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登上南极的专家讲述南极真实生活(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06:08 郑州晚报 | |||||||||
董兆乾接受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专访。郑州晚报记者 王银廷/图 核心提示:当董兆乾1979年从祖国大陆飞赴南极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被人们所关注,在中国南极考察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他是最早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在此后的十余年中,他先后六次赴南极考察,从1993年开始,他又担任了中国极地研究所所长和名誉所长职务,对南极考察进行整体协调。他究竟是如何成为中国南极第一人的?在南极他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中国南极考察目前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昨天,董兆乾教授应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之邀来到郑州,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最早登上南极的中国人 郑州晚报: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情况好吗? 董兆乾:我今年64岁,1966年从山东海洋学院物理学专业毕业。 郑州晚报:你作为最早登上南极的中国人,很多人想知道你是如何与南极结缘的。 董兆乾:提起这事,应该从1979年说起,那年澳大利亚政府邀请中国派两名科学家参加他们的南级考察,国家海洋局得到了一个名额。 郑州晚报:你是报名申请的,还是上级指派去的。 董兆乾:应该说是指派的,因为对于我来说,消息来的也很突然,事先根本不知道。国家海洋局得到了一个名额后,就开始在全局近两万人中挑选人选,挑选人选是秘密进行的,一天早上,我正在筒子楼里做饭,所领导突然跑来说,组织上决定选派我作为中国科学家代表参加南极科考。 郑州晚报:你认为你为什么能在近两万人中脱颖而出被选中? 董兆乾:也许组织上认为我会说“洋话”,我在大学期间学的是俄语,后又攻下了英语。 郑州晚报:你第一次去南极的工作和任务是什么? 董兆乾: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海洋局给我交代了两个任务,一是去看南极考察的运输、通讯、后勤保障、站地维护、内陆考察需要怎样的条件,为我们自己去南极建站做准备;二是作为科学家,多采集样品,多收集数据,回来之后组织科学家进行研究。 郑州晚报:从决定到出发,你准备了多长时间? 董兆乾:前后也就十多天就办完了去南极的手续,记得当时经过新西兰的时候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媒体的记者都为中国人进入南极考察而欢呼庆祝。 郑州晚报:第一次你是如何去南极的,坐船还是坐飞机? 董兆乾:乘飞机,是大力神号。 郑州晚报:当你到南极后,你面前是什么景象,有什么感想? 董兆乾:我们是1980年1月12日到达南极的,说实在的,当时我没有什么想法,一下飞机,就架起所带的摄像机,四处跑着拍,回到祖国大陆后,还制作了一个《初探南极》的纪录片,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南极差点没有被喂鱼 郑州晚报:一些媒体上说你曾去过八次南极,是不是每次去南极都是乘飞机? 董兆乾:首先更正一下,我去南极的次数不是八次,而是六次,可能是一些媒体给我算次数时有问题,有时我在那里连续呆了一个夏季和一个冬季,他们给我算成了两次。去南极也不可能每次都坐飞机去,绝大部分是坐船。因为目前在国际上赴南极的最主要交通工具仍是考察船。 郑州晚报:据一些曾经去过南极的科考人员说,去南极最怕的是海上航行? 董兆乾:应该说是很危险的,中国的考察船一般是从上海出发,然后经澳洲,再往南走,就到了南太平洋上的西风带,这里是去南极的必经之地,常年盛行西风,有多个气旋环绕,素有“无风三尺浪”之说,是去南极考察最困难、最危险的一段航程。 郑州晚报:你见过的风有多大? 董兆乾:有一次风力达到了12级,海浪高度足足有20米高。 郑州晚报:在船上是一种什么感觉? 董兆乾:12级的风力,有多大的威力,可能一般人想象不到,但大多数人都知道台风,台风的威力大家也都了解一些,但台风的风力不过9级。在1993年以前,咱们国家去南极用的是普通船“极地号”,1993年之后用的是破冰船“雪龙号”。就拿雪龙号科考船来说,船有2万多吨、160多米长,但就是这么大吨位的船,也被吹的摇来荡去,船摇到倾斜度二三十度已经是非常危险了,但遇到大风暴时,船的倾斜度最大时摇到了42度。除了左右摇摆,船体最怕的是前后摇摆。航行中,科考船像一条在海面上跳跃的海豚,船首随风浪栽入海水中,随后又高高跃起。每到这种情况,船长和船员是最紧张的。 郑州晚报:这样会有什么危险? 董兆乾:在船头部栽入海水时,船的尾部就会腾空露出水面。船的螺旋桨都在船体的尾部,在高速运转时,螺旋桨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过热而报废。一旦船体制动装置出了问题,就和自行车掉了链条一样,如果不设法及时离开旋风带,只能是翻船等死。 郑州晚报:船上的人员都有什么样的感觉? 董兆乾:船员们也许会好一些,但科考人员就受不了,弄的头又晕又疼,躺在船舱内,心里都紧张的很,吃饭也没有了食欲。为了保证安全,遇到大风浪,船长会让所有人员都进入船舱,然后封闭大门,以免海水灌入。 郑州晚报:你在海上航行途中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危险是一种什么状况? 董兆乾:确实有一次很危险,在“魔鬼西风带”地区,我们遭遇了飓风,船都被抛了起来,乘坐的“极地号”像树叶一样在水空间沉浮,两条在甲板上的缆绳都被打进了海里,紧急关头,所有人都全副武装了起来,与大海抢夺缆绳,18个勇士组成的“敢死队”顶着风浪在一个多小时后才把两条缆绳拖上甲板。如果要是缆绳缠住了螺旋桨,我们肯定得去喂鱼了。 去南极考察要先学会爬行 郑州晚报:是不是到南极大陆就安全了? 董兆乾:在南极大陆考察,就没有安全的地方,用句不好听的话说,在南极,脑袋时刻挂在裤腰带上,随时就有失去生命的危险。过去西风带,在接近南极大陆时,是浮冰区,虽然目前我国去南极都是乘破冰船“雪龙号”,破冰船的威力也很大,能破1米厚的冰,但破冰时,危险也随时会出现,此时船体会强烈地震动,有时浮冰还会撞向螺旋桨,如果那样就危险了。 郑州晚报:看一些南极的照片,可以发现有的科考队员常常滑行和爬行,他们为什么这样? 董兆乾:你所说的滑行,一般是在下冰山的时候,坡陡路滑,很难直立行走,坐着滑下来还最省力。爬行的地方一般在南极大陆的周边,两栖类动物比如海豹喜欢在海冰上打洞,而这些冰洞和冰缝由于有积雪虚掩,就像陷阱,很难分辨,每向前迈进一步,都有掉进冰缝的危险,如果是爬行,掉进冰缝和冰洞的机率就会小的多。我们国家为了减小危险性,科考队员在去南极之前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包括如何攀登冰山,如何在冰雪中行走等。 郑州晚报:在南极生活怎么样,人与人联络起来方便吗? 董兆乾:现在联络起来比原来方便多了,一般用卫星电话,但费用贵的很,对讲机也是经常被使用的联络设备。和国内联络可以打电话,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系,但使用互联网不像在国内,随时可以,每天只有两个时间可以用,所以如果要使用邮件和国内联络,一般是把写好的邮件通过局域网先发送到主机上,到这两个时刻,由专人负责发送到国内去。 登上冰盖最高点队员向祖国下跪 郑州晚报:中国目前在南极考察中的地位如何? 董兆乾:从目前状况来看,虽然中国在南极考察的历史较短,但取得了很大成就,目前在海洋、地质、气象等领域都已经达到了领先地位。特别是今年又有了一次大突破。 郑州晚报:是什么样的突破? 董兆乾:今年的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的12名科考队员找到并登上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一冰盖最高点海拔为4093米,是亿万年来的地球“不可接近之极”,登上冰盖最高点在人类史上属于首次。登上最高点后,所有队员都朝着祖国的方向跪下。 郑州晚报:队员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董兆乾:科考队员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心中的自豪感,在南极大陆上,有许多国家的科考队员,之间的交流很频繁,竞争也非常激烈,如果在科考上有一些成就,心中就特别的激动,对祖国的那份感情也特别地强烈,对祖国的这种感情要比国内强烈的多。 郑州晚报:登上最高点还有那些成果? 董兆乾:在那里我们的科考队员还安装了一些设备,建立了临时科学观测站,开展气候环境监测,进行冰雷达测冰厚、高精度GPS定位和综合气象观测,并钻取 150 米到200 米的冰芯,进行内陆站选址调查。世界上的最低温度也将被测出,这样就打破了由俄罗斯测出的世界温度最低的纪录。 你的环保举动可以影响到南极 郑州晚报:你作为中国最早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自从1993年后又先后担任了中国极地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等职务,对极地的了解非常地权威,你怎么评价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董兆乾:气候变暖是个趋势,但气候变化在地球上是非常复杂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的地方是变暖了,如南极大陆的西南极;而有些地方也在变冷,如东南极、加拿大北部等。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肯定的,比如有些科学家说大气环流趋势正在变缓,如果变缓,对人类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郑州晚报:对于许多生活在亚洲大陆的中国人来说,许多人都认为自己离南极很遥远,自己和南极没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这样? 董兆乾:不可能没有关系,比如农药DDT含量,虽然农药DDT用于中低纬度的地方,但一些科学家检测发现,南极海豹、企鹅等动物的DDT含量却比中低纬度处的动物体内的DDT含量还高10多倍。 郑州晚报:原因是什么? 董兆乾:现在DDT是通过海洋还是大气流传到南极的,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南极由于气温较低,降解速度很慢,一些有害成分更容易在动物体内积淀。 郑州晚报:也就是说我们的环保行为和南极有关联? 董兆乾:是这样,对南极的保护,在国际上有一些规定,我们国家在保护南极环境方面也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郑州晚报:都有哪些具体措施? 董兆乾:在南极污水要经过严格的处理才能排进海中,目前在中国的中山和长城两个考察站都有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固体垃圾,进行了分类处理,无害物质通过焚烧处理,而有些垃圾则需要运回国内处理。今年3月24日返回祖国大陆的雪龙号上,就装载有从南极大陆运回的600多吨垃圾。 郑州晚报:作为已经六次去南极考察的科学家,如果有机会,还愿意去南极吗? 董兆乾:愿意去,但没有机会了,南极那里条件特别恶劣,如低温,在冬季的南极,温度常常在零下数十度,如果向房间外泼上一盆水,水还没落地,就结成了冰凌,南极考察现在还带有许多探险的性质,所以在我们国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超出55岁,就不会再派往南极,我现在已经60多了,早已经超出了年龄,所以去南极已经不可能了。(郑州晚报记者 张锡磊 实习生 张轶敏 /文 王银廷/图)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