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住不起的别墅具有“标本价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00:01 红网 | |||||||||
2003年9月,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政府投入资金335万元,在八道河子镇建成一个有仿欧式别墅型住宅30栋的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由于有财政补贴,这些别墅,造价7万卖5万,并采取城市小区的管理模式,但别墅建成两年后,因负担不起物业和取暖费用,有一半农民已经退掉搬出,主人换成了桦甸市的干部、老师及个体老板等。(3月22日央视《焦点访谈》)
美其名曰是“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别墅还是优惠卖给农民们的,可高昂的收费和不适合农民居住的现实,却将农民们赶出了别墅,其中的讽刺意味实在是十足的。 如此看来,这样的“小康示范村”是应该羞于在人前示范的。但我认为,其标本价值不容小视,示范意义还是很巨大的。 首先,它示范出了官员们的“超前意识”。官员们拿着自己的收入来制定别墅各种收费的标准,认为每年三千多元的费用农民们承担起来完全不在话下。官员们拿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求农民,农民入往别墅后“那里头什么也不让搁”,不允许养家禽、家畜,农用车也没处放。可农民们太“落后”,根本无法适应官员们的“超前”。 其次,它还示范出了当地政府的“死要面子活受罪”。镇政府先是每年拿出几万块钱为农民补贴取暖费,两年后补贴不起了,又补贴农民买分户供热用的锅炉钱。“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的大旗一旦树将起来,怎么能再让它倒下呢? 再次,它示范出了农民们各种权利的缩水。别墅怎么建、建后如何收费、如何管理,显然都没有征求农民们的意见,农民们对此也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村民自治权也无从行使,当无法承受时,惟一能做的就是“用脚投票”,搬出别墅。 最后,它还示范出了官员们和农民们价值观的不一致。在官员们的眼中,由富丽堂皇的别墅构筑而成的“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是代表着政绩与形象的;而在村民们看来,这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只是“往官员脸上贴金”,是在损害政府形象。反差竟是如此之大。 该“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建成后,据说来此参观学习的各地官员云集,想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别墅村”的参观学习者都大有收获,甚至已照葫芦画瓢了吧。很显然,这些参观学习者除了看到那些面子上的风光外,还有必要认识到上述示范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需要领会八道河子镇“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深刻的示范意义者,非止上述诸人而已。 号称别墅为农民而建,农民却并不领情,受益者反而变成了干部、老板等人,现实与初衷的差距何以竟是如此之大?官员们政绩观的偏颇、自以为是、不知春江水是寒是暖等,在这上面都有鲜明的体现。而这些,早已不是什么新发现了,农村的政绩工程与城市的形象工程,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之所以遍地开花,都是由不合理的官员考评制度催生的,是疲软无力的监督所惯出来的,是因为百姓不能决定官员的命运所导致的。 如果制度不能尽快得到完善,那么可以想见,类似的“示范”还是会不断地上演。 稿源:红网 作者:孙立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