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旭初:转移支付中的“钓鱼现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10:44 浙江在线 | |||||||||
在今天上午分组讨论中央决算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和财经委员会的审查报告的过程中,转移支付问题再次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有委员说,大量资金掌握在中央部门手中,又是分散掌握,出现重复交叉、资金浪费、“跑部钱进”等现象是很自然的。(6月28日中新网) 转移支付制度应该是对财政体制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转移支付加以修正,是将财政
“跑部钱进”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转移支付异化成谁会“跑”,资金就向谁转移。谁都心知肚明,所谓“跑部钱进”并不真的只要“跑部”就能“钱进”;“跑部”的过程,往往就是搞“公关”换言之就是搞“公贿”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跑部钱进”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恰也难免矣。 对地方而言,为“跑部钱进”而“公贿”,是“钓鱼”。而同样发人深省的是,中央部门也将地方的“跑部钱进”视为“钓鱼”:只有牢牢掌握大量资金,才能吸引地方“跑部”,才能从地方的“跑部”中获取“好处”。说穿了,中央部门利用转移支付钓地方的“鱼”,乃是权力寻租、设租,使公共权力利益化、部门化。 地方政府“钓”中央部门的“鱼”,中央部门“钓”地方政府的“鱼”———转移支付中的这种“钓鱼现象”警示我们,打造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是刻不容缓。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预算要细化。转移支付的钱,应该早点下到各省,让各省在召开人代会的时候就编制到预算中,纳入人大的监督范围。要编制分省、分项目的预算,以此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形成自律机制。中央转移支付的项目、管理办法、申报程序、分配标准要公开,分配情况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如此,转移支付中的“钓鱼现象”是可以杜绝的。 作者: 奚旭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