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殿兴:拒绝“大市民”心态是应有命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02:25 华夏时报 | |||||||||
提升市民素质,是人文奥运在京城的“规定动作”、首要任务。为此,以文明乘车、文明赛场、文明出租车为三大突破口,着力解决乘车乱挤、赛场“京骂”等问题。但我想,在有了一定突破之后,进一步解决好北京人的“大市民”心态,应该同样重要。 北京人的“大”是来自外地人的感受。不算民间口头的怨言,光是见诸报刊的公开批评,近年来就很有些磕头碰脑:北京人都是“大市民”,派头大、口气大、脾气大;北京
北京人见多识广,眼界开阔,乐于助人。从当年“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大事件,到如今谢亮等人义务为行人指路的小事情,便是明证。但外地人的批评也绝非空穴来风,北京人特质的另一面,确是随处可见的。公共汽车上,您会见到一些市民对外地人不屑的神情、飞来的白眼;在煤矿、建筑工地出大力、冒大险的工作和扫大街等“不体面”的工作,可曾见过几多北京人的身影?宁可吃低保,也不干这些工作的北京人,怕非一个两个。 北京人的“大”,与人文奥运精神相悖。人文奥运的特点之一,是参与的广泛性。外地民工在奥运工地日夜奋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参与。他们在参与中的基本要求,是平等、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人文奥运,要“展示中国人民文明礼貌、热情友好、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中国人民的风貌,首先展示的是北京人的风貌。北京人在外地人面前展示的“大”,显然与“礼貌”、“热情”有违,也必然会有损于展示的初衷。和谐,是人文奥运的目标、灵魂。 北京人的“大”,是数百年为都的“副产”,更有现实政策之“特”的催化。令人欣喜的是,这种趋势在减、在灭:对外地人的“强制遣返”,已基本终结;人才招聘时强调“北京户口”的声音,也已减弱、消失。与之相伴随的,北京人的“大”,也正在变少、变小。唱响人文奥运的北京人,在克服“大”的问题上,不能无所作为,甘心走在后列。 作者: 郑殿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