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健康大视野专题 > 正文

中国传媒人健康状况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14:49 健康大视野
中国传媒人健康状况调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你看到他们的时候

  他们与新闻在纸上、网上、屏幕上

  你看不到他们的时候

  他们与新闻在路上(引言)

  他们曾被公众视为“上边派来的人”

  他们头戴“无冕之王”的帽子

  他们能征善战、妙笔生花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

  他们冲锋陷阵去采访

  他们熬夜熬成熊猫眼

  他们365天吃盒饭

  他们黑白颠倒写稿忙

  导读

  一、传媒人的状态

  二、传媒人的健康

  三、传媒人自己谈

  四、传媒人ABC

  传媒人之痛(2级标题)

  信息时代,不仅是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更是新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在人们思维范式的这种转换中,传媒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长久以来,传媒人头顶着无冕之王的光环,站在信息的风口浪尖之上,洞察着世变风云,传播着时事民风。

  但是,传媒人责无旁贷地关注着时事,关注着舆论,而却很少关注自身。传媒业的受众群体对传媒的理解,也只是他们传播的信息,而这其实只是传媒人们的作品而已。

  就像再投入的演员也有走出角色的时候,说起传媒人,当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再是“传媒”,而是“人”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容易被传媒人忽视的,就是他们自己,传媒人的健康问题终于凸现出来。

  众所周知,健康状况与生活状况密切相关,传媒人的生活具有不可改变的特殊性,在制作本期话题的时候,我们始终也无法摆脱对传媒人生活状态的关注。我们为此采访了很多传媒行业的精英人物。都说身边的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想必健康就是如此,所以,这一问题时常会让传媒精英们感到唐突和茫然。

  面对着传媒行业里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也许,我们的讨论只是一个开始,这一问题,终将成为传媒行业里的猛虎让人闻之色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展开这一讨论,让传媒人把深度报道的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来,暂且收起高瞻远瞩的眼睛,低下头看看自己的身体,想一想,自己毕竟也是一个普通人。

  (◆2004年有关机构曾对驻京媒体的1182 人进行了健康体检,结果显示各体检项目未见异常者仅有 28 人,只占受检人数的 2.37%!其中肥胖、血脂异常、视力下降、咽炎等为多发疾病。

  ◆健康专家预言,传媒人将比普通人群提前十年进入亚健康状态,这除了与超长时间工作、睡眠严重不足、体育锻炼过少、膳食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有关外,身心压力过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欧盟有关机构调查表明:欧盟国家中近一半的专业记者患有紧张症和周期性疲劳症,近1/4的记者每天需要服用镇静或兴奋药物才能进入工作状态。)

  被遗忘的焦点(2级标题)

  文/双子

  只要踏进了传媒这个江湖,忙碌奔波就成为了唯一的生活状态。每个传媒人每天都必须像“全能战士”那样去战斗:冲锋陷阵去采访、守着电脑在写稿、吃着盒饭度日夜。于是一张毫无血色的脸以及黑眼圈,成为办公室里最常见的面部表情。(引言)

  有云的地方, 就有天下;有人

  的地方, 就有江湖。如今在

  传媒业这个江湖里,同样是

  风起云涌、人声鼎沸: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各显神通,竞争激烈异常,尤其在挖掘新闻、聚焦热点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但这群习惯于将目光投向别人、在周围发现焦点的媒体人,如今却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北京电视台记者郑立在雅典拍片时猝死”、“31 岁的云南电视台女主播张小燕命丧演播室”等事件将传媒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问题摆到了全社会面前。

  人人都是工作狂

  只要踏进了传媒这个江湖,忙碌奔波就成为了唯一的生活状态。这一方面是工作性质决定了传媒人必须要拼命工作。有时为了保证第一时间完成采访,发出报道,日夜连轴转都不是没有可能。

  另一方面这也要拜激烈的行业竞争所赐。传媒业的地盘争夺有目共睹:传统的报刊、广播依然在捍卫属于自己的地盘,电视为了确保优势也是不敢松懈,而作为新生代的网络更需要不断的壮大来拓宽自己的舞台。激烈的竞争也带动了人才的流动,谁都可能是下一个淘汰者。为了不被淘汰,除了努力再努力,你还有其它选择吗?

  于是人们渐渐习惯了一直端坐在电脑前,靠吃盒饭零食度过白天黑夜。于是每个人的抽屉里,除了办公文件,几乎都放着牙膏、牙刷、毛巾、香皂、

香水等等物件。于是连续熬夜工作后的显著标志——一张毫无血色的脸以及黑眼圈,成为办公室里最常见的面部表情。于是当“随时准备加班”、“手机必须一天24小时开机”等等被写进工作准则,当加班熬夜开始变得习以为常,当忙碌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唯有坐地铁时才可以稍微喘口气,身处传媒圈中的人们就这样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了“工作狂”。

  光环下的疲惫

  在一般人看来,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总是保持着一副精力充沛、精明强干的形象。尤其那些常常穿梭于重要场合的记者,更被冠上了“无冕之王”的称号。然而在忙碌的工作面前,媒体人的日子已没什么规律可言,由此催生出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身心俱竭、健康问题突出,这与外人眼中的光鲜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2004年有关机构曾对驻京媒体的1182 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其结果简直让人大吃一惊。结果显示各体检项目未见异常者仅有 28 人,只占受检人数的 2.37%!其中肥胖、血脂异常、视力下降、咽炎等为多发疾病,而且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原本属于老年人的“三高”问题也提早侵袭记者队伍。

  健康专家预言,传媒人将比普通人群提前十年进入亚健康状态,这除了与超长时间工作、睡眠严重不足、体育锻炼过少、膳食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有关外,身心压力过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除了要真实、及时还要新奇有趣。在可以多渠道获取信息的今天,各家媒体为了将人们的目光聚拢到自己身上,争“奇”斗“新”就成了最后的杀手锏。这就给无论是选题的策划者还是执行者都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

  一般承担确定选题的编辑都要有突出的策划能力,能够根据记者上报的新闻线索迅速找出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并发现最贴近读者的切入点而组织专题报道。但组织策划选题却并不像俯首拾叶般简单,因此对于一名编辑来说,加班熬夜并不可怕,找不到合适的选题才是最痛苦的事。

  而对于记者来说,心灵上的煎熬可能更要大些,没有奇闻时要尽量找奇闻,有事情发生时,又要考虑怎样写才能引起轰动而不是不必要的非议。一个专业称职的记者,除了要具备出色的新闻敏感性,对文字能力的要求以外,还应该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决不能用自己主观的感受来影响对事件的报道,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来左右观众的看法。

  对于记者的要求还不止于此,在这个讲究人际关系的时代,新闻采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许将是事前根本就想象不到的,尤其社会上广为流传的那句“防贼防盗防记者”的调侃,更有将记者拒于千里之外的危险。因此记者一定要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来打通顺畅的新闻渠道。

  每个传媒人每天都必须像“全能战士”那样去战斗,身心压力可想而知。欧盟有关机构调查表明:欧盟国家中近一半的专业记者患有紧张症和周期性疲劳症,近1/4的记者每天需要服用镇静或兴奋药物才能进入工作状态。

  各类疾病困扰、身心的双重压力,耀眼的光环难以掩盖满身的疲惫。但累归累,倦归倦,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为了家人的希望,也为了保住这份工作,这样的状况却不得不继续,而健康问题也将作为心中不能承受之重而始终伴随着他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