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人健康问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14:50 健康大视野 | |||||||||
丁振辉 远离新闻(2级标题) 在丁振辉狭长而幸福的眼里,新闻不是爆发式的绚烂,而是满眼明亮的光。他一天不曾离开新闻和网络,在忙碌和坚守中,丁振辉在追索全部的美丽。(引言) 文/高佳妮
媒体人的健康问卷 1.媒体是社会各行的“晴雨表”,因为处在变动中而精彩。作为一个网络传媒人,您是如何理解“健康”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请谈谈您的健康理念。 谈到健康,通常人们都说“身心健康”,我个人理解就是所谓的身体的生理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健康应该是一种和谐与平衡的状态。 2. 在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之间,您更看重哪一个,并如何平衡二者关系的? 没有所谓更看重哪一个,我个人认为两个都非常重要。一个人,身体就算非常健康,如果心理不健康,也会对自身造成一些问题,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一些伤害。如果光有心理健康,其身体不健康,那也是无法享受生活的。要做到两者关系的平衡,身体健康是一个基础,是要通过锻炼身体、注意保健,但是心理健康,更多的是要修身养性,提高境界。 3. 媒体人中有80%以上是亚健康,您觉得亚健康最明显的表现是什么? 首先身体经常会感到很疲惫,容易疲劳,体力不够充沛,甚至有一些明显的症状,比如职业病:颈椎病、脂肪肝、内分泌失调。另外就是心理上的亚健康从而导致外在的一些表现:比如感觉压力太大,从而情绪容易波动,甚至急躁。 4.您觉得现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您一般多长时间体检一次? 总体来说也是亚健康状态,不过这两年更加重视健康的问题,并开始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锻炼和不断修身养性,已经在逐步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一般一年做一次体检。 5. 您认为影响媒体人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职业、社会、心理)相比电视台、其他媒体,网络媒体的传媒人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因素一般都有:工作繁重,长期超负荷加班、熬夜、工作压力巨大。相比电视台等其他媒体,网络媒体的传媒人的特点是: 1、节奏更快 作息时间基本没有规律,随时打乱节奏。互联网媒体发稿周期是以秒计算的,随时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比如一个重大突发事件,对于网络媒体人来说,必须在几分钟内、甚至几秒中内对消息处理、发布到位。 2、压力更大 随着网络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竞争更加残酷,网络媒体人的竞争压力更大。压力更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网络传播的放大效应,因其网民参与并能发表评论和观点等互动与即时的特性,网络媒体人承担了更大的社会责任与压力。 6.在您的传媒生涯中最难忘的故事是什么? 传媒生涯中,最难忘的故事是在2002年初到2004年底,负责搜狐新闻中心的主编工作期间,与新浪新闻的白热化竞争的 点点滴滴。也是在那三年,新浪失去了长期以来的一个绝对优势,就是在国内国际重大特大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发布上,搜狐经常领先,不过很遗憾,由于搜狐新闻影响长期以来的相对劣势地位,不是那么容易被网民感受到,当然,搜狐新闻的崛起也是被业界所认可的。 7.您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这种性格对您工作、生活的影响。 我是一个性格随和、追求完美,做事雷厉风行、热情和重义气、较宽容的人。这种性格首先对我的工作来说,由于对效率和完美的重视经常让人觉得我象个疯子,也成了工作狂,对下属也非常严格。生活上,比较容易相处,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但是追求完美和效率的个性也会导致对家人和他人都比较挑剔,不过还好,我还算比较宽容。 8. 您平常睡眠多长时间?是否经常处于过劳状态?您觉得自己是亚健康吗? 平常一般每天睡眠6个小时,经常5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从2000年从事网络媒体工作以来,一直处于过劳状态,开始出现亚健康的情况好像是从2003年左右。 9.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减压。 不断学习、充电,同时提高自己的境界,以及扩大自己的视野与胸怀。事情永远做不完,必要的时候要更加重视休息。 10对媒体人在健康方面有什么忠告和建议? 呵呵,最好远离新闻,尤其是互联网媒体的新闻工作。 11.有人说:“健康的身心来自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您怎么看这个观点,您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想无非就是重视休息以及生活规律化,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 12.常年加班、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对健康的影响比较大,对您身体产生哪些影响? 职业病:比如颈椎不好、伏案工作导致经常背疼、脂肪肝、发福什么的。 13. 在运动和静养之间,您更喜欢哪一个?如果是前者,请您谈谈您所理解的运动精神? 我更喜欢静养。一个星期也就运动2次左右吧。 14.工作之余,您最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平常您的休闲生活如何安排? 最喜欢打篮球、滑雪、游泳、徒步。休闲生活一般就是喝喝茶、找朋友聊聊天。(丁振辉 奇虎网 www.qihoo.com 内容总监) 李元友 以公义的名义 出发(2级标题) 媒体,作为社会的第三种声音,担当着维护社会正义的职责;记者作为媒体的延伸的手臂,常常是社会良知和道义的维护者。而正义之花,往往都是在高压下艰难地盛开。(引言) 文/高佳妮 健康重于工作,应该摆在第一位。”李元友坦言,“我不是健康的。做媒体的,大脑随时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睡觉时都要睁一只眼睛,来应付随时出现的新闻情况,随时准备出发去现场。这一期刚刚结束,下一期接踵而来,似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而且你要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激情,你需要随时做好出发的准备。在家里,我的出差行李是一直准备好的。精神高度紧张,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写稿是影响记者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我自己就有严重的头疼病和颈椎病。有报道称:媒体人的平均寿命不到50岁,可见媒体人的健康状况已令人堪忧。” 在问及当人身安全和采访任务发生冲突时,他将如何抉择时,李元友笑了,“其实没有选择。这如同问一个警察在面对一个武装的罪犯时,是冲上去还转身逃跑,我想90%以上的警察都会选择冲上去的。同样,一个优秀的记者,当采访有危险或者明知会受到伤害时,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冲过去,职业要求如此。特别是战地记者,更是活跃在战火弥漫的前沿。记者是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职业,面对压力,不管来自哪一方面,一个称职的记者都会迎击并坚持下去。” 记者是一个劳累且危险的行业,特别是战地记者和新闻调查、写批评报道的记者,几乎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恐吓和伤害。在李元友的记者生涯中,有过多次惊心动魄的采访经历,不乏围追堵截和威胁恐吓,其中以河北邯郸市知识产权纠纷案和解救蒙冤入狱的企业家陈远豪案最为惊险和曲折。 鸡蛋碰倒石头 2000年,李元友随其他记者一起赴河北邯郸市采访 “邯郸制药厂侵占河北中医院的知识产权纠纷案。”对照半尺多高的材料,他在调查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是邯郸中医院院长侵占了知识产权,以其在当地的势力和威望反而诬告邯郸中医院院长侵犯了他的知识产权,误导法庭,最后致使邯郸制药厂厂长蒙冤入狱。在调查中,李元友发现很多人躲躲闪闪,甚至不愿接受采访,他觉得事出蹊跷。 原来原告邯郸中医院的院长不仅是河北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的好朋友和保健医,当地法学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更是当地的社会“名流”和地方一霸,混迹黑白两道,在当地非常猖狂,就连当地的司法部门都惧其三分。而被告只是一家药厂的经理。在这一场“鸡蛋碰石头”的案件中,李元友发现“鸡蛋”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当时,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对案件的报道都偏向中医院,他的报道一出,就意味着要推翻其他媒体的报道,报社也不愿意出,李元友里外受压。李元友本来是中医院请去做报道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耀武扬威的中医院院长才是卑鄙的剽窃者。为还社会一个公正,他就开始着手调查。此时,闻见风声的中医院院长派人送来红包、试图通过贿赂来阻止调查,已隐约知道内情的李元友拒绝接收,继续调查,中医院院长恼羞成怒,多次派人跟踪并威胁李元友,试图阻止调查。被李元友巧妙地拒绝了。采访结束,他人还没回到报社,恐吓信和匿名信就先一步到了。冒着被处分开除的危险,他将文章刊发出来,在全国特别是河北省掀起了轩然大波。案子重新审理,法院以李元友取证的资料为依据,邯郸制药厂470名员工集体为他的阐述出庭作证,法院最后终于判邯郸制药胜利了,场下的群众人欢呼起来,李元友在走出法院大门时也流泪了,正义之花在坚持中开放了。 李元友说:“一个记者,不能只会写赞颂的稿子,还要学着写反面报道和新闻调查,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要写出几篇在业界有影响的好稿子才不枉为记者的称谓。记者代表的是媒体,不仅报道新闻事件,更是一种社会监督力量,就要起到监督的作用。即使面对压力和威吓也不能屈服。” 正义之笔 天门警示录 如果说邯郸制药厂还只是一个采访时承受的外在的压力,多次采访救助蒙冤入狱的企业家陈远豪更能彰显一个记者的社会正义感。 2003年,李元友收到一封求救信,他带领一个实习记者三次赴湖北天门市采访调查著名企业家陈远豪蒙冤入狱案。 陈远豪,中国“棉改”第一人,著名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经过他多年的努力,将一个连年亏损的金天棉纺公司办成了年利税5千万的棉纺企业,按照他的计划,在五年内,就可以将金天棉纺公司打造成利税上亿元的棉纺航母。因为不愿意上交政府某领导毫无名头的200万赞助费,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双规”。为确定他违法违纪的罪行,天门市政府先后花了上百万的费用四处取证而一无所获。 清廉的陈远豪确实没有犯罪的迹象。没有证据,定不了罪,陈远豪就被遗忘似地关在天门监狱,一关就是三年。多方采访,了解真相后的李元友写了两万字的《天门警示录——湖北省优秀企业家陈远豪3年冤狱新闻调查》。文章写出来后,却很难刊发,在多次协调下,文章终于得以与大众见面。 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发出来后,很快被新浪网、搜狐网、新闻文摘等各大网站报刊大量转载。短短两天,上下震动,在全国引发了企业家生存环境的大探讨。BBS讨论区跟帖的人每天达到数千人。天门市市政府专门组织一个班子回击网民,官民之间的论战长达两个多月。搜狐网将其放在首页第一条,新浪网将其放在新闻首页里的第二条,并在热点评论里挂了一个月。搜狐频道的总编李善友亲自打电话过来,为这篇文章为他们网站带来的高点击率向他致谢,文章开了搜狐财经的先河…… 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陈锦华看到报道后拍案而起,亲自打电话要求湖北省省委书记重新审判陈远豪案件,还企业家一个公正。2003年,天门市法院重新审判这个案子,宣判陈远豪无罪。2003年3月13日,身心疲惫的陈远豪被释放出狱。一场冤狱终于尘埃落定。 心存正义之气是一个称职记者的必备条件,李元友自认为是一个性格豪放,富有正义感、重感情、讲义气的人,对于虚伪、无诚信、狭隘、狡诈的人特别反感,对看不惯的事情就想鸣不平。对于不公正的事他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想还清的冲动,知道企业家蒙冤受迫害时,记者有责任将一个真实情况告诉公众,还企业家一个清白。 每一次,采访的过程是艰难的,稿子发出来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却是他所享受的。每当在采访中遇到困难时,他就告诫自己,坚持,再坚持,每坚持一次就离最后的胜利近一步。夜深人静的夜晚,他写完稿件的最后一个字,站起身来,望着窗外,月光四溢,夜凉如水,那时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李元友 中国企业报社长助理 资深记者) 牛文文 我们是疯子(2级标题) 做主编的经常像疯子一样,在关注一件事情的时候,思维往往愿意走极端。我相信这是做主编最好的气质——这是艺术气质,而决不是商业气质!(引言) 链接: 《中国企业家》是一本创刊18年的财经杂志,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锐财经媒体,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新锐的风格,现在的财经媒体、财经杂志最长时间是五六年,在以前没有这样的类别,而杂志是1985年创刊的,这18年正是中国企业家出现和壮大的历史。 文/高佳妮 作为《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总编辑,牛文文自称是一个很疯狂的人,传统的羁绊和世俗的指责对他一点作用都不起。他的思维开阔,想法前卫,触觉非常敏锐。 当网络兴盛起来以后,对纸媒的冲击很大,一时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的竞争压力很大,要想办一本新锐的、走在时代前列的,制定行业标准的财经杂志,主编要随时高度紧张,时刻保持激情,保持勇敢和对业界的敏感,还有必不可少的才情,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势态,才能策划出针砭时弊,击中企业界要害的好选题来。 主编是一个媒体的灵魂,他掌控着杂志的大方向,他的个性和观念决定着报道的方向。牛文文却坦言他的主编生涯是狂乱的,他讲道:“在刚接手《中国企业家》杂志时,事情太多,整天忙得天昏地暗,我对我们的总经理说,我们俩要合作,我说你要认识到我们是疯子,做主编的经常像疯子一样,在关注一件事情的时候,思维往往愿意走极端。我相信这是做主编最好的气质——这是艺术气质,而决不是商业气质!在这种课题下我回答生活。我在《中国企业家》做了四年,很多认识我的朋友说牛文文自打做了杂志以后,人就消失了,电话少了,朋友也不见了。何止如此,那时开车上班,就连路途的风景都很少看。冬去春来,匆匆而过,有两年,我甚至不知道外界四季物候的变化。” 压力特别大时,人就处于一种疯狂状态,这也正是健康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牛文文回忆说:“我记得刚做杂志的时候,那时做梦都在想怎么能将这本杂志做成业界一流的,能被企业家认可,能对中国商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对传媒的热爱使我和杂志社所有的人都在努力。那时我上洗手间,抬头看树的时候,我突然看不到绿色,外面是阳光明媚,但在我眼里生活已经失去色彩了。朋友不能交流,风景在你眼里黑白片,人在一定压力下会有这样自然的反映,这种压力一般要持续半年左右,后来我的一些朋友分别进入了这种状态。在《经济日报》二十周年庆典的时候,让我们每一个人写一篇文章,我写了一篇‘主编集中营’,因为在《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有20多个子报子刊,这两年,大量编辑部的旧同事,主任和记者,忽然之间成了下属媒体的主编,我看见他们每个人嘴上起包,脸色青灰。现在想想那是严重的亚健康,特别是一个新媒体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主编是消耗心血最多的一个。” “媒体是一个很劳累的行业,劳心劳力。我有一个很优秀的朋友,是国内一家地理杂志的主编,在他30多岁风华正茂时得了淋巴癌,没几个月就死了。有时候你感觉生命很脆弱,很无常,健康才是第一位的。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现在我很注意保健,每天抽时间锻炼。打打乒乓球,游游泳。虽然我每天只睡6个小时,但因为喜好运动,第二天还是精力充沛;另外,保持着一颗年轻开放的心态很重要,我们杂志社里很民主,我提出观点,随时欢迎大家来批判,欢迎年轻人向我挑战。要想做一本新锐的杂志,主编的思维就要不受约束。” 主编大多都是雷厉风行的,牛文文就是那种典型的雷厉风行者。他个子不高,走路却快似一阵风,思维如同他的步伐,舞动在思想的鼓点上。 他瘦小精干,坐在对面,粉红色的衬衫彰显出他的活力和开朗,一头浓密的头发像帽子一样扣在头上,不时地扬起头挥着手认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独特的造型如同他执掌的杂志,新锐而充满张力。媒体人都是独立的思想者,他在用一本杂志传达着他的商业伦理。 中国是一个缺乏商业文化和商业史的国家,《中国企业家》杂志就在探索中建构中国的商业文化和中国式的商业伦理。”未来几年,如果条件成熟,牛文文说他将会写一部像《商道》那样的企业商业史性质的小说。(牛文文 1966年生人,《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财经观察家,资深传媒人,连续两届获得三项中国新闻奖。他组织和创办的每年一届的企业领袖年会,在企业界影响深远。著有《领袖的资格》等书。他所倡导的中国式商业文化和商业伦理在中国企业界引起很大反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