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财政部,请不要把农民当文盲好不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09:35 浙江在线

  为了让农民休养生息,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废止了沿用几十年的农业税条例。这是否意味着我国9亿农民从此就不再缴税了呢?财政部负责人解释说,需要说明的是,取消农业税,只是取消了专门对从事农业生产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主要是农民)征收的税种,不能把全面取消农业税简单理解为从此农民不缴税了。根据宪法及有关税收实体法的规定,农民作为公民在生产生活中与城镇居民一样具有依法纳税的义务。比如,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日常消费,都要按税法规定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等相关税收。 (3月6日央视国际)

  

财政部,请不要把农民当文盲好不好?

  一是这个时候,财政部老声常弹,未免成为一曲不谐之音,不合时宜。近十亿农民这两天正沉浸在总理“报告”给他们带来的无比喜悦之中,财政部却偏偏说,取消农业税,其他非农业税种并没有免除,还得依法缴纳。出发点是好的,为农民上了一堂税法课。但无论是两会的主题还是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十一五规划”都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浓墨重彩,大书特书,对农民们来说,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心中积蓄已久的期盼终于得到了满足,看到农民喜出望外,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其他社会成员,都会感到欣慰,因为“三农”问题牵动的不仅是九亿农民,而且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乃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当中央政府刚刚宣布大政方针破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的先例,取消这一特殊的“皇粮国税”,工业反哺农业,各行各业都在支持农业,作为财政部总不能把引经据典、慢条斯理地为农民上课,当作为他们服务的一项措施吧?

  二是要相信农民,随着改革开放,农村逐步与外部世界增强了融会贯通,总体上农民的素质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他们对政策、法律的理解并不比有些基层干部差,有些农民甚至通过自学,成了农家“土律师”,凡遇到涉及农民利益的事爱刨根问底,连镇里、县里的干部都“怕”他几分。其实,大部分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三农政策”特别敏感和关注,看电视,听广播,风声雨声“政策声”,声声入耳。在乡间,我就遇到一位这样的老农,他问我中央说的“以工补农”明年到底怎么补?问得我光脸红回答不出个所以然。因而,根据宪法及有关税法规定,农民作为公民与城镇居民一样具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他们不会不知晓。

  三是这样的解释早就在网上看到过,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财政部再次提出,颠来倒去,没有任何新鲜的内容,就是强调免农业税不能免其他法定纳税义务。这很容易让农民们误解为,“财神爷”三令五申,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会不会又象某些基层干部那样,这个葫芦刚摁下去,那个葫芦又浮上来,只是换了个名目而已?堤内损失堤外补,朝三暮四,朝四暮三,汤换了,还是那锅药。一个原本挺简单明了的道理,反复强调就让农民们心里不踏实,对中央政策产生了怀疑,进而对党和政府失去信任,不利于调动农民增收的积极性。

  推而广之,无论是财政部,还是其他部委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这个时候,应该更多地向农民宣传“多予少取”的原则与取消农业税相关的配套政策,特别是针对贯彻落实总理“报告”,为农民增收,多出台好措施,多拿出好办法,多出出“金点子”,农民们会打心里觉得上下同心,都在为农民办事,不甩开膀子大干一场,还等什么呢?


作者: 梁江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