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创新引领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12:24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记者:高鹤君

  一种潮流正在中国大地激情涌动。

  这种潮流是一种创新精神,它洋溢在中国人的心灵里,推动着人们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这种梦想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与我们时代的节拍和旋律和谐共鸣。

  战略创新释放创造能力

  2006年以来,有两个词汇像风暴一样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这两个词是:新农村建设和自主创新。

  人们在掂量,这两个词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意味着什么?

  一种主流观点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发展战略的创新,这种创新将带动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核心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充分激发社会的创造能力,形成社会的创新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

  有一种现实是中国目前所特有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中国社会的不均衡发展,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由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对外依存度、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造成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重重,核心技术和核心品牌缺乏,从而在国家的核心

竞争力的形成上进展缓慢。

  站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就可以发现新农村建设和自主创新的核心意义了:以发展战略的创新有效激发和释放社会的创造能力。

  2006年发布的《一号文件》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使我们看到了这种意义的诠释。

  今年的《一号文件》有许多操作性极强的政策和措施,而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有一个共同点:激活农村的市场要素,将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农民。

  资金方面,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

  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2006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

  劳动力方面,提高素质,放活市场。

  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对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扩大民主,村民自治。

  我国已颁布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它赋予了村民选举权、管理权、决策权和监督权。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

  体制机制方面,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随后出台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着眼点,是放在科技创新机制的形成上。《纲要》中已经明确规定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样,突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在随后推出的《配套措施》中,围绕这一战略中心,又出台了财政、税收、金融、中介服务等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通过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对企业自主创新明确了税收激励,如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鼓励风险投资,完善三板市场等。

  企业是和企业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力量,企业家精神按照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界定,是在市场的机遇中系统地运用知识、配置生产要素进行组织创新、结构创新、产品创新的各种实践。

  所以,这种战略创新也是一种发展思想的创新,它将人放在核心的位置,通过人的解放,形成一种社会的创造氛围,培育强大的企业家精神,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形成。

  制度创新:构造公平而有活力的游戏规则

  重庆力帆实业公司董事长尹明善前不久在纪念“非公经济36条”实施一周年的座谈会上由衷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力帆1992年创建当年销售收入730万元,去年73.2亿,增长了1000倍。1992年有员工9个人,去年9000人,纳税也增长了1000多倍。14年的时间,销售收入、缴纳税金都增长了1000倍以上,事实证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多么正确,多么必要。”

  力帆的这个例子只是中国经济的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这滴水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这种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市场机制。

  “非公经济36条”解决了非公经济平等参与竞争的问题,包括垄断领域、公用事业领域等进入的壁垒被打破,获得了金融政策上的平等待遇等。

  但是,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是股权分置改革和银行体制改革。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试点,股改之箭正式射出。自中国股市设立以来十几年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在今年开始得到解决。

  在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上,200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美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高盛集团等相继进入建行、中行、工行的股东名单,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交行、建行则在香港股市成功登陆。

  在国有企业占绝对优势的上市公司中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和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使它们回归到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公司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使各种成分的企业处于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并由市场赋予它们强大的竞争动力,完善了市场竞争的主体。

  在进行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司改革的同时,中国还同时推进市场框架体系的不断完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

  2005年改革大事的概览可见一斑:

  ——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在银行间市场引进做市商制度;

  ——沪深两市的上市规则和交易规则修订完毕;

  ——对券商实行类别监管,鼓励优质券商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证监会正抓紧草拟上市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监管条例等行政法规,股权激励实施办法、证券衍生品种管理办法等众多规章也正在拟定之中;

  ——金融交易所开始筹备;

  ——中关村两家公司首批进入深交所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使三板市场开始具备融资功能……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的更远一些,就会看到更为宏观的画面:以个税改革为突破口的税制改革正在悄然地前行,水、电、煤、气、油五大资源的价格改革也在执著地推进。

  这些画卷一幅又一幅地展开,每一幅都展现出了我们时代跳动的音符,并且从整体奏响一部时代的交响曲。这部交响曲的主旋律是,尊重市场本身的规律,在这种规律的基础上,以制度建设构件公平而有活力的游戏规则,让社会的创造力有效释放。

  在和谐的旋律中创造

  绿色GDP,这是一个2005年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

  绿色GDP的起因,是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破天荒地把环境保护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

  环境保护问题从一个部门的职责,上升到一种国家意志。

  确实,我们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比如,土地退化严重、水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面临严重的挑战。

  但是,当环境保护变成国家长远发展中的国家意志的时候,人们将视野从人与自然的和谐扩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在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下,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市场经济以迅猛的速度开始向前奔驰的时候,与其相关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比如效率与公平、权利与市场资源的配置、市场条件下的公共产品的提供(具体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

  在充分保证市场活力的前提下,如何保证社会公平?

  这也许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来破解的问题,但是,从已有的实践来看,法制化是一个有力的着力点。

  党的十六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其中增写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明确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强调要坚持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和辨证统一,不断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向前进。

  此后,一系列重要的法律相继出台,《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行政许可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一系列制度、措施,不仅是对行政许可本身的规范和重大改革,也是对整个政府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因此被称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革命”。2005年,《行政许可法》实施一周年后,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用一组数据展现了各地各部门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成果: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58个国务院部门,共清理行政许可项目25797项,取消8666项,调整1841项。”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现在正面对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间内,中国正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前进。在这种前进的过程中,中国的发展模式正在进行艰难的转型:一方面,经济体制正在迅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转型还相对滞后,需要进行全新的探索。

  正是这样一种现实,中国需要一种创新精神开创性地去进行一种波澜壮阔的改革;同时,这种改革又为中国社会播下了创新精神的种子,它孕育于科学发展观的土壤里。这种创新精神将引领我们走向以人为本的、充满活力的、和谐发展的未来。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