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位制”恢复无异于雪盖腐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0:12 红网 | |||||||||
近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民调所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以高达62.0%的选择率,成为专家眼中的“一号问题”。有专家更提出,可以考虑恢复“爵位制”激励公民的荣誉感。 关于爵位制,《礼记·王制》云:“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爵位制。后世渐渐转变为按照军功、事功赐爵。
为了激励公民更好的道德建设而恢复爵位制,此举无异于撒雪掩腐秸,而非对症下药的医治之道。麦田里的秸秆要腐烂了,变黑变臭,下场大雪,什么龌龊也看不见了。但雪化的时候,麦秸已经全腐烂了,还滋生了大量病菌。公民道德心的缺乏是社会的薄弱和缺陷所在,好比一堆腐物,滋生了病菌,轻者小范围内传染,重者到处扩散。而恢复爵位制就如降大雪覆盖腐物一般,表面看去似乎一片祥和之态,其实可能会存演化成更为恶劣的景象。 刚开始,公民会为争取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充分展现自己的“道德”,于是,“高素质”似乎也不再那么“珍稀”,天下人“和乐融融”,其实已经“暗藏困机”,因为公民是冲着爵位制去的,得到“高级证”的怡然自乐,没得到的呢?为了争夺更高一级的“爵位”,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家的舅舅的表叔的女儿有什么关系,那个谁谁又有什么背景……大家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权力);“热心”的人物也出来了,电话亭里,地下通道,墙壁上,刮去皮的大树上,抬头低眉间……均可见办“爵位证”的标签,说不定还会有公司进行市场细分、定位,全民所需嘛,市场容量可见一斑,商家们怎能放过此机会?横向的、纵向的产业也接踵而至,一条龙服务跟着出台;“爵位证”还可被翻成N个版本……一股“拜证”热潮风糜神州大地。 到那时,言何道德素质建设?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将层出不穷。 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公民道德建设赶不上公民社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环境、损坏公物、大声喧哗、不遵守公共秩序……人们习惯于视规则和秩序为“别人的”或是“为了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所以一旦觉得于己不便,就会考虑怎样超越它、绕开它,使自己成为规则、秩序中的“例外”。一旦这种例外出现,大家就都想要这种例外以求得心理上平衡,道德素质就抛开一边去了。尤其在公共场合,公民的道德素质之劣很是明显。但我国也正在向公民社会过渡,以“私德”为主要特征的道德观必将向公德观念转变,因而,在全社会弘扬公德意识,树立公德规范,是顺利完成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公民社会、和谐社会对新道德的呼唤。 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已经成为专家眼中的“一号问题”,这是一个警告,道德素质建设不仅是一个人、单方面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法治建设联系在一起,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联系在一起,这就注定了其是一个潜移默化、细雨润物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用所谓的“爵位制”激化其形成。正本以树木,溯本以清源,道德素质建设还得从心开始:一方面通过教化引导,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意识,意识带动行动,让公民自觉培养高素质,高情操;另一方面加强道德规范,督促大家的行为,既倡人为善,又止人作恶,既防止继续腐烂,又针对已腐烂之处“内服外敷”这才是真正的医道。 (作者:万晓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