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招待费 有多少禁令被你灌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00:00 新华网

  文/梁江涛

  

招待费有多少禁令被你灌醉
1978年至2003年25年间,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和GDP增长。“我国行政管理经费增长之快,行政成本之高,已经达到世界少有的地步。”任玉岭委员说。他特别指出:“很多行政单位,自己建了豪华办公楼、豪华会议室往往闲置不用,却要跑到郊外的培训中心、招待所、温泉城,以每人每天数百元上千元的
消费去开会。这不仅存在极大的浪费,而且有腐败的黑洞。”(3月9日第一财经报)

  “票子白花了,工程白搭了”、“干部扛锦旗,群众饿肚皮”、“招待费用成了‘筐’,腐败肆意往里‘装’。”这些顺口溜,表达了基层老百姓对行政成本过高和招待费过滥的不满。

  招待费这个原本出现在外事工作中的特殊支出,却屡屡记于行政机关的帐面而司空见惯。早些年,机关财务人员对这一项支出感到为难,以至于讳莫如深,可是领导的意图、监管部门的忽略渐渐使他们适应了这笔“越长越胖”的灰色支出,甚至个别会计人员还帮助领导弄虚作假,用办公费、业务费或工程款填补吃喝造成的“黑洞”。其实,除了企业必要的招待费外,在制度和规定上,政府机关历来严格禁止和控制用于吃喝玩乐的招待费,那么为什么请客招待之风越刮越盛,即便纪检监察部门和新闻媒体扛着摄像机挨个到酒店去检查,也还有人敢吃敢喝敢签单?这与监管不力,疏于查处不无关系。

  财政、

审计、纪检监察、反贪司法部门在例行财务检查和立案侦查腐败案件时,除了牵涉到重大案情外,往往碍于地方招商引资的强烈氛围,对行政机关的招待费支出一带而过,忽略不计,这就给某些大手大脚,甚至是变相贪污者造成一个“吃掉喝掉平安无事”的错觉和误导。有一种观念更是妇孺皆知,“深入人心”,那便是“入肚无章,伸手必捉,吃掉无罪”。所谓“只吃不带,政治挂帅”,“吃点喝点不算啥,只要不把钞票往家拿!”“下去工作吃喝是难免的,总不能让领导背着锅灶下基层吧!”甚至有的干部把吃喝作为一个“安全缺点”,写进述职述廉报告,好像这样报告才显得实在,才“有汤有水”。诸如,到基层单位检查工作偶尔不检点,吃点喝点;拒绝礼金礼品若干回,折合人民币若干元,但仍存在着碍于情面,接受下属吃请的现象;工作中处处注意廉洁形象,但也有违反禁酒令的情况;对自己要求不严,常常以陪客为由参与吃喝招待云云。

  公款吃喝被作为行政成本构成问题提出来,还是近年来的事,在此次两会上这一声音尤为强烈。有人提出制定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来专门监管吃喝招待,其实,对于招待费的管理缺少的不是制度标准和文件规定。各地有各种各样、颇具特色的制度,发餐券、搞定点、禁酒令、申报制、实名制等等,各地纪检监察部门还想出法子暗访、曝光,但只能是以一挡万,源头失控,似乎“法不责众”。何况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规定县外市外可以吃,接待客商可以吃。这就好办啦,拉上一个老板就说是招商引资的,吃的人不说,谁会知道他的底细?再说了,够不够招待的谁去核实?监察部门到酒店里摄像,想吃喝的干部就转入地下,将

厨师请回家中,不仅可以和同僚一起打牙祭,全家人都跟着解馋。

  嘴巴长在脑袋上,公款吃喝吃坏了党风喝坏了胃,既是陋习,也是一种腐败现象。要管住“馋嘴干部”,领导干部应牢记胡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率先带头改变陋俗观念,勤俭节约办事情,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多管齐下,将现有的制度严格执行起来,将以招待费为主要增长因素的行政管理费用降下来,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真正做到“钱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