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刘洪波:黄健翔喊出了我们共同的偏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11:21 南方报业网

  黄健翔在世界杯上解说发标,正好赶在比赛就要迎来两天休战期的时候。世界杯没有比赛,使得黄氏发标风波无法被新的热点覆盖。如果争议蜂起正是黄健翔希望达到的效果,那就应该算“档期安排准确”。

  我更愿意相信,这种情况应该算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鉴于中央电视台已经播出了黄健翔的道歉信,所以我应该相信黄健翔的本意不是要给大家做一个话靶子。当然,道歉信
到底是否出自黄健翔之手,现在也有人怀疑,但既然央视对此并没有什么新的说法,我还是该相信央视不会制作一个假道歉,否则在连番重创下央视的信誉伊于胡底?

  仍然有人在为黄健翔发标表示赞赏,我只能为人们在媒体角色认识上的差异竟会如此巨大而悲哀。黄健翔发标的问题,不是一家国家电视台主持人是否应该有个人风格以及能够把个人风格发挥到哪一程度的问题,而是违背基本的媒体规范。

  从纯粹的技术角度看,黄健翔不是不可以贯注激情,但这种激情应缘于比赛过程,按通俗话讲,他应该“为运动员在场上的精彩表现鼓掌”,而不是把解说建立在场外所形成的个人偏向之上。前者是激情解说,后者则是偏见解说。

  要是从媒介政治学的角度来讲,黄健翔在解说中对某支队伍顶礼膜拜,问题可能并不算大,但他同时也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另一支球队近乎仇视的态度,这种表现是丑陋的。据黄健翔赛后在央视电话连线中说,是长期转播

意大利联赛建立了对意大利队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因为“澳大利亚要来亚洲争名额,中国队出线增大了难度”。这就是说,这次发标还算是个人爱好与爱国情感交织的结果,其中爱国情感是主导。

  这是为爱国而发标、因爱国而仇恨的一个范本。黄健翔做出了这个范本,但有着类似奇怪思维逻辑的人,又岂止黄健翔一人?幸好只是体育比赛,而且,幸好很多人对黄健翔发狂思虑的中

国足球水平并不认可,使得黄健翔发标比较容易显出荒谬性。假如换一个题目,这种发标逻辑可能就容易变得眉目不清。例如,有些人认为恐怖分子抗击了霸权主义,而反对霸权主义又符合中国的利益,所以铁血恐怖也值得赞美。

  央视的体育解说员都有不追求客观评述比赛过程的毛病,而是把对球队的喜爱分成三六九等,按等级而掺杂不等的解说偏向。他们似乎根本不在意媒体人与嘉宾的身份区别,每个人都毫不掩饰地说自己崇拜哪个队、偏向哪个队。当他们喜爱的球队遭遇不利时,他们会忧心忡忡,恨不得自己到场上做帮手;当他们喜爱的球队遭遇失败时,他们会调动各种煽情的手段来引人落泪。他们没有考虑过报道与评论的区别,没有考虑过怎样通过报道展现新闻的基本价值追求。

  很不幸地,这种媒体氛围构成了中国球迷的生长环境,以至于很多人不认为体育解说还要以客观为最基本的追求。这种媒体氛围,甚至不止在体育报道中才有,在一切与文字或思想有关的地方,人们都认为偏向的存在才是客观的,纯粹的客观是没有的,人们还往往举例说明,标榜客观的人其实很不客观。他们似乎认为,既然存在着很多不客观的现象,那么客观就根本不值得追求,反倒应该追求偏见了,所以对偏见的存在不仅不以为耻,而且引以为性格,引以为光荣,毫不掩饰,正大光明。

  黄健翔的解说水平,在国内是居于一流的。他有很强的阅读比赛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传达比赛的内容,无论对一场球赛的整体把握还是对球赛中某些细节的解读,都可谓同行翘楚。回到新闻职业规范中去,黄健翔会带给球迷更多的愉快。

  黄健翔发标也引来了国际新闻界的很多报道,看看那些通讯社和报纸怎样报道这一事件,那些近乎雷同的报道,足以让人感受到新闻职业规范的作用。这是成熟媒体的操作,而非是报道员个性缺乏使然。如果有明确的媒介伦理和职业规范,如果有明确的价值是非感,黄健翔就不会说“我希望澳大利亚被淘汰”。

  很遗憾,黄健翔引出了这样一场风波,但重要的不应当是让哪一个人下岗,而是看到在我们的意识环境下,这是很多人都可能犯的一种错,只不过黄健翔得到了犯错的机会而已,因为媒介伦理和价值是非应当如何,这几乎是我们共同的认知盲区。

  (作者系《长江日报》评论员  原标题:我们共同的认知盲区)

  相关评论:

  袁晓明:有公共话语权的岂止黄健翔的嘴?

    薛涌:黄健翔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

  张贵峰:黄健翔嚎喊,一种越位的激情

  许朝明:别把电视评论席当自家客厅

  三季稻:我不接受黄健翔的道歉,因为无需道歉

  佚名:黄健翔,有了快感你就喊

  王石川:理性看待黄健翔的失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