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京报2006全国两会报道专题 > 正文

评论:两会开放度体现政治文明开放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9:15 新京报

  2006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有关人士向外界透露,今年全国两会的开放程度将创历年之最。与往年相比,今年更将大幅增加广播电视媒体对人大会议的直播场次、所有的记者招待会都可以直播、增加向境外记者开放的大会场次、政协大会也将首次直播。此外,还设立了两会的新闻中心网页,及时刊载两会最新公告和信息。两会也将采取具体措施,鼓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更多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年的两会,人们在关注议题和内容的同时,也对两会的形式和开放问题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

  回顾近年来两会报道形式的变化过程,我们看到,从直播大会开幕式,到热线电话直通两会,再到短信形式连线委员代表,两会越来越散发出浓厚的透明和民主气息。

  两会逐渐从庙堂深处走进公众的视野,姿态愈加开放和亲民,这无疑体现出政治文明的进步。

  长期以来,我们一谈到信息公开,总是把其局限于“政府信息的公开”,其实信息公开完整的定义是“公共信息的公开”,即,不仅是政府,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等重要公共机构等的信息和活动也要向公众公开。因为,信息公开的本意,是要让国家权力运作的全过程都能在人民“看得见”的情况下进行,政府只是这个过程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各级人大属于国家或地方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这个过程的源头;政协具有通过参政影响政府决策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大、政协和政府一样,也有向公众公开自身信息和活动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公开是监督的前提,如果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势必要公开各项可以公开的信息;敢于公开人代会的有关进程,也表明了愿意接受人民监督的态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增强人大、政协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比如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方便、及时准确地了解人大制定的相关立法信息,以及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关注话题,而人大在立法监督以及决定国家公共事务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网络、报纸让更多公众参与,推动人大决定国家重大事务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

  可以设想,在全国两会过程中,电视的直播,网友与代表委员的零距离交流,不仅能让公众在第一时间直观地看到代表委员如何参与国家方针和政策的决策过程,他们是否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是否表现出了应有的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而且通过全面互动,直接把公众对于国家政策和事务的意见与建议反馈给代表、委员。两会越开放,信息沟通和表达的渠道越畅通,国家政治生活的大门对公众敞开得也就越大,公众与人大、政协之间将更加水乳交融,血脉相连。

  民主的决策是透明的决策,也是公众参与的决策。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开放程度、言路的畅通程度,以及以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去加强和培育公众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打造开明政府,开放的两会将起到示范效应。

  相关专题:新京报2006全国两会报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