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幸福指数”是各取所需的寓言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09:11 四川在线

  一则《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调查:85.3%公众感觉生活负担比十年前更重”,勾起了愚下对时下热议的“幸福指数”的另类思考。

  在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有关“幸福究竟是什么?”的话题,从来就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更何况“幸福”这个形容词原本就被公认为是一个务虚的个人感验。只不过到目前被引用较多的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提出来的:“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
即便如此,“灵魂的一种香味”也是抽象又抽象的形容,谁又尝试过“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什么味道呢?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幸福”也只能是“莫名其妙”的个人务虚感验而已。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一个抱有各种不同目的而又喜欢刻意不断制造新概念的现实社会中,古老而又务虚的抽象幸福概念,如今却成了可以量化政绩的标准——指数,取名叫“幸福指数”。据悉,最近全国不少的地方政府,都在根据各自地区不同的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的“幸福指数”,并将其引入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生活状况和人文建设等等社会生活当中,而且还把这些所谓的“幸福指数”作为对地方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又一种政绩考核手段。不可否认,政府的行政行为的确需要科学的考核标准,但科学的考核标准是绝对务实的一种体系,而决不是务虚的抽象概念。既然幸福原本就属于务虚的抽象概念,那“幸福指数”又何以能够作为考核政绩的标准和手段呢?这岂不成了各取所需的寓言故事吗?

  任何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幸福也不例外。有比较,有鉴别,才有结果。假设既然有意把务虚的抽象幸福概念人为地设置为“幸福指数”,那么,确定“幸福指数”的可信度就必然需要一个“有比较,有鉴别,才有结果”的比对“指数”,反之,“幸福指数”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愚下认为,能够与“幸福指数”结成比对“指数”关系的指数,就只能是“痛苦指数”,尽管“痛苦指数”也同样是务虚的抽象概念,但“幸福的家庭几乎都是相同的”与“痛苦的家庭却有着不同的痛苦”这一广泛认同,更能证明“痛苦指数”作为检验“幸福指数”的重要性和可信度。然而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全社会都没有看到在“幸福指数”被热吵的背后,的确没有出现具有“有比较,有鉴别,才有结果”的“痛苦指数”面世。这不得不让愚下怀疑“幸福指数”的最终作用究竟意欲何为?令人生疑,难道又是一种捞取政绩的旁门左道吗?人们确实需要理性面对这种各取所需的寓言故事。

  有比较,有鉴别,才有结果。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判断任何事物利弊成败的基本科学态度,这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基本原因。例如,近日胡锦涛主席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新道德价值观,正是把“八荣”的比对标准设定为“八耻”,反之亦然。同理,假如“幸福指数”没有“痛苦指数”作为比对标准的话,雾里看花的“幸福指数”岂不显得脱离了事物两面性的客观规律之外了吗?“幸福指数”还能成立吗?不是寓言故事又是什么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