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郭立场:为什么大学生变“实用”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08:10 东方网

  20多年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代大学毕业生的理想选择。现在,到国外去,到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去,到挣钱多的地方去,成了一些大学生的主流选择。“生活状态是调查的主线,从结果来看,‘实用’成了关键词。”这个观点在河北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中得到了证实。(《中国青年报》6月12日)

  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重功利、讲实惠的人生价值取向突出,注重物质利益和短期的回报,而对远大理想和精神价值的追求显得软弱。从高考的竞争到专业的选择,从为学费发愁到为求职焦虑,大学生开始直面事关自身前途命运的各种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在调研报告第一部分的最前面,几组调查结果被专家们概括为“价值理想的实用化”。对此,还有另一种说法叫做“信仰危机”。

  这些现象冲击着我们的视野,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大学生究竟怎么了?大学生为什么如此选择?当然,责任不完全归咎于当代的大生。作为以培养、塑造人才为己任的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罪魁祸首则是积重难返的教育体制。在

中国经济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如何加大理论知识贡献的力度,一方面尽可能地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能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

  我们为什么而读着大学?高校怎样培养人格健全、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专业设置怎样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读大学,究竟要读什么?毕业后,又能做什么?丧失了理想主义的大学,从神圣慢慢地滑向庸俗,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一个普通的服务机构,而不知魂归何处。美国学者布鲁姆在目睹美国大学与社会的过度结合之后,发出哀叹:"大学必须抗拒那种事事为社会服务的倾向,作为众多利益集团中的一个,大学必须随时警惕自己的利益由于人们的要求而更加实用,更为适应现实、更受大众喜爱而受损害。"

  大学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总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从某种程度来上来讲,它是为这个社会服务的。至于大学生的出路,在当下的社会中,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以其学历的高低为标准,而应以其对社会实际贡献的大小来衡量。

  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出现,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我国大学要想回到健康发展轨道,需要重新认识久违了的大学传统精神,重温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学生作为大学的客户,一定程度上也是大学的产品,其选择事关教育的成败。

  大学生一窝蜂的“实用”,一切以钱的多少为目标,以城市的大小为依据,显然是不理性的。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回到本源。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理性择业、就业或创业,调整就业期望值,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科学决策,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以缓解当前的结构不均衡造成的就业难题。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形下,尤需如此。

  社会分工只有工种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整个社会的劳动价值观真正发生变化的时候,当三百六十行的各个职业都有大学生忙碌身影的时候,当我们都对大学生的此种选择习以为常的时候,和谐、健康、持续的发展社会也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郭立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