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新闻调查》专题 > 正文

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每年严重肇事案件超万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17:52 新闻调查
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每年严重肇事案件超万起

受访人李长明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每年严重肇事案件超万起

受访人于英


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每年严重肇事案件超万起

受访人余洋


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每年严重肇事案件超万起

记者柴静


  新闻调查9月26日播出节目《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每年严重肇事案件超万起》,以下为节目内容。

  被采访人:

  陈吉平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精神病院 院长

  李长明

  曾群福

  余洋

  受害者家属

  余洋的母亲

  余洋的父母

  曾群福的邻居

  精神病人的儿子

  罗南丛的哥哥

  彭长彬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邓关镇 镇长

  曾国芳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邓关盐业社区居委会 主任

  孙东东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演播室:

  四年前,在江西省万载发生爆炸案,死亡42人,在去年的北大幼儿园发生砍人事件,伤亡18人,这样的伤害案件的制造者都是重性精神病人,据统计,每一年类似的严重肇事肇祸的事件超过一万起,而在中国有1600万这样的重性精神病人,他们当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酿成惨祸,我们选择了四川自贡进行地区调查,在争得了精神病患者以及他们的家人和医生的同意之后,我们进入精神病院拍摄,在那里,我们记录了危险和悲剧,伤痛于反思。

  解说:这是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西南的一家精神病院,2005年的8月,《新闻调查》的记者来到这里。与其他医院不同的是,精神病院的病区用栏杆和铁锁与外界隔离开来,据院方介绍,目前医院一共住了54名病人,来自自贡市的各个区县, 其中80%是因为有暴力倾向收治进来的,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入院前就发生了严重的暴力行为。

  记者:涉及到暴力事件、杀人犯罪的有多少人?

  陈吉平:有15个人。

  记者:有15个人,涉嫌杀人的精神病患者有多少个?

  陈吉平:目前有八名。

  记者:有八个。

  解说:我们在医院的病历记载中看到,这些发生严重暴力行为的病人都患有精神分裂症重型精神疾病,所谓重型精神疾病,是指病情发作时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精神活动,导致对自身和客观现实不能正确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身行为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相心境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根据统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有30%至40%会产生暴力倾向。在这个精神病医院当中,我们选取了几个个案,我们试图走近他们,过去那个躁乱瞬间的记忆是否还停留在他们的头脑当中呢?

  李长明-----26岁, 2004年1月,将一环卫工人打死。

  记者:那你怎么会杀那个环卫工人呢?

  李长明:我没有杀。

  记者:你不知道自己杀了人吗?

  李长明:不知道。

  记者:你没有记忆是吗?

  李长明:嗯。

  记者:那你知道你为什么会被送到这个地方来吗?

  李长明:不知道。

  解说:这里就是位于自贡市区的簸米湾隧道,2004年1月的一天,一个正在搞清洁的环卫工人被流浪至此的李长明用木棍打死,出事后,经过鉴定,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李长明被公安机关送到了富顺县精神病院。许多精神病人在神智恢复之后,对于过去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似乎失去了记忆 。

  曾群福,自贡市大安区和平乡金子村人,2002年将本村的两个孩子杀死。

  记者:那两个孩子都很小他们也没有伤害过你,为什么要伤害他们呢?

  曾群福:记不清了。

  记者:什么都记不得了吗?你当时能听见他们的喊叫吗?有这个印象吗?

  曾群福:没有。

  记者:一点都没有。

  解说:我们无法知道他们是不愿意回忆过去那个瞬间,还是那个瞬间已经彻底在他们的记忆中消失,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终结无辜的生命呢?

  余洋:脑筋里头有个鬼,始终听见一个不干不净的东西。

  解说:余洋,自贡市邓关镇人,2004年一个夜晚,将正在熟睡的妻子杀死。

  记者:你说你好像听到房顶上有人在作案的响动?

  余洋:嗯。

  记者:然后呢?

  余洋:我把门关了一下,还是觉得有人要整我。

  记者:那你怎么会,就是伤害你妻子呢?

  余洋:就害怕(房顶上那个人)欺负她。

  记者:你认为你这样是在保护她吗?

  余洋:没想那些。

  解说:余洋在用菜刀杀死妻子之后点燃了衣物,并最终把自己的房子烧毁。

  记者:你当时把这些衣服烧了是想干吗?

  余洋:火烧起来,烧起来他就跑了。

  记者:你当时认为把火点起来这个人就会跑?

  余洋:嗯。

  解说:余洋的叙述让我们听起来感到有些难以相信,但正是这些幻听或幻觉往往成为导致精神病人发生严重暴力行为直接原因,在医院的病历记载中,我们看到一个把侄子杀死的病人,称“树上的小鸟告诉我,只有杀死她,人类和家庭才能得到幸福 。精神病人造成的伤害案件就这样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来自公安机关的统计,目前我国每年重性精神病人的严重肇事肇祸案件已经超过万人次。

  解说:精神疾病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是指各种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的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障碍。上百年来,人们都在探索精神病的成因和治疗办法,但直至今天,大多数精神病的发病机理还是不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精神障碍的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全球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而那些有暴力倾向的重性精神病人,他们给家庭和社会的伤害往往会更深。

  解说:这就是精神病人曾群福所住的村子。三年前,他在这个河边杀死了两个六岁的孩子。在村民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两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几年过去,他们都又有了新的孩子。但当他们知晓了我们的来意后,却坚持不愿回忆那段往事。

  受害者母亲:算了,没什么说的。

  记者:大姐,你是不是觉得不太愿意想以前的事啊?

  节说:我们理解两位母亲的心情,并尊重了她们的意愿。

  解说:这位一直在一旁哭泣的老人是其中一个孩子的外婆,老人领我们来到家里很久已经不住人的老房子,她给我们找来了外孙的照片。

  记者:几岁了?

  受害者家属:这张相片是他五岁的时候照的,他六岁的时候还没带他去照过像。

  记者:出事的时候几岁?

  受害者家属:死的时候六岁多点,刚上学26天。

  记者:这照片一直放在这里?

  受害者家属:对 一直放在那里。

  记者:您这几年就没敢看这个照片?

  受害者家属:都不敢看,想着看太伤心了。

  解说:老人告诉我们,三年前,孩子是在放学的路上出的事,那天,四五个孩子遇见了正在水坝闸口闲坐的曾群福,处于发病状态的曾群福用砖头将两个孩子砸死之后抛到旁边的河里。

  受害者家属:我每时每刻都想到他,哎呀 孩子死的时候那心情是怎么难受啊,我都承受不了。

  解说:孩子的意外身亡留给亲人的是难以消逝的悲伤,那么在这次打死孩子之前,曾群福的病情到底怎样呢?在村里,我们找到了曾群福的家,但房子已空无一人。村里人说,曾群福出事后不久,他的父母就带着孩子远走他乡 ,我们向周围的邻居打听了曾群福的情况

  记者:打扰了,谢谢,我们想问问您曾群福得病多少年了?

  曾群福邻居:得病哪得了很多年了。

  记者:很多年,那他以前伤过人没有?

  曾群福邻居:爱砸东西,电表这些都砸烂了,我们家这个门就让他砸烂过。

  解说:邻居介绍,曾群福

离婚后患上了精神病,患病的几年间就不时地在村中滋事,但谁也没有想到他会酿成了杀死两个孩子的惨剧。重性精神病人难以预料的自伤或伤人行为所带来的伤害不仅让受害者难以接受,也给亲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我们又找到了自贡市邓关镇的余洋家,余洋的母亲带我们来到余洋原来的住处,这里曾经被大火焚毁,如今虽经整修,但已是荒草丛生。

  于洋母亲:我看见这个屋子就想到我的儿子,想到我的媳妇。

  解说:那场大火几乎烧毁了家里的所有东西 ,我们甚至没有找到一张家里的照片,夫妻俩唯一可找到的合影就是结婚照上的这张照片。

  于洋母亲:我这个媳妇是最孝顺的,儿子也是最孝顺的,不知道为什么得了这种病。

  解说:事隔一年之后,老两口依然难以接受这一变故。

  记者:他没病的时候家庭关系好吗?

  余洋母亲:他两个的关系好,哪个都知道他们两个的关系很好,出事的头天晚上他去接我的媳妇。

  记者:你现在住进这个精神病院之后想起过你妻子吗?

  余洋:想起 经常想起,全部都是我的错,回忆起这个事情,自己感到很后悔。

  解说:余洋原来是邓关盐场的职工,几年前工厂倒闭,余洋也和大多数职工一样买断了工龄,下岗待业,正是工作的事情诱发他得上了精神分裂症,几年来,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夫妻俩始终恩爱,谁也没有想到,病情发作的余洋最终伤害的是他最亲密的爱人。

  记者:在出事之前那几天你们见过余洋没有?

  余洋母亲:见过,头天晚上还卖鱼呢。

  记者:有没有觉得他跟平常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余洋母亲:不晓得,因为我们没有跟他们一起生活,没有。

  解说:到底是什么让余洋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家庭呢?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据研究报告,只要经过规范治疗,约有80%的病人能够临床治愈,但即使是临床治愈后的病人也需要长期的追踪治疗,停药造成的复发比率可能高达80%。据了解到余洋是1999年得上的精神病,当时也曾经住院治疗,但在之后的四年里余洋就再也没有服过药。

  记者:你后来没有长期服用这个药?

  余洋:我就没有长期服。

  记者:为什么不呢?

  余洋:因为那个药吃了以后有副作用,吃了以后发胖,所以就没有长期服。

  解说:在这家精神病院,我们又采访了其他涉嫌杀人的精神病人,发现像余洋一样,一他们在发生严重暴力行为之前,也都没有接受过有效治疗。

  记者:在这个发病之前去过医院确诊没有?

  精神病患者:搞忘记了。

  记者:你家里人也没有把你送去过吗?

  精神病患者:拿过药。

  记者:用过药是吧,拿了药吃停了就没有去看?

  精神病患者:好了就没有去拿药。

  记者:你后来就没有再服过药啊?

  精神病患者:我这几年之间没有服过药。

  记者:你呢,一直服过药没有?

  精神病患者:没有,好了嘛 好了就不用服药了。

  解说:擅自停药或者不接受任何治疗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就会像一个隐藏在人群中的炸弹,不知道甚么会刺激他的神经,随时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

  解说:我国现有重性精神病人1600万,,只有约20%的病人能得到及时治疗,大多散落在社会上的重性精神病人随时有可能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由于精神病人没有自知力,我国法律规定,精神病人的家属要承担监护责任,那么现实情况又怎样呢,我们选取了曾群福和余洋的家庭进行了调查?

  记者:他父母多大年纪了?

  曾群福邻居:他妈今年60了。

  记者:60了?

  曾群福邻居:嗯。

  记者:他们两个老人能不能管的了这个儿子?

  曾群福邻居:管不到 管的到什么呀。

  记者:他在这个村子里,也没有其他兄弟了?

  曾群福邻居:没有其他兄弟,只有两个姐姐 一个妹妹。

  记者:那能管的了他吗?

  曾群福邻居:管不到 管不到,都没有在 都到外面打工去了。

  解说:就象曾群福一样,精神病人多数都正值壮年,而他们的监护人往往都已年迈,而且我们发现身为监护人的家属,对于精神病医理知识却知之甚少。余洋的父母在出事前就知道儿子停药多年但并没有当回事。

  记者:你们家里人怎么不监护他一直服药呢,连续服药呢?

  余洋母亲:他最反感你让他吃药。你怎么不喊我吃点别的呢?

  记者:精神病人如果停药之后的复发率是非常高的,这个危险你们一直不知道?

  余洋母亲:不晓得。

  记者:按理说家里如果有一个精神病人,又有一些暴力倾向的话,你们可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来看一看,或者去了解了解情况。

  余洋母亲:没有 我们两个人都没有文化,认不得字,我就晓得医好就医好了。

  记者:你觉得就好了,就好了 就没有事了,你们从来想过他可能会复发吗?

  余洋母亲:不晓得 不晓得。

  解说:对于精神病医理知识的缺乏和对病情复发危险的漠视使得监护人难以真正实现对精神病人的监管,一旦病情发作,监护人只可能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我们了解到,余洋在杀妻之前就曾经有过病情发作的经历。余洋和曾群福就这样因为缺乏监管而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惨剧,那么,那些没有到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的监护情况又如何呢?根据统计,我国80%的病人就散落在社会上。在我们调查的自贡市富顺县,全县人口为101万,精神病人人数在900人左右。我们走访了富顺县的一个村庄,这个千人的村子有8个精神病人,其中2个有暴力倾向。

  记者:得病有多少年了?

  罗庆明母亲:20年了。

  记者:20年了,每次得病的时候发作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罗庆明:就是到处去走,一二十里 二三十里路,有时候都跑出去了。

  解说:罗庆明告诉我们母亲会在每年春夏之交的时候发作,病情发作时时就会到外面乱跑,也曾经打到别人。

  记者:万一你妈妈出点儿什么事情怎么办啊?

  罗庆明:出事还不就出事啊。

  解说:由于患病多年加上经济条件不好,每年母亲病情发作时,罗庆明也只是在到个体诊所开些药应付了事。在村子里, 我们又找到了病人罗南从的家。

  记者:罗南丛在家吗?

  罗难丛哥哥:没有。

  记者:他人呢?

  罗难丛哥哥:他人跑了。

  记者:不在家里啊?

  罗难丛哥哥:不在家里。

  记者:什么时候走的?

  罗难丛哥哥:不知道。

  记者:去什么地方了?

  罗难丛哥哥:也不知道。

  记者:他经常这样吗?

  罗难丛哥哥:是。

  记者:就在外头跑?

  罗难丛哥哥:嗯。

  解说:罗南从的哥哥告诉我们,今年40岁的罗南从患病已经20多年,病情发作时曾经把修路工人打伤,但由于罗南从平时也脾气暴躁,家里人不敢管他。

  记者:这些年怎么就不给他治一治呢?

  罗难丛哥哥:你给他治他也到处跑,有时候你不一定能够看得住他,特别是我,对他来说我还有点怕他,我就害怕他打我。

  记者:像他现在这么老是在外面跑,万一在外面出个什么事你不担心吗?

  罗难丛哥哥:这个肯定要关心,我还是担心得不得了,害怕打到人,打到人以后,我们当哥哥的不说人家喊你要怎么样,汤药钱你要付嘛。

  解说:走访中我们感到,精神病人的家庭境况确实令人同情,多年患病的病人带给家庭经济和情感的双重压力。但也发现在多数精神病人的家庭中,作为法定监护人的亲属都没有真正的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精神病人基本上都处于失控的状态下。在一些报道中,我们还看到有的家属采取了这样的监护方式。而在我们调查中发现,当家属感到无力承担监护责任时,另外的悲剧还可能上演。

  解说:这是一个曾经幸福的三口之家,但在2004年的3月30日,这天的深夜,患精神病18年的林川被妻子于英杀死在家中。事发后于英已被判刑入狱,我们了解到现在只有他们的儿子在家,这一天正是农历的7月14,我们来到他家时,在楼道里碰到了正在烧纸的小林。

  记者:刚才我们来的时候你在楼道里烧纸是因为什么呀?

  小林:去年我失去了两个亲人,一位是我的父亲,还有一位是我奶奶。

  记者:你是祭奠他们?

  小林:因为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吧,在七月半可以烧一些纸钱。

  记者:想念你父亲吗?

  小林:想,想象原来大家在一起最美好的时候的日子。

  记者:那是什么时候?

  小林:小时候吧很久以前。

  记者:那时候你爸爸还没有得病是吗?

  小林:对。

  解说:照片上的林川显得很严肃,在小林的印象里 ,对父亲慈祥的记忆也已是久远的事情。

  记者:你说你爸爸生病的时候,会变得很暴躁,他会伤害到你们吗?

  小林:伤害我的时候没有。或许伤害过我妈。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调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