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等靠要”建不成新农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15:25 浙江在线 | |||||||||
记者近日在陕西南部某贫困县采访时听到一件事:今年春节过后,县委书记到一些乡镇检查春耕备耕情况,看到不少农民还在沉迷于麻将桌,就问:“你们为什么还不备耕?”农民回答:“年还没有过完,急啥呢!”又问:“备耕晚了,影响了今年粮食增产怎么办?”答:“粮食不够时,就等上级照顾呗。”县委书记无奈地对记者说,由于部分地区长期依赖国家扶持,一些干部群众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什么事情都等着上边给予解决。
在另外两个贫困县里,当记者问部分基层干部,推进新农村建设当地有什么思路时,为数不少的基层干部不约而同地说,现在就等国家有什么具体政策出台,看看国家给我们这里多少资金、多少项目了。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这种消极的等靠要思想不可取。 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造福亿万农民的好事,农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我们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国家理应比以前更多地承担起建设责任,但国家的扶持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农民所做的一切。政府不能靠发文件“下发”一个新农村,城市也不会“送”来一个新农村。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应该在国家扶持的同时,依靠当地政府组织农民来创造和推动。如果消极等待、一味观望,只能越来越被动。 其次,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国家的财力还不是十分雄厚,还不能包办一切。至今,全国仍有近5万个村不通公路,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这一现状,决定了国家不可能向每个村投入大量资金和建设项目,也不能指望所有建设项目都要国家投资。那种单纯依赖国家投入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事实上,没有农民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再多的扶持与帮助作用也是有限的。一些贫困地区为什么长期摆脱不了贫困面貌?除了自然条件限制外,不能不看到,不少干部群众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上级只要来人,就“狮子大张口”,要钱要项目。国家给的资金花完了,项目下马了,又向国家伸手,陷入恶性循环。这说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搞任何事业的法宝,建设新农村也同样需要。 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利用好国家支农政策措施的同时,各地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一定要克服等靠要思想,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建设规划,广泛发动群众,通过政策引导和体制机制创新,激发起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改变自己的命运,建设好自己的家园。作者:王世焕、王学江 相关专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