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刘克军:学校让家长表“诚意”谁敢不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00:11 红网

  6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门头村小学、红旗村小学的学生家长们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儿。校方给大家开了一个会,宣称两所学校将合并迁入新校址,要求家长们缴纳捐资助学费。校方表示,这笔钱将用于新学校专用教室的建设,交钱能体现家长的诚意。据了解,该要求主要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本地的学生不用捐资。这可让家长们犯难了:交多少钱才能体现诚意呢?(6月20日《新京报》)

  这倒真是个难题。多了吧,肯定承受不了;少了吧,恐怕学校会说“没诚意”。作为外来务工人员,本来就感觉“人在屋檐下”,如今为了孩子有学上,面对学校的“卡”和“要”,还不是“人为刀殂,我为鱼肉”、乖乖地把钱交出来?

  当然,学校会说“从来没有要求家长必须得交”,家长“交还是不交,交多还是交少完全由自己决定”。但不交的结果又会怎样呢?一个数字对比很能说明问题:新学校只能接受约700名学生,而目前两校学生总数超过1200人。再加上校长“只要交钱的肯定能留下来,而其他的则可能被分流到其他学校”的吹风,外来务工人员心里还能不明白:这一分流不当紧,孩子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个借读机会又要泡汤了,能分流到一个什么样的学校,甚至还能不能找到借读学校,都是个未知数。在这种情况下,谁敢冒险让自己的孩子“分流”呢?

  不得不承认,学校一旦无耻起来比任何单位都让人无话可说:明明是逼迫学生家长交钱,却还要你装作心甘情愿、诚恳捐资助学的模样。这就好比一个人明明当了婊子,却还要正儿八经地给自己立贞节牌坊一样令人恶心。

  不捐不成,那就只好捐吧。但在捐款之前,有几个问题还是得先打听打听:

  首先,捐多少才叫“有诚意”?答复是:“越多越好”,“少于3000都不会有学上”。这像什么话!如果按照“越多越好”的标准进行推理,谁能保证自己的捐赠就能被认定为“有诚意”呢?

  其次,捐资的用途到底是什么?众所周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硬件费用都是由政府承担的,那么,“新学校专用教室的建设”又何须家长捐资兴建呢?如果不是,这项名不正言不顺的收费又从何而来呢?

  再次,捐过钱能不能保证孩子不被“分流”?如果所有的家长都按照要求表达了“诚意”,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充分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吗?如果能够保证,那么请问:号称只能容纳700人的学校又如何挤得下两所学校的1200名学生?如果不能,学校又将如何面对这些交过钱的家长?

  最后,教育主管部门如何看待这起事件?据介绍,北京市教委没有对捐资助学行为做出明确规定,首都教育热线96391的工作人员说,文件没有规定的收费应该由学校和家长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即可。这又叫什么话!学校让家长表“诚意”谁敢讨价还价?按照这些部门的逻辑,教育乱收费花样层出不穷,难道文件没有规定的乱收费都算合法、都可以不追求责任吗?

  如果上述问题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和答复,那么,再让学生家长交钱自然不会再有人站出来质疑。但是,可能有合理的解释吗?作者:刘克军

  相关评论:

  郭立场:捐资助学才能体现家长诚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