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进北京 老百姓被强迫吃共和面(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4:58 新京报 | |||||||||
1949年年底阴差阳错去了台湾后,想念家乡的傅留城将报纸上有关老北京的报道都剪下来制成剪贴集。至今,傅留城视这些剪贴集为宝贝。 “还是北京的炸酱面好吃!”一踏上北京城的土地,台胞傅留城重新找到阔别了半个世纪的乡味。尽管满头白发,如今83岁的傅留城却没有通常老人那种颤颤巍巍的步伐,而是脚上套上一双白色运动鞋后“飞一般”迈步。 傅留城一家当年住在宣武区朱朝街,胡同的名字至今未改,就是现在南横街附近,离傅留城当学徒时的鹤年堂药店只有20分钟的路程。鹤年堂当时的位置就处在菜市口百货大楼
父亲用棉被把门窗钉得严严实实 “哎呀,又打了!”从电台广播中听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后,傅留城的母亲犯嘀咕,咱们过点太平日子怎么就这么难?打那时候开始,傅留城就“开始恨日本人”了。当时傅留城13岁,还在上初中,他常常在街上看到一帮大学生游行示威,抵制日货。1937年6月,也就是傅留城刚刚初中毕业的时候,母亲的身体不好,很快过世了,家里只剩下傅留城和父亲相依为命。走了操持家务的母亲,傅留城的父亲不得不将他送进鹤年堂当学徒,那里管吃管住,还可以挣点工钱。 “七七事变”前的一天晚上,鹤年堂已经打烊,平时本该静悄悄的大街在那天晚上闹得很。傅留城就躲在门板后面,听听店铺外的动静;透过其中的缝隙,瞧瞧大街上的场面:守城的29军士兵,有的骑着马,有的踩自行车,也有身负红绸子大刀徒步前进的。他们就从药铺前经过,当时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据后来打听,那帮29军士兵是朝着广安门方向增援的。 就在事变的当天晚上,躲在铺子里的老老少少听到城外的隆隆炮声。城里有关“日本人要打进城来”的消息随即传开了,大家成天担惊受怕。日子不太平,铺子也没法做生意,干脆关张歇业,看看以后的情况再说。铺子里关门,在家里的傅留城的父亲则用棉被把门窗钉得严严实实,说是怕被流弹击中。 将院中一条狗取名为“日本人” 铺子歇业的那段时间,学徒们也就趁国难之时躲在后院中玩耍。后院中圈养了几条狗,其中有一条狗被取名为“日本人”。每次大家逗它玩,就喊“日本人,过来”,那只狗就摇着尾巴踱步到他们面前。“事变前,北京就有不少日本人处处逼我们。”时间无法扑灭傅留城心中的一片仇恨之火。 事变后不到一个星期,29军就由于军力方面的原因撤离了。一天清晨,傅留城开门观察外面的情况,就发现北京城的守军已经不是29军。日军那天中午开着大部队进了城里,当地警局通知所有店铺必须开门。 据傅留城自己透露,鹤年堂是那条街上开得最晚,关得最早的店铺。过了数天,傅留城被派往鹤年堂其他分店办事时发现,宣武门的卫兵不知什么时候也换成了带刺刀的日本人。 共和面里还有老鼠屎和虫子 鬼子进了城,什么事都得看他们的脸色,吃当然也不能像先前那样自由。据傅留城老人回忆,珍珠港事件后,日本人截断海运,北京城就变成了一座死城,只能进点蔬菜。日本人把城中所有仓库里的各式能吃、不能吃的东西,麦子、稻米、高粱、老鼠屎以及虫子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搅和在一起,日本人称那东西是“共和面”。 老百姓刚开始忍受不了共和面,就提着口袋到处找卖粮的地方,不过粮店就是不卖,日本人不点头,谁敢卖!到后来,连用来喂猪的白薯干、豆饼之类的东西,老百姓也抢着买,没办法,要活命啊!到后来,干脆连共和面也不得不强忍着咽下去,这可坑了消化系统不好的老人们,其中就有傅留城的外公。 屋顶漏雨,这雨还偏连着下个没完。1943年,北京城里除了日本鬼子外,还添了一项天灾———霍乱。傅留城还记得,那时只有4个城门是开着的,每个城门口处都摆着大缸。进城的人,不管手上拎着什么菜,都要提起来放到消毒液里浸一下;另外,进城的人还要转着圈由专人在身上喷上一圈消毒液。整个夏天,他们都是那么做的。 在那个夏天,傅留城的外公由于长期食用共和面最终患病去世。老人死后的尸体刚被放进棺木中没多久,地方警察就找上门,划出一片禁疫区,往区域里撒石灰,家人只能在禁疫区外悲伤哭泣。 日本人全城搜索暗杀者“麻子脸” 日本人在北京城也并非过得太平,遭“暗算”的例子也不在少数。1944年秋天,日本天皇的小舅子在北京西皇城根骑马时被人暗杀。傅留城肯定地说,那是戴笠所在的一个名为“蓝衣社”的组织所为。开枪暗杀天皇小舅子的人当时逃得很快,而据日本人身边的随从称,杀人的家伙脸上有麻子。 于是,日本人按着这个线索,开始大规模分区搜索,最终持续了一星期的时间。老百姓被命令不能离开所在的生活区,大街上出现很多士兵、警察。傅留城回忆说:“抓了一大帮的麻子哟,那些麻子都被隔离审查,宁可错杀一百,不愿放过一个,不少麻子都被杀了。” 原配夫人等到傅留城回来后才去世 踏上北京城的土地,傅留城深感自己最对不住的就是原配夫人,她一直在等傅留城。就在丈夫回来后不久,原配夫人就先去世了。 傅留城和原配夫人是从小就定了亲的。1940年,在鹤年堂工作的傅留城接到父亲通知,未婚妻从丰台区樊家村逃到城里。事情是这样的:丰台区樊家村是日本大本营所在地,“日本人晚上喝了酒后就到处找花姑娘。”在家担惊受怕的未婚妻在家人的保护下,干脆进了城。这位未过门的妻子随后就一直帮着傅留城的父亲料理家务,第二年(1941年)便同傅留城完婚,那年傅留城19岁,老伴18岁。 1944年,翅膀硬了的傅留城离开了鹤年堂,到外地进些便宜的粮食到城里卖,自己跑单帮,挣点中间差价。一年后,傅留城夫妻俩的儿子出生了。 1949年年底,傅留城因为有事离开北京,坐上了海船,结果一登上船就阴差阳错地去了台湾。据傅留城回忆,“突然在船上看到了岸上的火光,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看报才知道北京被围城了。”船一直没有靠岸,在海上等了半个月后,开到青岛加满油,就直奔台湾而去,结果一走便是半个世纪。 人物档案 人物:傅留城 年龄:83岁 经历:1937年初中毕业后,进入老字号药店鹤年堂当学徒,6年后离开药店跑单帮、做生意。1949年因北京封城,轮船无法靠岸,被转送台湾。 鹤年堂简介 鹤年堂相传始创于明代嘉靖朝的1525年。鹤年堂地处菜市口大街路北。鹤年堂这三个字乃是明代奸相严嵩花园内一个厅堂的堂名,严嵩活了87岁,在62岁时为相,他是进士出身,写得一手好词,很受皇帝宠信。 “鹤年堂”三个字就是由他所书,字体苍劲,笔锋端正,匾牌金体黑字。自严嵩晚年败落以后,这幅堂匾流入民间,才由鹤年堂收购来悬挂堂屋。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 文摘 共和面里砂子卡在阑尾处 ——老舍先生所著的《四世同堂》着重讲述日军侵华时期,北平祁老爷子一家的生活,其中有关共和面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细节。 “她(妞妞,瑞宣的小女儿)说不吃共和面的时候,那眼神仿佛是在对家里人说,她那小生命也自有它的尊严:她不愿意吃那连猪狗都不肯进嘴的东西。”“祁老人,现在什么事都没有力气去照应,不过还是挣扎着关心妞妞。最老的和最小的总是心连心的。每当韵梅弄了点比共和面强的吃食给他,老人看都不看就说:”给妞子吃,我已经活够了,妞子她———‘接着就长叹一口气。他明白妞子就是吃了这口东西,也不见得会壮起来。他想起死了的儿子,和两个失了踪的孙子。要是四世同堂最幼小的一代出了问题,那可怎么好!“”当妞妞实在没有东西可吃,而只能咽一口共和面的时候,她就拿水或者汤把它冲下肚里去。共和面里的砂子、谷壳卡在阑尾处,引起了急性阑尾炎。她肚子阵阵绞痛,仿佛八年来漫长的战争痛苦都集中到这一点上了,痛得她蜷缩成一团,浑身冒冷汗,旧裤子、小褂都湿透了。她尖声叫喊,嘴唇发紫,眼珠直往上翻。“”那古怪的面粉,日本人管它叫作’共和面‘。哈! 三四十种猫不闻狗不舐的废物混合成的东西,实在需要这样个美丽名称啊!既不能包饺子,又不能蒸包子,烙回头,炸三角。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王卡拉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郭延冰 相关专题:新京报抗战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