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追捧北大清华会不会埋没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1:26 东北新闻网

  一致追捧北大、清华会不会埋没人才?

  原始新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校长朱清时昨日在重庆表示,对这两所学校的一致追捧,各地人为助长北大、清华“掐尖”,会埋没许多人才

  追捧是个陷阱

  傅淞巍

  “清华必上、北大必读”,作为一则标语出现在四川某重点中学的墙上,并已成为国内多所学校的校训,反映出目前社会上的名校崇拜情结已经被逐渐固化为“北大、清华情结”。

  而极力推行这一非理性行为的,居然就是那些本应是“理性化身”的教育工作者们。不理性的根源在于,学生考取北大、清华,已成为一些地方的教育界和政府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并受到了制度化的保证和资金的助推。然而,一些学校和地方为追求声誉的短视行为,是以不惜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的,而对于学生及家长来说,一味跟从这股风气,眼里只有北大、清华,则将给自己的未来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负担。

  事实上,一些学校“大胆填报(北大、清华),考不上明年免费复读”的承诺,只能部分地解决落榜北大、清华考生的学习成本,其家庭必然还要承担一年或几年复读考生的其他各项开支,这对一般家庭来说,尤其难以承受。

  而无论受到“政策鼓励”的考生在复考中是否如愿,一年,甚至多年的光阴已然逝去,谁会为他们无价的青春埋单?这显然不在曾推出激励政策的学校和地方政府的考虑范围内,青春贬值的代价只能由考生自己来承担。

  即使考生如愿进入了北大、清华,但这两所大学也并不是所有专业都一流,中科大校长朱清时就认为:北大在工科方面可能不如哈工大和北航,清华的法学院还不能与人大抗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适合的职业生涯,但如果在“北大清华情结”作用下,盲目地进入了自己并不适合的学科领域,以及北大、清华的弱势学科,仍然意味着高才生陷入被埋没的不幸结局。

  可见,争过北大、清华这“独木桥”中的“独木桥”,在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并不意味着实现了人才价值的最大化。惟有高校先将其院系的优势、劣势明晰化,考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潜质和天性,进行具有理性的分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成材方式,完成对自己的塑造,才是未来考生的真正方向。

  追捧激发潜力

  “非北大清华不上”说穿了也就是执著精神的一种表现,有什么错么?怎么就成了浪费资源、埋没人才了?我看非也。

  人无大志,难成大事。“非北大清华不上”就是一根虽有难度但绝对现实的理想标杆。这根标杆的确够高,能够最终到达它的顶端,的确并非易事。但对于无论是学识还是思想都尚在成长期的莘莘学子来说,只有标杆够高,才能跳得更高。追求这两所高校的过程,无疑能激发起学生们更大的斗志和潜力。当然仅有斗志还是不够的,高标准的目标也意味着高标准的要求,北大清华的最高学府美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想上北大清华,就需要比别人学得更多、会得更多。即使不能如愿考上北大清华,但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无疑收获了许多。

  即便是像更多人说的,这个标杆太细了、太高了,太难爬了,以至于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爬杆的过程中摔得头破血流,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今的学生,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被泡在蜜罐里。他们没经历过任何挫折,只在这个考大学的过程中,小小地摔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大不了从头再来。复读,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离北大、清华更近一步的最好方式,也是为他们免费上的一堂挫折教育课,现实、可触摸、无伤大雅、“疗效”显著,最少能管半辈子。

  说到这里就有个“为什么非北大、清华不上”的问题浮上来。为什么就是要上

  北大、清华?即便是去北大念工科,去清华念文科,也要去?任何一所学校都无可否认的是,不管他们拥有怎样“权威”的独立学科,他们都难以拥有像北大、清华那样沉淀了百年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专业知识可以自行选修、可以考研改科、还可以同时自学,但除了北大、清华,上哪里去找那么雅的“未名遗韵”、那么美的“荷塘月色”呢?所以有终于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感慨,不在北大、清华,不知它们的风韵和风骨,这风韵和风骨会让人终生受益。

  “非北大清华不上”就是一根虽有难度,但绝对现实而且值得期待和努力的理想标杆。如果不想让学生们对它们太过执著,别无他法,唯有其他的学校再努

  力些,让自己也早日成为各领风骚的“标杆”才好。 (辽沈晚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