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晶晶们能几人 邹春兰们怎安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14:39 新民晚报 | |||||||||
过去一周媒体对吉林退役举重运动员邹春兰的集中报道,以及不时出现的一批批“邹春兰们”勾勒出这样一个事实,在金牌背后,退役运动员也正在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邹春兰”屡屡出现之后,如何让退役运动员不再弱势成为体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役时:多学一点,这不仅仅是运动员自己的任务
运动员退役之后,屡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化水平太差。十几岁就进入体校的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用成绩说话”,而一周几次的文化课学习对于他们很多时候只是象征性的。因为在金牌至上的竞技体育世界里,从教练员到体育官员,他们要求更多的只是比赛场上的成绩,文化课学习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正是这种氛围、意识让年轻的运动员距离知识越来越远。国内某知名高校的体育教研室主任对记者说,我们的金牌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所以让在役运动员多学一点,不仅仅是运动员自己的任务。 而随着一个个“邹春兰”的出现,体育部门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个逐渐重压在自己身上的包袱。怎么让以训练为主业的运动员多学一点是他们必须正视的课题。 一位长期在体校从事文化课教学的老师说,专业运动员文化水平低与他们自己放弃学习有关,也与为运动员设置的课程过于僵化有关。让这些被训练累得疲惫不堪的孩子们再学什么物理、化学、高等数学,无异于让他们听天书。而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训练和简单的外语才是他们退役后必需的。 退役后:在自己的一技之长上挖出前途 从数据统计看,目前,退役运动员的出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继续留在各级政府体育部门,从事教练或是行政工作;其他更多的就只能像邹春兰一样,自谋职业,过去十几年练就的一技之长从此荒废,而依靠他们的文化水平,大多数运动员自谋来的职业只能勉强维持艰难的生活。 针对这种退役运动员就业面过于狭窄的现状,长期从事人才中介的专家给了他们开阔思路的建议,沈阳市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多数专业运动员虽然文化水平偏低,但他们熟练掌握了一门体育专业知识。用其所长是退役运动员重新就业的最好出路。人才市场的信息表明,目前一些适合全民健身的项目普遍缺少具有相当专业技能的基层辅导员,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退役运动员正是这方面就业的主力军。 记者在北京、沈阳采访时了解到,时下不仅网球陪打、乒乓球陪打这些易于操作的热门项目就业需求大,收入较高,而且随着各种档次的健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力量训练、无氧训练已经走近大众。沈阳某健身俱乐部刘教练对记者说:“力量型、耐力型运动员只要把自己十几年训练的东西科学地进行梳理,就一定是个不错的健身教练。我以前是自行车运动员,退役后做这行,收入也不错。” 专家:以牺牲青春换取金牌的做法欠妥当 “邹春兰是我们竞技体育模式社会代价的集中体现,”吉林省举重运动员邹春兰退役后的艰难生活被媒体披露后,一位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的学者这样评价。“而要想降低这种代价,将‘体教结合’落到实处是必须的选择。” 在去年十运会上获得四金、五银的清华大学则是一个已经得到实践检验的成功范例。记者在清华大学采访时了解到,清华大学的一位学者在国外访问时,曾有人这样对他说:“你们以牺牲年轻人文化学习的权利为代价,换取一枚枚金牌的做法是欠妥当的。这样的金牌拿得越多就越不妥当。” 这位学者对记者说:“外国人的观点虽然片面,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竞技体育的社会代价太大了。如果孩子十七八岁时荒废了学业,以后补都补不回来,而我们的很多运动员在学习的年龄,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文化教育,这导致他们退役后的生活举步维艰。” 在清华、沈阳体院这些正在实践“体教结合”的高校里,金牌并不是体育的全部,“降低竞技体育的社会代价”、“让运动员都成为体育人才”、“避免邹春兰悲剧的一再出现”是他们长久以来思考的问题。 新华每日电讯(李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