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读书无用论”成为优先选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01:21 华夏时报 | |||||||||
有关媒体对今年普通高校应届本、专科生的调查显示,已签约应届大学生中,47.1%的人签约月薪在1500元以下。更有27.2%的受访者认为,起薪太低,会降低民众教育投入热情,导致新“读书无用论”的抬头。 “读书无用论”之所以有抬头之势,其中缘由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第一,高企的教育成本成为无数家庭的重压。一个大学生本科四年花费,相当于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普
上述原因的合力,让“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和城市中的一些困难家庭成为一种理性选择。因为上大学于他们而言成了奢侈行为,从投入与收益上讲,读书无法短期内收回成本,并有可能在就业无果的情况下血本无归。长远来看,很少有人会否认接受高等教育的正确性。但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都是现实的,“一日无炊”就能击溃人们的信心。所以,对于“读书无用论”的论调不可等闲视之,需要以更深入的改革消弭人们的绝望情绪。改革极大地释放了中国各个方面的活力,但有些领域的步子过大,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就是一个例证。因此,以深入改革消除产生问题的根源是政策调整的动力和起点,对既有的改革进行完善、矫正甚至是补偿都是必要之举,从而杜绝不合理的利益剥夺。 “读书无用论”抬头是社会的悲哀,它所蕴含的信息与背景,非常值得反思。在知识经济已成全球化趋势的情况下,这种论调显然是背离了国家教育立国的战略。但是,仅仅对“读书无用论”进行批评还远远不够,有效矫正“读书无用论”的价值理念,需要有解决问题的切实措施,降低大学收费标准、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以法律形式遏制一些单位恶意压低工资的行为等,都应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净化问题产生的社会环境,才能避免与发展潮流不符的反常思维。 作者: 任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