午政变”,中日两国都派兵入朝,《申报》特派该报原驻横滨及烟台记者各一人,赶往朝鲜作实地采访,发布有关朝鲜战乱情况的报道,9月9日起,连续在该报发表。这是有关中国报人采访战事活动的最初记载。

  跟随红军的足迹——范长江

  在中国的新闻记者中,范长江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范长江曾追随着红军的足迹,记录了中国伟大的抗日战争。他在1935年发表的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第一次报道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震动。1936年,政局动荡,战火频繁,范长江穿行千里戈壁,深入内蒙西部,对日寇觊觎这一地区的实际情况作了考察。12月,西安事变爆发,他不顾个人安危,直奔事变中心,对周恩来进行了采访。接着他又进入革命圣地延安,与毛泽东作了通宵达旦的畅谈。回到上海,他发表了震动朝野的系列报道,传播了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政策。抗日战争爆发后,范长江想方设法到战事最激烈的地区采访,他在津浦路前线写下了包括介绍台儿庄战役的大量通讯。周恩来曾经在给他的信中说:“听到你报道的前线上英勇的战讯,并带着光荣的伤痕归来,不仅使人兴奋,而且使人感念”。

  中国报道世界大战第一人

  ——肖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活跃着6名中国记者。他们是《大公报》的肖乾、《中国之声》(又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陆铿、《中央日报》的毛树清和乐恕人、《新民报》的丁垂远和《中央通讯社》的余捷元。1945年初,肖乾经申请,获批准为盟军随军记者。3月,肖随柯林斯少将指挥的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河,自法国东北部南锡城渡过萨尔河,他坐在装有炸药箱的军车上进入德国凯泽斯劳滕。4月,正当第七军追击纳粹军将攻夺莱茵大桥时,肖乾接电赶返伦敦。

  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中国记者

  ——胡政之

  胡政之名霖,笔名冷观,生于四川成都,曾留学日本学习法律。1916年10月,他在天津受聘担任《大公报》主笔,开始了他服务于该报33年的报人生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实际上这是一次帝国主义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赃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会议。当时,中国公众十分关心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能否交还中国。胡政之出于职业记者的新闻敏感,他毅然决定到巴黎采访,了解和会真相。将中国代表拒签和约的消息及时发布回国内。

  抗战时期第一个在前线牺牲的战地记者——方大曾

  方大曾(1912-1937)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一个在前线牺牲的战地记者,生前他拍摄了大量反映中国民众抗战情形的纪实照片,并撰写了一系列通讯,牺牲时年仅25岁。

  采访朝鲜战争第一人——李庄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人民日报》当时尚未派遣常驻朝鲜记者。经有关方面多次商量,《人民日报》决定派李庄到朝鲜前线采访。临行前,《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语重心长地告诉李庄:当记者,要尽量“前伸”,千方百计取得第一手材料。 李庄到朝鲜后随人民军主力采访,部队进到哪里跟到哪里。在不太长的时间,访问了相当多地区的人、事,出了《朝鲜战地目击记》小册子,深受读者欢迎。李庄在为期三个余月的采访中,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鲜为人知的事实材料,为国内广大读者了解、掌握朝鲜战局提供了极为宝贵的信息。

  当代著名战地记者——水均益

  作为新华社驻中东分社记者,积极参与了海湾战争的报道,是国内主流媒体首批赴战地采访的记者之一。同时,他对阿以矛盾、巴以冲突进行了多角度、全面、深刻的报道,是国内、国际新闻报道中对中东问题有深刻研究、独特见解的记者之一。

  链接: 国外著名传媒人

  如何改写历史(2级标题)

  铁汉战地记者

  ——内斯·海明威

  战地记者中的硬汉——海明威中学毕业后,他因渴望赴欧参战而不愿上大学,但因为视力的缘故没被批准,便到《堪萨斯明星报》做了见习记者。因在报道意大利战争中表现出色,刚满19岁,他就获得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十字军功勋章和勇敢勋章。 他先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报道,被炸成过重伤,膝盖被打断,身上所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就有230余块,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他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以记者的身份走访东亚战场。1954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名著《老人与海》脍炙人口。

  第一位战地记者

  ——威廉·拉塞尔  

  战地记者这一职业是随着近代报业的发育而出现的。英国人威廉·拉塞尔(1820~1907)曾因报道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而长期被认为是第一个战地记者。从克里米亚战争起,拉塞尔就为全国瞩目的媒介人物,他对英国远征军伤病、卫生状况和伤亡的报道引起英伦三岛的悲伤和震惊。他的文章产生了以下的巨大影响:英国内阁倒台、英军司令易人;南丁格尔小姐走上前线,创立现代战地护理制度;英国桂冠诗人丁尼森在其作品中大段大段引用拉塞尔的文句。拉塞尔因他的战地报道而成为“拯救一支军队的人”并被封为爵士。他一生采访过十余场战争,最后一次从事战地报道已是59岁高龄。

  最伟大的战地记者

  ——罗伯特·卡帕

  卡帕是匈牙利人,1913年生于布达佩斯,原名安德烈。“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这是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卡帕,最初成名于1936年西班牙内战期间。他所拍摄的“共和国战士之死”,捕捉到一个战士中枪倒下的瞬间状态,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具戏剧性的战争照片,一幅不朽之作。二战期间,他深入欧洲战区的各个前线。在他亲历的欧洲战场摄影手记《失焦》中,卡帕用镜头、用心灵、用生命历险目击、记录、诠释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1938年,卡帕与《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一同约定赴延安采访,但是到了西安,受到国民党的阻挠,卡帕未能成行。1944年,他随联合国部队开辟第二战场,参加了在法国北部诺曼第的登陆战,拍摄了极为精彩的报道照片。 二战后,卡帕原本希望成为“失业的战地摄影师”,但1948年他却又跑到以色列去记录那个新成立国家的斗争。1954年,他在越南拍摄法国作战部队时被地雷炸死,终年41岁。

  待在战场时间最长的战地记者

  ——库尔特·肖尔克

  肖尔克40岁那年,突然决定成为一名记者。哪里有流血冲突,哪里就留下了库尔特的身影。他把发生在斯里兰卡、库尔德地区、阿富汗、波斯尼亚、车臣、科索沃等地的重大事件在第一时间里告诉了世界。他待在战场上的时间比任何人都长。 2000年5月24日,在距离弗里敦80公里处, 他被炮弹击中头部身亡。在此前不久,他刚被授予自越南战争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地记者的称号。库尔特之所以令人尊敬,是因为他从来不把自己的职业看得比人的生命还高。美国派驻萨拉热窝的另一位记者布兰德回忆说,有一次他正在和库尔特一起用餐,突然炮弹落到了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布兰德的第一反应是赶快逃命,而库尔特的第一反应是开车向炮弹炸落的地方跑去。

  中国人民的朋友

  ——埃德加·斯诺

  美国新闻记者、作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坎萨斯城一个出版印刷业主之家,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